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元素与贡献

2023-08-11李珍珍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李珍珍

摘要:在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湖南为例,分析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实践、湖南元素和湖南贡献,重点挖掘韶山精神、秋收起义精神、“半条被子”精神、湖南农民运动精神、陈树湘精神、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六种湖南元素鲜明的精神形态,并探寻湖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现实路径,为推动更多湖南元素湖南贡献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二批候选名单提供强有力保障。

关键词:湖南元素;湖南贡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中国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9-3605(2023)04-0047-08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湖南作为伟人故里、将帅之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热土、“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的精神高地,湖湘儿女在党的精神谱系中刻下了闪亮的湖湘印记。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多任省委书记都是刚履新湖南,就前往红色革命纪念地韶山调研,并强调要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湖湘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元素湖南贡献进行阐述,不断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影响,对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前,就已有学者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进行研究。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个概念。随后,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成为党史党建、思想宣传领域的关注点,也是学术理论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了多维探讨,主要从基本内涵、来源基础、形成逻辑、具体构建、具体精神形态、现实价值、赓续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成果颇丰,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比如,王易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进行多维度挖掘,阐释了精神谱系的特有内涵和本质属性[2];彭冰冰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3];齐彪等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辛亥革命精神、五四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主要来源[4]5;何孟飞、陈金龙、郑丽平等分别研究阐释了红船精神[5]、抗疫精神[6]、吕梁精神[7];黄蓉生等研究了红岩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8];王炳林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归纳为“地域类、事件类、人物类”[9];齐彪等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按实践阶段进行划分[4]8-9;杜宝彪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青少年的成才和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10];刘海飞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固本培元”“涤污荡浊”“立德树人”的作用[11]。

综上可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逐步呈多维化、立体化、纵深化发展态势,研究角度和内容涵盖其思想根基、内涵要义、形态构建、时代品格等方面,这些丰硕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以上研究忽视了区域文化和区域实践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贡献,当前的研究中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挖掘很少。进一步挖掘湖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对于不断拓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要义、彰显党的精神谱系光芒非常必要。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湘印记

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中,串联了诸多中国共产党人在湖南开创的惊天壮举、谱写的英雄壮歌,在中国共产党雄壮多彩的精神谱系中,充盈着鲜红的湖南元素,留下了许多湖湘印记。

(一)湖湘先驱用变革创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根基

黨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有许多在湖南发生的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事件,发“建党先声”、成“建军摇篮”、拓“建政先河”,开辟了精神谱系的发展源泉,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岳麓山下,毛蔡寄庐,建党先声,当时全国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于湖南长沙诞生,秉承“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针,新民学会选择“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为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和干部基础。中共一大后,毛泽东与何叔衡从上海返回长沙,于1921年10月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党支部——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又于1922年5月在中共湖南支部基础上成立了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推进党组织建设,发动工农运动,培养革命干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策源地。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利后,在浏阳文家市会师转兵,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成为中国革命重要的战略转折点。1929年10月,常德文甲起义打响了湘西北地区农民武装起义第一枪,建立了湘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徐溶熙苏维埃政府。1930年7月,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沙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建制省苏维埃政权,出台了一系列苏维埃政策、布告,领导土地革命和苏区建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建设和革命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先声。同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长沙成立,这是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对党政军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伟大开端。

(二)湖湘儿女用理想信念熔铸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坚固内核

湖南共产党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磅礴的湖南力量。湖南是毛泽东踏上革命征程的起航地,还诞生了刘少奇、彭德怀、李维汉、李富春、谢觉哉、胡耀邦、林伯渠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走出了锻造党的精神谱系的开国领袖、开国将帅。伟大建党精神和苏区精神留下了何叔衡“何胡子是一头牛”的身影;长征精神记录了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铸忠魂”的悲壮义举;延安精神汇入了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崇高品格、文学巨匠丁玲“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坚强意志;南泥湾精神、兵团精神、北大荒精神注入了王震“字典里没有难字”的满腔豪气;抗战精神中包含了“咬牙干部”宋任穷的艰苦奋斗、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之一翦伯赞的坚定信念;西柏坡精神烙上了谢觉哉“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的坚定承诺;抗美援朝精神中见证了杨勇“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的赤诚初心;“两弹一星”精神中凝结了周光召的智慧与汗水;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诗篇,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始终如一地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置于个人、小家的命运之前,树起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熔铸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坚固内核。

(三)湖湘志士用热血生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不朽篇章

红色是饱经鲜血浸染、烈火洗礼、百炼成钢的颜色,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本原色彩。流淌在湖湘儿女精神血脉中的红,炽热如火、热烈如歌,湖南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舍生忘死,践行着党的初心使命。其中有发出“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病危之际抱憾“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恨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牺牲我小,成功我大”的巾帼英雄杨开慧;不向组织“讲任何条件”的姜梦周;以热血铸就丰碑的“新华英烈”周以栗;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慨而慷”的杨立三;临敌不屈“为信仰献身”的刘畴西;“经他手的钱款不可胜数,但他一家却始终清贫”的红色管家熊瑾玎;“对党忠诚老实的终身海军司令”萧劲光;“建功不贪功,有功不居功,共产党人的明镜”许光达;“毕生听党指挥,跟着党把事业干下去”的王首道;“革命的毛驴,发展经济的好手”李富春;“做人民的儿子,永远跟着党”的开国元勋刘少奇;“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胡耀邦,等等。“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湖南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鲜血和生命浸染的历史荣光,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赞歌。

(四)湖湘人民用接续奋斗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树立的一座座“精神标杆”,既饱含了大批湖湘儿女的血脉湘魂,又浸润着以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为显著特征的千年湘学文脉。进入新时代,湖湘儿女热血拼搏,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生动诠释,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湖南新篇章。湖南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战场,全省确诊病例治愈率达99.6%,为全国抗疫大局赢得战略主动,为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贡献了湖南力量;周光召、何继善、卢光琇等一大批湘籍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探索与奋斗中铸就了科学家精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型,省会长沙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全面提速,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扬帆起航,中非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园开启中非合作新篇章;“出版湘军”“电视湘军”享誉全国;民生幸福感不断增强,省会长沙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一个个璀璨光芒的实践,为这片红色热土凝聚红色元素,绘就了一幅气壮山河的湖南画卷。

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湖南元素的提炼

虽然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中蕴含了丰富的湖南实践和贡献,但湖南红色文化之厚重、红色精神之精髓还未充分体现出来、传播出去,湖南红色血脉之传承,也亟待进一步深入挖掘阐释。本文重点挖掘以下六种湖南元素鲜明的精神形态:

(一)韶山精神

1959年,阔别家乡32年的毛泽东主席回到韶山,挥毫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精辟概括和高度赞扬了韶山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专程来到韶山,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驻足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展室,与韶山村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他深情说道,重温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深受教育。韶山精神是毛泽东亲自培育的,是韶山人民革命斗争英雄事迹的历史写照和精神凝练,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韶山精神上承“红船精神”、下启“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中国革命道路实现重大历史转折的重要环节。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不朽的红色精神》,其中第三种写的就是韶山精神。韶山精神主要内涵可凝练为: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排除万难、合群奋斗,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开拓进取、求实创新。无论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韶山精神都是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动力,将带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革命前辈遗志,不断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打破因循守旧的怪圈,勇当发展的“探路者”,勇闯改革的“无人区”。

(二)秋收起义精神

秋收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最有影响的三大起义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一次伟大尝试,作出了举共产党的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重大历史贡献,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12]这一重要论述为提炼秋收起义精神实质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秋收起义精神可概括为:忠诚信仰、高扬旗帜,迎难而上、愈挫愈奋,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弘扬秋收起义精神,有助于铸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筑牢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有助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培养顽强斗争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奋斗。

(三)“半条被子”精神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沙洲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强调要“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13]“半条被子”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心怀人民的赤子之情,彰显了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展现了人民军队坚定不移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半条被子”精神可概括為:践行初心、人民至上的奉献精神,鱼水情深、同甘共苦的奋斗精神,秋毫无犯、为民造福的律己精神。宣传阐释“半条被子”精神,有利于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持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

(四)湖南农民运动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事求是,并带领全党深入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湖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实践地,更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光辉文献的孕育地。大革命时期,湖南2000余万农民与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展开坚决斗争,形成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造就了伟大的湖南农民运动精神。湖南农民运动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出重大贡献,不仅锻造了中国农民阶级的伟大革命精神,并从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自主性方面体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伟大革命精神,得到毛泽东同志等的高度评价和肯定。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同志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的农民运动,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湖南农民运动精神的主要内涵可概括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破旧立新、坚决斗争,当家作主、革命到底。弘扬传承湖南农民运动精神,有助于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治理根基,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五)陈树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等重要大型场合,多次深情讲述“绝命后卫”陈树湘“断肠明志”的英雄事迹,号召大家永远铭记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豪壮举,强调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14]陈树湘精神可概括为:坚定信念、捍卫理想的绝对忠诚精神,勇挑重任、顾全大局的敢于担当精神,一往无前、无惧牺牲的英勇献身精神。弘扬传承陈树湘精神,有助于深刻体悟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有助于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注入血液、浸入骨髓、融入实践;有助于时刻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随时随地都保持战略定力和忠诚担当,立足岗位无私奉献,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六)水口山工人運动精神

水口山工人运动历时7年,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极其深远的一次伟大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联合起来开创革命新局面的伟大开端,培养造就的工人骨干是井冈山时期红军的重要兵源,为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三大法宝”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经验,得到毛泽东等的高度评价,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明确指出“湘南的农民和水口山的工人”是井冈山时期红军的六大来源之一。水口山工人运动中锻造形成的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革命精神的经典体现。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的主要内涵可概括为:核心引领、凝心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工农联盟、团结战斗。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进一步昭示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彰显了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开创革命建设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法宝,让我们进一步牢记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突出政治优势。

五、湖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路径探寻

置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境遇,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关口,湖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弘扬、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应为题中之义,必将大有作为。

(一)充分发挥精神谱系“强魄铸魂”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理论只有转化为具体实践,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在不断加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行动中,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伟大实践召唤韶山精神、秋收起义精神、“半条被子”精神、湖南农民运动精神、陈树湘精神、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的时代化研究阐释和全面宣传熏陶。推出一批以六种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演艺、讲解、研学、文创、展览、图书等,打造以韶山精神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深度挖掘六种精神的内涵,将红色故事经典化,编制印刷成册、打造演艺项目、开发数字化产品,加大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度,提高系列精神的知名度、影响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形成爱党敬党坚定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增强党员干部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干事创业、攻坚克难中创造新的精神[15]。

(二)充分发挥精神谱系“引领促进”作用,进一步树牢社会新风正气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毛家六英烈、秋收起义、“半条被子”、湖南农民运动、陈树湘、水口山工人运动等故事进基层、上网络,让湖南元素鲜明的精神力量“飞入寻常百姓家”“润物细无声”。紧扣人民群众这一最大规模受众的特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综合宏观和微观视角,坚持理性说服与情感感召、宏观讲面与微观讲点相结合的叙述逻辑和讲述方式,生动讲好系列故事,特别是要善用陈树湘、徐解秀的后代等真正的身边人身边事,以精准有效的宣传直抵人心,掀起全社会学习弘扬系列精神的新高潮。同时,利用好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感人肺腑的革命英雄事迹素材等系列精神的有形物质载体,深入挖掘、深刻阐释、充分用好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人文情怀和革命精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培育良好村风民风,提高基层德治善治水平。对于丑化诋毁英雄模范、否定革命史实、歪曲历史真相的历史虚无主义行为,必须零容忍,要旗帜鲜明强烈反对,保护英烈的人格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利益,同时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地正本清源。

(三)充分发挥精神谱系“激发动力”作用,进一步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既要上接“天线”,通过工作汇报、成果推介、新闻宣传、相关竞赛等上下联通的多种形式,邀请中宣部和中央党史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中国文联、文旅部、中国作协等有关部委领导参与,重点打造推荐韶山精神、秋收起义精神、“半条被子”精神、湖南农民运动精神、陈树湘精神、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力争让研究成果进入决策、形成政策,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又要下接“地气”,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精神的力量,最大限度发挥精神价值在新时代的作用,将精神伟力落到具体实践,通过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丰富而伟大的精神为支柱和动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从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力量,从湖南这片红色热土吸收深厚养分,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潜能,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引领下建功立业,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推动改革发展事业更加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王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流变、精髓要义及赓续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5):23-33+151.

[3]彭冰冰.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 2021(12):14-22.

[4]齐彪,邢济萍.中国共产党精神及其谱系探析[J].前线,2020(11):4-10.

[5]何孟飞.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精神源動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8):62-65.

[6]陈金龙.以伟大抗疫精神凝聚中国力量[J].红旗文稿,2020(20):27-29.

[7]郑丽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伟大的吕梁精神[N].光明日报,2021-02-04(8).

[8]黄蓉生,徐佳辉.新时代红岩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11+223.

[9]王炳林,房正.关于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6(3):4-15+155.

[10]杜宝彪,姚自文.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进展:概况、内容与展望[J].西藏发展论坛, 2021(5):14-20.

[11]刘海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形成原因、特征表现及现实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2):31-40.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8-02(1).

[13]王云娜.续写”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 [N]. 人民日报,2022-12-15(14).

[14]习近平.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 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J].求是,2021(15):4-14.

[15]杨曼萍,李丽云,邓祺佳.“微时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00-104.

责任编辑:周 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