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关于“跳”的教学探究

2023-08-11谭步军罗杰勋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练专项育人

谭步军 罗杰勋

跳是人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是体育运动最基本的技能,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更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跳是从事其他运动的基础技能,对提升人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从强身健体和以体育人这2个角度来看,跳类项目在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本文依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跳类项目特征,分析其教材特点和育人价值,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核心素养下“跳”的教材分析

跳类项目表现为跳起腾跃到尽可能大的垂直高度或水平远度,即跳高或跳远。根据起跳腿的单双又分为单脚跳和双脚跳,根据是否助跑又分为立定跳和助跑跳,也可以是单独的跳(如,单脚跳、立定跳远等)和与其他技术动作进行组合的跳(如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支撑跳跃、助跑摸高、跳跃投掷等),不同类型“跳”的健身特点、运动特点及教学特点是不一样的。由此,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跳类项目的表述,大致可以分为基本运动技能的跳类教学(单脚跳、双脚跳、收腹跳、跑跳结合练习等)、专项运动技能的跳类教学(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支撑跳跃等)、体能练习中的跳类教学(连续收腹跳、立卧撑跳等)。

1.“跳”的基本运动技能教学

基本运动技能是水平一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中跳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垫步跳、跑跳步、左右跳、连续单(双)脚跳、跳越障碍等移动性基本运动技能。根据水平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跳的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化场景和游戏化情境的融合。如,创设跨越“水渠”、跳跃“栏杆”、跳下“壕沟”等生活运用情境,让学生利用学到的“跳”的技能和“跳”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并提高学练的趣味性;创设“小青蛙学技能”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像青蛙那样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在教学中,基本运动技能中跳的学练要与其他不同类型基本运动技能组合设计,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基础。

2.结合“跳”的体能相关教学

跳类项目具有增强体能的价值,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跳类项目与体能学练有机结合,既丰富优化与发展跳跃能力的内容,又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专项技能学习奠定基础。如,跨步跳、台阶跳、空中换脚跳、障碍跳等不同形式的跳有助于发展上下肢力量、爆发力和协调性;跳绳、连续垫步跳、连续双脚跳能够发展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十字象限”跳、绳梯跳格、跳跃接冲刺跑能够发展灵敏和协调性;跳跃障碍后突然变向、左右单脚跳跃后支撑能够发展平衡能力。但在教学中,结合跳类的体能练习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教学中要避免单一刺激,注重学生体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开放的跳类体能学练空间和情境。具体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加入耐力、速度、灵敏等内容的学练,提升多种体能;采用分组轮换、趣味游戏、教学比赛等教学形式,单脚与双脚、上肢与下肢、单人与集体学练交替練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体能均衡发展。此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先分解再完整、先原地再行进、先简单再复杂教学,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重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爆发力和协调性等体能要素,不必纠结于跳类技术细节。

3.“跳”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

专项运动技能是水平二至水平四的重要学习内容,专项运动技能的跳类教学包括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支撑跳跃等。在教学中,该水平阶段要以初步掌握不同类型跳类项目的技术为重点,合理搭配不同的教学内容。如,蹲踞式跳远的教学内容应包括:蹲踞式跳远的健康知识与文化、助跑与起跳和起跳与腾空动作的主要组合动作技术、发展跳跃能力的体能练习、跳远规则与裁判方法、多种跳远的展示与比赛、跳远比赛观赏与评价等6大内容体系。同时,考虑到专项化跳类项目教学中,学生下肢承担运动负荷较大,需要适当搭配一些上肢力量和腰腹部分力量的练习,单个专项化跳类运动具有封闭式运动项目特征,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可以与跑、跳、投等组合技能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跳类项目学习参与到比赛活动中,提高学生运用跑、跳组合技能的能力(如跳跃障碍接力赛中快速跑+跳跃+变向+侧向跳跃等)。通过多种发展跳跃能力的学练,迁移到专项化的跳类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核心素养下“跳”的育人价值

1.运动能力方面

运动能力是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从各种跳类项目的特点来看,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跳跃练习和比赛,增强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弹跳力、身体控制能力和灵敏性,增加学生跳跃的高度和远度。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跳类项目的育人价值强调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学生跳跃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并将其作为水平二至水平四的体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的基础练习。水平二至水平四的体能跳类相关练习的育人价值强调,通过跳类组合练习发展学生的耐力、力量、协调性、灵敏性、爆发力等,了解和运用跳类基础知识和多种练习方法,为学生增强体质健康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水平二至水平四专项运动技能跳类项目的育人价值强调结合跳高、跳远等运动项目和组合技术练习,发展学生的弹跳力、身体控制能力和灵敏性,增强骨骼、关节、韧带的功能,了解技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游戏与比赛中。

2.健康行为方面

健康行为是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根据跳类项目的特点,学生了解和掌握跳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并运用于专项运动技能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通过感受跳跃带来的身心体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运动能力方面,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跳类项目的育人价值强调游戏化和趣味性学习,使学生乐于参与跳类活动,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水平二至水平四的体能跳类相关练习的育人价值强调学生自我感知身体疲劳,对跳类练习充满信心,适应并调整不同练习节奏与环境,积极调控情绪,安全、合理地进行跳类练习。水平二至水平四专项运动技能跳类项目的育人价值强调结合跳高、跳远等专项化练习克服压力,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因此,在跳的项目教学中,健康行为方面关注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体育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体验跳跃所带来的快乐。

3.体育品德方面

体育品德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跳类项目不仅要传授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给予学生价值引导,强化立德树人和以体育人。从水平阶段来看,虽然不同跳类练习有所区别,在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中有所侧重,但在体育品德塑造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即通过多种跳的练习,使学生养成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体育精神;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体育道德;自信自强、勇挑重担等体育品格,进一步健全学生的人格。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培育具有明显的差异。如,合作跳跃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伴随团队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也能激发学生的拼搏意识。在跳类的教学中,结合“常赛”的思路,通过体育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

三、核心素养下“跳”的实施建议

1.落实发展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跳类项目教学要将传统教授知识和技术的过程转变成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其所有的教学要素或环节都应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如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最终指向育人目标的落地。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弹跳力,促进体能协调发展,使学生在丰富健康知识、掌握跳类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明白跳类技能是健全人格品行、养成体育品德的重要路径。

2.加强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

跳高类、跳远类项目学习内容要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知识、技能和运用情境合理搭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如跨越式跳高+健康知识+跳跃游戏+体能训练+比赛等)。

各种跳的项目是专项运动技能的基础,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涉及。如,羽毛球的跳杀球、网球的跳发以及武术、体操等运动中都含有跳跃的元素。因此,教师在设计跳的教学中不应局限于跳高、跳远的技术学练,而应将跳的项目与各种体育运动、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跳的项目结构化设计和结合篮球、排球等项目进行摸高跳、垫脚跳、半蹲跳等练习,发展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增强跳跃能力。同时,在跳类主教材内容教学时,将跳的知识、技能与体能有机融合,结合跳的多个知识点、组合技术,以及运用情境进行合理搭配,提高学生运用跳的知识和能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育核心素养的目的。如,在蹲踞式跳远的教学中,先学助跑、起跳,再学腾空步、落地技术、助跑步点丈量,最后再进行完整动作技术学习,并融入项目文化、健康知识以及裁判规则的学习,除了蹲踞式跳远单个技术学练,还应融入走、跑、投等组合技术、对抗练习、比赛与展示、体能等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跳类项目水平高,其跑类项目成绩大多不会差,学习其他运动项目就会相对容易。因此,在其他专项运动技能学习中也不能忽视跳跃能力的功能性训练。

3.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结构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应以练赛为主,以教学为辅,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如挑战赛、展示赛、记分赛、结对挑战赛等)。同时,将跳类项目的健康知识、发展跳跃能力基础运动技术、跳类专项运动技能、体能有机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如,跨越式跳高的起源与发展、技术原理、练习方法、损伤预防、裁判规则、比赛与评价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根据不同水平段的学情,以及学生的运动基础和体育学习经验,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如,初中阶段学生对跳类项目要求更高,喜欢富有挑战、趣味新颖的练习内容,可将不同形式的跳跃运动融入小地垫、障碍栏、标志桶等;而小学阶段跳的学习多以情境教学下的趣味游戏或简易比赛为主。从实践来看,跳类项目教学多以直观演示和完整示范为主,先让学生对跳类项目的技术整体认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技术概念。如,跨越式跳高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具、关键技术图片展示和自身示范,讲解跨越式跳高技术,使学生了解技术的要求、方法和动作要领。

教师应重视辅助练习和诱导性练习,采用自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思考跳高的助跑距离与方法,立定跳远全身如何协调用力等。此外,注重跳类项目在专项技能学习的组合运用。如,在练习实心球的过程中,将原本的“走”“跑”后捡球变为“跳”至球的地方捡球,提高运动负荷。

4.注重跳类项目学练的安全性

教师应重视对跳类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尤其在跳远教学中应考虑缓冲设施是否完善。同时,课前检查体育器材、场地是否符合要求,跳箱、跳高架是否牢固以及场地内的石块与积水是否排除等。此外学生练习时应保持安全间距,遵守练习秩序,避免发生摔倒和碰撞。

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练承受能力,注意学生的练习反馈,合理调整难度和距离。如,跳箱练习中应根据学生试跳情况调整踏板距离,避免出現踩空和扭伤现象。在进行跳类项目学练时,学生下肢将会承担更大的运动负荷,应合理搭配一些上肢力量或核心力量的练习,合理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教师还应依据跳类项目的技术特点,加强保护与帮助。跳类项目要重点注重踝、膝、髋等关节以及大腿前后肌群的拉伸,进行跳类项目的专项热身,在练习时避免在水泥地面“硬碰硬”,做好屈膝缓冲和落地保护动作,增强学生的下肢关节力量和稳定性。尤其是多次起跳后,对膝关节和脚踝冲击过大,要懂得适可而止和自我保护,练习后要适时放松。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预防和处理伤害事故的方法。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年度院立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构建与应用”(立项文件号:川教研〔2023〕7号)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学练专项育人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