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管理学原理》为例

2023-08-10文王斓锡

中关村 2023年7期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本科课程一流

文王斓锡

随着“双万计划”的提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课程建设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希望学院的《管理学原理》一流课程建设为例,对于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提出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思政、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等措施,以期为我国应用型本科的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点思考与借鉴。

一、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

2019年教育部“双万计划”的提出,将“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等内容作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将“理念转型、目标导向、能力提升、方法改革、评价变革”等方面作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课程作为提升本科教育的微观载体,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课程质量是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提出,建设一流课程在各所高校开展起来,旨在让课程变得更加优质,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职业技能型本科高校不同,以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由于发展历史短、经费有限、基础薄弱、办学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在本科教育中处于劣势。据统计,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以上。着力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对于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输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获得社会更高认可度有着重大意义,是推动我国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现状

根据《“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一流课程分为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五类。教育部于2020年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共认定51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涉及639所本科院校。目前,第二批一流课程申报工作已经完成,还将认定500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但课程名单暂未发布。

从学校类型上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成功申报国家一流课程的数量占全国高校国家一流课程总数的比例不足5%。而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公办高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数量占比远远高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后者在国家一流课程申报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课程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课程种类上来看,以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为主,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所占比重较小,社会实践类课程比例最低。从学科分布上来看,工学类一流本科课程占比最大,其次是理学类,而文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史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教学类等学科占比很小。

(二)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须以“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创新性、开放性与多元化。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在一流课程建设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学校支持力度不够

一流课程建设需要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作,而目前学校给予一流课程建设的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支持力度不够,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强。而且很多学校尚未对于课程建设形成一个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导致教师进行一流课程建设时缺乏方向。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课堂教学方式依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受课时、考核方式等因素影响,翻转课堂、对分课堂、spoc等新型教学方式所占比重较小。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少,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学习缺乏内生动力。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教学尚未深度融合,线上平台中虽设有互动讨论区、教师答疑区等板块,但参与度很低、互动量很少,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效果的提升不明显。部分课程没有根据课程目标合理编排设计,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单调陈旧,教学中依然使用多年前的案例,课本之外的学科前沿涉及较少。

3.产教融合不够

应用型本科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目前来看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师资建设方面还有待提升,只停留在为企业提供基本的劳动力资源输入,并不能满足当代企业对于高素质以及创新人才的需求。

三、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一)希望学院《管理学原理》一流课程建设

《管理学原理》作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开课时间是一学期,属于学生接触较早的专业课程之一。课时共计32学时,包括理论课时24学时,实践课时8学时,最近两期学习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根据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建设理念,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本科教育原则,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设计围绕知识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展开,从认知、技能、素质、思政四个角度实现教学目标。课程自2009年9月开立,经过10多年的积淀,课程教学团队在不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持续对课程进行开发与建设,着力打造精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教学目标紧跟新文科发展方向,使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教学功能化,逐步形成特色的闭环教学模式,教科研竞赛成果显著提升。希望学院已将该课程立项为校级一流课程。

1.解决的重点问题

(1)资源深度融合,学生产出化导向。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对标产业及行业标准,利用MOOC、SPOC等线上资源,升级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协作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2)跨学科交融,提高课程创新性。

本课程听课学生专业覆盖较广,教师团队也覆盖了经济、管理、财会、营销等专业,提供了师生跨学科交融的契机,有助于建立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全新课堂。

(3)创新教学模式,凸显双主体地位。

力图打造“四位一体”的多元交互的管理学教学模式,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清学科逻辑,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有逻辑的系统思维导图。同时提出高阶认知目标,将课程知识点视为“导火索”,从传统的知识传递为主转向“知识传递—融通应用—拓展创造”,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

2.混合式教学设计

(1)核心目标设计:突出核心目标,精准细化目标。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团队以所教授专业的关键能力为核心目标,以目标行业或企业的标准为纽带,细化每一章节的具体目标,实现课程目标与行业或企业目标的有机统一。

(2)学习体验设计:强化情境构建,解决实际问题。

围绕核心目标,本课程选择“案例式+项目式+体验式+移动式”学习模式,通过在课堂中融入最新的真实商业案例,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交互式的探索。并设计启发性话题,再创学习情境,与核心目标相契合,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习支架设计:打造多维立体式高阶课堂。

在超星慕课平台预先设计学习支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点提供适当的学习预警支持;并利用超星在线学习平台和木马课堂互动平台,在学习实施过程中提供动态的学习帮扶服务。充分利用慕课、视频、案例、链接等丰富的资源形式,建立“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SPOC慕课+超星云平台+腾讯会议+木马直播+QQ”的多维立体式高阶课堂。

3.课程建设应用成果

该课程充分满足了学院多个院系若干班级每年上千名选课学生的线上学习需求,课程团队精心打造特色“4P”教学模式,在内容、形式、设计、效果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课程依托学院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

(1)内容重塑:融入思政元素,引领时代前沿。

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在相应章节里,选取与管理五大职能相关的红色案例;利用在线平台,充实思政资源,做到课内外全过程育人。通过热点案例库的编写,建立学科前沿,帮助学生掌握实时动态。

(2)资源优化:依托精品课程,高阶螺旋升级。

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资源,目前已上线5大知识模块12项专题共98个慕课视频,非视频资源125个,本期学习人数达1187人次,访问量达1531203次。已初步建立案例教学库(1个)、习题库(1个)和考试题库(1个),覆盖所有知识模块,涵盖多种题型,完全满足学习需要。

(3)产教融合:成果注重内驱,以生为本育人。

注重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将学科竞赛、实践项目、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等成果嫁接于课程学习中。注重校企合作和移动课堂建设,与15家企业探讨校企合作,并开展移动课堂,深入企业了解社会实际,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

4.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组织实施情况

融入“互联网+”思维,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融合3大教学环节、10种教学方法,注重翻转课堂、慕课以及云课堂的应用,通过在线测试及作业、互动讨论、主题研讨、课堂问卷、小组任务、实践演练等多种方式开展互动教学;利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开展有针对性教学,进行动态辅导答疑,使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校企合作,实现全方位、高质量、个性化育人。

5.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1+N”的考核方法,同时重视产教融合理念,提高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比重。具体来说,分为诊断性考核,通过线上平台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考察线上完成度;过程性考核,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成果(不限于竞赛、项目、论文等)等,考察线下课堂表现;结果性考核,通过期末测试综合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

(二)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一流课程建设标准

结合学校实际发展现状,明确一流课程建设相关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大对于教师进行一流课程建设所需的政策、资金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改善教学设备,为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创造优良的环境。深入教师团队,及时了解教师对于一流课程建设的看法及意见,适当进行培训以及引导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于教研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帮助教师掌握一流课程建设的要求,并且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进而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建立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根据“两性一度”原则,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情况以及评价等方面出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使得一流课程建设有据可循、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

根据布鲁姆模型对于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注重“记忆+理解”,停留在初级认知的层次;而“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种高阶认知的活动却常常被忽视,因而一流课程建设要重视高阶认知模式,利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创新合作的精神,基于OBE理念重构课程框架与教学设计。

将“互联网+”引入传统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补充线下课堂,利用智慧课堂、公开讲座等方式,加大优质资源的普惠力度。利用慕课、雨课堂、智慧树等线上平台与学生互动,变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导为师生之间的双向传导。师生共同编写热点案例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热点案例。建立内部刊物,定期征稿,下设不同模块,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撰稿需求。教师团队增强竞赛、科研、教改成果,并将竞赛和项目资源引入课程,搭建师生共创实践平台。

3.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引导价值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则强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目前课程思政受到高校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并运用到一流课程建设当中,消除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构建一流课程思政目标,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职业伦理等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进一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断学习提升课程思政融入技巧,既做到“润物细无声”式的渗入,又起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4.实施集体备课,加强团队建设

教师个人备课容易产生封闭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而言,个人备课会使他们的教学陷入自我感觉、独自判断和孤立无助的境地,使教学缺失来自他人力量的支持。而集体备课可以通过教师之间对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设计的相互分享与探讨交流克服个人备课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已不再是一位教师的事,更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结果,集体备课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对于教研的认识,因而越来越受到学校以及教师的重视。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但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既要追求课程团队的共性,又要保有教师个人的独特风格,促进教学个性化发展。

通过多方协作共同发力,促进教师的团队建设。各教学单位、专业负责人、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应该一起思考一流课程团队的建设问题,努力打造、遴选一批年龄、学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优秀课程团队。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及青年教师的创新力量。

5.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关注的重点领域。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创新教科研机制,与产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多样化合作,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促进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进校园、进课程、进实验室,注重移动课堂建设,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促进产教融合,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相匹配。企业通过项目链接学校,学校为企业搭建技术平台。鼓励教师在企业任职并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利用数字技术和企业人才需求数据库等,为高校的学科建设以及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数据支撑,降低校企合作的沟通成本。同时设置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类课程,并在最终成绩考核中提高实习、实践类课程的比重。

四、结语

猜你喜欢

管理学原理本科课程一流
学院四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
公安院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