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多措并举,赋能提速乡村振兴
——以贵州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2023-08-10文路丹丹

中关村 2023年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院职业

文路丹丹

为进一步发挥职业院校在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笔者以贵州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为背景,充分利用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的教育资源优势,挖掘贵州职业院校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领域的行为措施,以期对其他职业院校在乡村振兴领域有所作为提供参考。

一、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联系

(一)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技能支撑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要求“支持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一系列政策精神及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引导,为乡村振兴培养基层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二)乡村振兴为职业教育提供拓展空间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前提下,职业教育可以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比如:职业院校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适当调整专业布局,在做好理论课教授的同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课程、乡村服务等第二课堂的开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为脱贫地区的农民、工人、企业等提供免费课程和技能培训,培养“知理论、懂技术、能实践”的新型职业个人与团体;在脱贫地区招生,不仅招收考试失利的学生,还招收下岗工人、农民、退伍军人等一系列具有求学意愿的人群,扩大生源范围,提高生源质量等。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困惑

(一)乡村就业缺乏吸引力,“诱惑”不足

虽然国家一直关注“三农”领域,农业、农村、农民也都有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在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且相对严峻、乡村就业环境较差且基础设施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较低且难以实施的前提下,学生普遍认为乡村收入低,收入渠道窄,发展前景差,回乡发展的“诱惑”不大。

(二)专业建设缺乏对口性,支撑不足

复杂性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大特点,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基础设施、基层医疗、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急需在产业发展、电商销售、乡村领导、基础教育等多方面培育大量的优质乡村人才,这就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复杂、更为系统的要求。实际上不少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在农业及乡村振兴建设方面开设的专业不足,致使学校建设及发展不能融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难以对接基层经济社会。

(三)就业思想缺乏开创力,意愿不足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招生人数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连年攀升,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就业压力大的焦虑及困境。虽然职业院校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地区,但毕业生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回乡发展的意愿和比例都比较低,留在城镇工作的比例很高,同学们对返乡服务的政策还不甚了解。

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政校村搭建合作平台

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由政府、学校、乡村三方参与的联盟平台,可包含专业设置、招生情况、培养方向、就业选择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实现政策、资金、项目的有效衔接,实现学校和乡村之间的有效融合。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体系,派驻教职工下基层、驻乡村,切实彰显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二)政校村共商合作模式

政府和乡村提出发展需求及发展前景,学校根据乡村产业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使育人更有针对性与时效性。同时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进技术人员和领域专家,以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的身份到校授课,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建设,力争打造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利益共同体。

(三)政校将出台鼓励政策

出台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对回乡工作的毕业生加大嘉奖力度,引导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回乡就业、服务家乡的创业就业氛围,促进人才聚集和流动,提升回乡建设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以贵州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一)强化政治意识,完善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邓川为双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基层党支部,系、部、科、室主要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为成员的驻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安排协调学院乡村振兴驻村各项工作和具体事宜。学院党委把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多次开展帮扶工作专题研究,深入帮扶地点调研,指定专人对接负责,确保政策学习贯彻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选派优秀干部,建强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2021年5月以来,在省财政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委派三位老师分别到安塘村、东山村和水维村驻村。三位同志虽然驻地不同,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年11月,学院收到水维村送来的锦旗;2022年4月,中和镇安塘村第一书记任老师还被省总工会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奖章。

(三)强化基层党建,发挥堡垒作用

学院各级党政领导、全体党员干部全面落实开展“双联双促”帮扶工作,常态化对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各村寨(户)开展“双联双促”长效化结对帮扶,帮扶项目涉及地方党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协调融通、物资捐助捐赠和资金慰问等,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效能,切实帮助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培育民族产业,保证项目依托

学院与驻地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路径,着力在发展民族产业上下功夫。为深入推进学院参与水族马尾绣技艺传承保护工作,学院组织教师团队成立项目组,围绕马尾绣技艺的传承创新编制工作方案,将水维村水族文化保护基地作为学院开展马尾绣非遗文化创新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也是水维村与高校合作共建的第一个实践教学基地。

(五)实现文化供给,建设文明乡风

新《职业教育法》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乡村振兴不能忽略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也是学院积极搭建乡村振兴服务平台、推动农业农村文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开展文化惠民,图书馆根据我院在贵州三都县三个帮扶村文化建设的需要,精选出了价值2万余元的各类图书共400多册,分别打包捐赠给三个村,帮助三个村的乡村文化站建设和校园阅览室建设。

(六)精准招收学生,落实人培计划

“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是关键”。学院开设乡村振兴班,招收了来自威宁、纳雍、织金等23个县的110名学生(包括10名村干部)。拟定《2021级乡村振兴班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科学严谨地明确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班级开设的课程名称、课时安排、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涉及政策解读、村级财务管理、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切实培育熟知政策、把握方向、掌握技能、跨专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人才。

(七)创新创业教育,搭建育人平台

学院针对乡村振兴班的学生在求职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精心组织开展“2022宏志助航”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其增强信心,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打好基础。定期举办就业创业指导培训,为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提升动力。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孵化乡村振兴班学生企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回乡创业就业奠定基础。

(八)强化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返乡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三下乡”“返家乡”“大学生社区实践”“扬帆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专业服务队赴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和宣讲调研。学生利用假期实践不断加深对乡村的认知,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强化精神、学以致用,达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目的,为毕业返乡工作不断积累经验。

(九)网络直播带货,助力乡村经济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充分发挥黔匠工坊基地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及作用,带队老师率学生赴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江龙镇,围绕电商助力黔货出山开展志愿服务。以浪风关的古树绿茶、古树红茶为例,同学们重点就600年的古树茶叶品质特色及口感风味进行了讲解,直播时长2小时,累计观看1800人次,点赞3万余次。

(十)依托社会培训,巩固脱贫成果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户子女学历水平及就业技能,培育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学院针对三都县易地搬迁移民、小微企业、家庭农场主、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等四类重点对象,成立专项工作组,发挥校政行企多方资源优势,对四类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提升、学历提升和就业成长提升工作,帮助他们实现就地就业。

(十一)校地党建联动,共谋乡村振兴

按照《关于印发〈贵阳贵安关于探索推进村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清镇市“校地党建联动、共谋乡村振兴”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座谈会议要求,学院参与所在属地清镇市“校地党建联动,共谋乡村振兴”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座谈会,选派12名骨干教师参与到10个村级单位开展帮扶活动,在党建共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文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学院职业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学院掠影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