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动画文化特质及跨文化传播启示
2023-08-10韩正颖
韩正颖
内容摘要: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不仅是经济的一体化,也是文化的一体化,许多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让整个世界联系更为密切。日本著名动画师宫崎骏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动画电影即体现了日本民族鲜明的文化,又跨越巨大的文化差异鸿沟,在全球范围内收获大批受众,具有独特的特点与传播优势。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推广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动画电影来传播中国文化是至关重要的课题,研究宫崎骏动画特点与传播策略,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宫崎骏 跨文化传播 传播策略 动画电影
在我国动画电影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大闹天宫》《天书奇谭》《葫芦娃》等一批艺术性、故事性优秀且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动画只是在国内以及儒家文化圈产生影响,收获一批忠实受众。但是随后受到国外商业化动画电影的影响,国内动画电影一度进入低迷期,在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上一味模仿,迷失了自我,失去自我特色。2015年以来随着动画电影市场的复苏,国内动画作品质量也日渐提升,尤其是《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秀作品更是推动动画电影票房、口碑的双丰收。但是却没有一部动画电影作品能给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跨文化传播。因此研究宫崎骏动画特点及其跨文化传播策略,能够让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更加清晰,更好更快的实现国产动画电影走向世界的目标。
一.宫崎骏动画的文化特质
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师、漫画家、剧作家以及动画电影导演,是日本动画电影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日本国内以及国际社会都引起强烈的反响。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动画电影中所表现出的特质影响,俘获国内外观众的心。
首先,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唯美、纯净,带给人内心的安静。例如宫崎骏《天空之城》《龙猫》大量使用纯色调,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以及斑斓的田野等,给人以温馨、宁静的感觉,这些色彩的应用有效提升作品的感染力。每一个观看过的人都感叹其中的风景如此美丽,通过色彩将观众视觉、精神、心理融合起来,使得作品更具吸引力。
其次,動画电影镜头语言的运用,体现特有的审美。宫崎骏既有动画师的身份,也是一名优秀的动画导演。其动画电影设计中借助镜头语言,即画面的角度、处理技巧等展现出特有的审美。例如《天空之城》中大量使用静止以及缓慢的镜头来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人物安静的性格。而另外一部代表作《起风了》中则使用远景镜头展现了辽阔的场景,增添故事的空寂感。《龙猫》中则使用多种镜头的组合展现恬静的田园风光。例如在主角回乡下老家的路上时,镜头先是随着车子缓慢移动,然后切换远景展现乡村风光;既表现了自然风光,也展现了主人公的活泼可爱。
第三,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与民族文化,既展现出日本人对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也在某些程度上体现出日本人民的审美与思想特点。例如《千与千寻》就很好表达了日本思维方法与生活方式。在电车上沉默不语的年轻人代表当下被生活重压抬不起头的社会成员;也展现出起源于奈良时期的泡汤文化等等不一而足。也正因为其中独特的文化属性,才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第四,宫崎骏电影动画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宫崎骏出生在二战时期,其家族即从事飞机生产工作,所以对飞机有着独特的喜爱。这种喜爱反映至其影片中则表现为纵情的想象,例如《魔女宅急便》中自行车螺旋桨设计;《天空之城》中巨大战舰、飞艇以及男主角巴鲁乘坐的“鼓翼机”这些极具后现代风格的飞行器便是宫崎骏想象力的最佳代表,也是其动画电影最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配乐亦与电影内容、影片节奏相辅相成,很好的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当然其动画电影配乐大部分是由日本注明作曲家久石让创作,“宫崎骏+久石让”这个绝佳组合,也更好展现了动画电影的魅力。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能沉浸在美丽的音乐中,让人流连忘返。例如《天空之城》配乐《伴随着你》可谓是动画电影与音乐融合的完美之作,干净空灵的声线,演绎出飘渺又悲伤的感情,成功拨动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那跟弦。
二.宫崎骏动画跨文化传播策略
跨文化传播是指某一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中的交际与信息传播活动,包括对不同群体所产生的影响。上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首次提出“跨文化传播”的概念,认为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标准与人沟通,是导致跨文化传播的主要障碍。而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则很好的规避这一弊端,消除动画传播过程中的跨文化障碍,实现跨文化传播目标。其传播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不同文化群体中间产生最广泛的情感共鸣
相对于动画作品,其所蕴含的内容才是促进“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引起情感共鸣才能俘获观众的内心。宫崎骏动画电影在跨越文化鸿沟的同时,将东西方文化以及共同的价值观融合一起,有效减少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隔阂,让文化无国界的有效传播。例如《千与千寻》中“白龙”的形象即是中国文化元素;《哈尔的移动城堡》则取景于法国的童话小镇——科尔马,展现出莱茵河文明特色。虽然宫崎骏动画角色、背景可能取自全球各地,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日本文化的空间,但从根本上看,其所呈现的多元化元素正是消除跨文化传播阻碍的重要推动力。又如《天空之城》中所展现的纯真与欲望、善良与邪恶、生存与毁灭,是电影主题在当今社会的缩影。也展现出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天空之城被夺取所有先进技术后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又恢复了和平与安宁。《魔女宅急便》中给予儿童梦想与追求,同时通过魔法与友谊的描写,唤醒了我们成年人那颗早已失去童真的心。宫崎骏许多动画电影都饱含对眼下社会的思考,也充斥着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但对一切又充满希望。所以在《起风了》中才有“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这是作者对成年人的忠告,进而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正是宫崎骏动画电影所要表达的东西。
2.借助不同地区文化差异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标
虽然世界在向一体化发展,但是不同地方的群体交流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阻碍。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全球交流变为可能,却存在不同交流情境下的困难。而宫崎骏动画电影在文化方面“求同存异”,既保留了部分日本民族文化特点,激发其他地区观众的好奇心;也融合了其他地方文化特色。例如《千与千寻》中展现的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妖怪、神话、传说、预言、宗教等元素让动画更具奇幻色彩,这些内容也是西方电影动画所不具备的。例如西方动画电影更喜欢正邪的战斗,个人英雄主义;而宫崎骏动画电影重点表现是人性之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而在传播过程中宫崎骏电影欧洲版动画海报与日本海报也存在一定差别。例如《千与千寻》法国版海报翻译为“千寻的路途”符合西方认知;又如《哈儿的移动城堡》意大利版海报通过人物位置的设计,让海报具有了流浪者、西部牛仔等风格,充满意大利风情。在海报设计中的差异,也让宫崎骏动画电影在观众看到的第一眼即被深深的吸引。
3.动画电影表达深刻哲思加深作品艺术气息
好的动画电影不仅仅是画面、用色、构图以及故事情节的优秀,更需要拥有深刻的哲学思考,且这种思考符合广大受众的认知,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品。从动画电影发展趋势看动画电影最终方向将会是视觉的交响乐,也必须是反映各种能够直击心灵的思考。例如《悬崖上的金鱼姬》里面充满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的捕鱼活动也破坏了鱼类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这才有了波妞父亲不允许波妞与人类来往,也不允许波妞变成人。但是当人类的下一代宗介回答喜欢波妞时,证明人类热爱大自然,人类可以热爱自然最纯真、最纯净的样子。此时世界又恢复了平静。表面上是一個小小的友谊、爱情故事,却深层次的表达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的道理。又如《天空之城》将“信仰、自由、战争、欲望”等哲学元素都被融入到一部影片之中,在天空之城被遗弃后的时间里,天空之城已经被植物占据,生态已经平衡。电影的开头通过画面对比向观众展示了经济、工业、自然以及与人的关系,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加深了动画作品的艺术内涵与气息。
4.宫崎骏动画电影宣传顺应时代的发展
好的动画电影也需要好的宣传方式与途径,日本动画电影从制作、设计、发行、推广都有一套体系,建立其从平面、电视媒体、巡回一直至《幽灵公主》的网络宣传,在摸索过程中不断创新,打破了传统媒介宣传方式,同时积极适应现代网络宣传的发展与时代潮流。例如在宫崎骏动画电影在日本国内宣传的后期逐渐与便利店等合作顺利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在海报制作与文案设计中一样抢眼,例如《起风了》海报绿色草原背景、蓝色天空以及白云,中间矗立着一个画画的女孩,深厚白色的遮阳伞。这种颜色搭配与构图给人特别治愈,这幅海报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美好,充满春天的气息,简洁又美观。而《天空之城》的画报则是湛蓝天空中,有个悬浮的希达,男孩惊讶的看着漂浮的女孩。海报设计的主题充满神奇色彩,配上久石让动听的音乐,仅仅扣住受众的心扉。在宣传时借助这些美丽的海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广泛传播,迅速占领了动画电影市场,也成功实现了跨文化传播。
三.宫崎骏动画跨文化成功传播的启示
有鉴于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无论在制作还是在宣传方面获得如此的成功,也带给我们许多积极的参考与启示。分析、吸取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之处,也有利于中国电影动画的发展。结合前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借鉴。
1.动画设计中融合东西方文化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每个人物形象都是饱满的,每个人物设计也各具特点。例如《天空之城》中“巴鲁”头带矿镜,身穿工装服,通过这些设计便能够看出主人公率真的性情以及做事坚定的决心。而另一些人物“朵拉”“希达”以及飞行岛屿“拉普达”,反派人物“乌鲁·拉普达”等都有着西方的人文色彩,无论是名字还是形象设计,即现实主义又理想主义。这种人物设计与性格的反差让人记忆深刻,同时也让西方观众有较强的代入感,消除国别、人种与文化差异。反观我国电影动画,正义的人物一直正义,反派人物一直邪恶,毫无思考性与对比性。
所以在未来动画人物设计时,可以吸收一些西方人物面孔,展示西方人文历史之美。如此在动画作品传播时能够更好消除文化差异隔阂,也有利于让人物性格更加丰富。
2.故事设计时展示不同文化
宫崎骏动画能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在很多动画中突出了日本文化,有时也有中国、西方文化的背影。例如《千与千寻》中的白龙即是取材于中国古典神话。而我国动画电影故事大多集中于父母、孩子以及家庭生活方面,具有浓厚的教育意味,且动画电影的受众多是12岁以下的小朋友。这是由于国内根深蒂固的动画思想导致的,即“动画是给小朋友看的”。这就导致我国动画电影内容千篇一律,故事始终是中国元素,虽然展示了民族特色,但却容易形成文化隔阂,极大限制了动画电影向外拓展。改变现状就需要一是在动画故事设计中以“中西合璧”的方式进行设计,注重动画电影的中国文化艺术气息,遵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在设计中则可以采用西方故事的讲述方式,形成文化渗透力。
其次在内容能够深刻反映时代背景,展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此才能吸引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观看,引起感情的共鸣。例如最近比较火热的《中国奇谭》中《小妖怪的夏天》,从作品名字就已经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而其中的故事跌宕起伏,主角事业上虽无成就却也平淡幸福,同当代“打工人”的现状如出一辙。其本质即是故事内容深刻且内涵,反映出当今大多数人生活的无奈,所以一经播出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与共鸣,成为一部经典佳作。
3.民族特色与普世价值有效结合
中国动画电影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必须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合普世价值观念,更多关注世人所关注的内容与热点问题。如果动画电影中仅有中国元素,难免引起其他地域人们的潜意识抵制。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全面抛弃中国元素,实现二者的融合才能让跨文化传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即从世界各国文化中吸取精髓;而美国动画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也是借助中国故事讲述美国价值,没有任何一部动画电影完全取材某一民族文化。由此可见,中国动画电影要实现跨文化传播走向世界,就必须融入到世界环境之中,传递普世的价值,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不同种族、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文化”与“认知”壁垒,宫崎骏动画电影以及其他艺术文化形式的跨文化传播有效突破这一壁垒,让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都能给接受其中蕴含的内容,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一个样本。而且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未来各种文化的碰撞、冲突以及跨文化传播将会愈演愈烈,我们中国动画电影也必须展现世界所具有的文化主题与内涵,深刻把握时代发在脉搏,确保动画作品的独特性、民族性以及共生性,创作出更多观众喜爱的作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全球传播。
参考文献
[1]裴晨冰.浅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倾向[J].戏剧之家,2022(27):151-153.
[2]谢荣,王蕊.宫崎骏作品中的动画角色及文化要素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7):22-25.
[3]程锦,罗伟文.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深层生态学解读[J].菏泽学院学报,2022,44(01):125-129.
[4]邓晚晴,刘英杰.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宫崎骏动画电影符号的传播与再创[J].视听,2021(03):112-113.
[5]王浩宇.吉卜力动画的商业探索与启示[J].当代动画,2019(03):74-77.
[6]张芳,李凤.以宫崎骏动画为鉴看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J].今传媒,2014,22(08):100-101.
[7]曹希.谈宫崎骏动画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J].品位·经典,2021(12):19-22.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