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当代转向

2023-08-10向燕

文学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继承论语

向燕

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来源,而《论语》中教学思想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他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理念,影响着中华民族教学发展的方向,至今仍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论语》教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向,对我国当代教学思想本土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论语 教学思想 继承 当代转向

雅斯贝尔斯提出“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让世界认识了“人类历史上四大圣哲”,其中孔子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并且形成了“孔子文化圈”。不仅是因为他为“大同世界”努力奋斗的精神,而且也包含他的思想对东方文明发展的影响。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个宣言成为了现实的写照,社会物质高度发展并没有丰富人类的精神家园,反而呈现出一系列负面的冲击。因此,重新認识先贤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从中汲取人类发展的新方向,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孔子思想就是一颗闪耀着东方文明的指明灯,世代引领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方向。

当下我国大部分教学思想是舶来品,是西方教学思想的集合与重塑,在我国的教育土壤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适或矛盾。教育的“本土化”一直是我国教育者为之努力的目标,希望能立足在本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外来的教育理念,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文化自信的号召带给我们的是对我国古代先贤们教育思想的重新认识,希望能够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寻出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成份,指明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论语》是孔子思想最直接的表达,语言的平淡朴实,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学问深厚、慈祥和蔼的教育者,屹立在泰山上殷切期盼着中华文化的璀璨与发展。《论语》中教学思想对我国古代教育教学影响很大,直至今日,仍旧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虽然当下的很多教学思想都是从西方的教育学体系中发展而来,但是很多当下的教学思想与《论语》中的教学思想是相似的。因此,深入研究《论语》中的教学思想如何在新时代环境中得到有效的继承与转向,对我国教学思想“本土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教”“学”内涵的诠释

(一)“教”和“学”字的涵义

“教”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凡教之屬皆从教。[1]身体力行是敎,以身作则是敎,正身明法是敎,上行下敩(xiao,效)是敎。教以学为旨。“学”在《说文解字》:“斆(學),覺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聲。篆文斆省。”[2]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引用《白虎通》解释“学”曰:“学,觉也。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而去非取是,积成君子之德”。[3]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认为“凡诵读练习皆是学”。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然社会文化日兴,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效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则二义仍相通。[4]从以上可以看出,“学”是“觉”,通过“效仿”、“诵习”等方式达到“悟”的境界。

(二)“教学”的内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5]王策三教授在《教学论稿》中说“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6]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是为了促进学,提升学生整体对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能力,促进整体认识的变化。《学记》有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7]总之,教师与学生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原则都需要立足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并且成为独立个体,成为社会个人。

二.《论语》教学思想的继承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日常的言语及行为,诠释了丰富的教学思想,距今虽两千多年,但仍然影响着当今的教育教学环境,其中不乏很多思想仍然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方向,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并继承与发扬。

(一)言传身教的行为准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作为教师,在日常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仅教授知识,同时也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作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一直是教师日常行为准则中的重要体现。教师对学生是“显”与“隐”并重的影响,“显”于口头知识传授,“隐”于举手投足间的浸润,“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礼记·学记》)学生在人生中,除了家庭成员外,教师成为重要的影响人。教师的道德修养、学识水平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论语》中强调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特别是孔子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无不体现出其自身道德修养的高境界,以及他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指引与要求。如: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对于孔子来讲,生活在贫困之中也可以很快乐,如果富贵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就如浮云一样。孔子对待富贵名利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另外,教师的培养除了关注专业技能外,本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水平的发展也是关注的对象。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领悟儒家“慎独”思想,从身边的细处着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楷模,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不言正是行为的“言”。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优点进行概括式的评价“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柴也愚,曾也鲁,师也辟,由也谚”。(《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对于子路和冉有问的同一个问题,孔子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公西华很疑惑,孔子解释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各学生性格特点、能力大小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正因为孔子对学生各方面都很了解,所以当不同的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时,他却能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出不一样的答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孔子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德行、學识、修养方面各具自身特色的发展。宋代思想家程颐提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二程遗书》)正因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我们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我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作为教师应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前提下,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的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是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达到急需知道答案的程度,却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去思考,“悱”是学生心理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却无法表达清楚;“启”是引导学生找寻答案的方向,“发”是帮助学生如何去整理答案并表述出来。孔子的这句话强调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论语·子罕》)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的这段话透露出平时孔子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论语》中多处显示出,孔子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无不体现出他运用启发诱导方式让学生立足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自我思考、自我解惑,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东汉郑玄注: “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启发诱导在当下仍旧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获取的被动者,而是要体现其主动性。教师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运用孔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想,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乐学善思的自我教育

教学最终是让被教育者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的终身学习观和自我教育观。孔子学富五车的来源是“好学”,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治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学识的大成就体现在他“乐学”的态度,以及对知识孜孜不倦“求知”的热情上,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好之——乐之”这一过程,也给予我们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摆脱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乐在其中。除了乐学外,孔子认为“善思”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不只停留在知识表面,需要深入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握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乐学与善思结合起来,运用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

三.《论语》教学思想的当代转向

当代转向不是摒弃重新创造,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关注时代、社会、本土化等因素,协调中西文化在教育中的冲击与碰撞,创造出适合中国教育环境的教学思想,而这一切都必须立足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转向。因此,《论语》教学思想中的一些理论,除了上述的继承外,有些则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进行有效地转向发展。

(一)教学目的由“入仕”转向“成人”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句话成为古代教学的主要目的,特别是隋唐之后,读书人通过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就如孟郊《登科后》中所描述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只要你有真本事,就不愁没有职位。而这里的职位主要强调的是进入官场,担任一定的官职。《大学》中强调人的学习进修之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格物到平天下,强调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儒学思想中的“内圣外王”,就是通过提升自我而进入仕途,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而古代入仕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古代的教学主要围绕“入仕”开展,虽然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地位,对中国古代教育有积极的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人们对教学目的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理解,把人的主体性放在首位,更加强调人的个性特点。因此,当下教学目的更多不是为了入仕,而是转向成为人。“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8]新时代的教育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教学的目的不再只关注未来的就业方向与就业技能,而是更关注当下个体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成就其为人,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尊重世界、爱护他人,具有仁爱精神的社会个体。

(二)教学中心由“生”转向“师生”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被外在的名利所左右,学生要为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学。这一思想理念与杜威的“儿童中心说”相似,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放到了教学的首位,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能被忽视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者,教师的行为不是消极无为的,而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技术的革新,教师不仅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社会环境应该把教学中心由学生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体,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体的发展。因此,教学离不开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应该把握师生“人”的社会性特点,把教学中心由学生转向为“教师+学生”的共同体。

(三)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向“多样”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文中记录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用对话教学的方式进行。在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通过回答、提问、感慨等方式表明自己的治学态度和思想。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运用对话的方式,让子贡对贫富的认知态度从无谄、无骄到乐、好礼,道德境界进一步提升,以至于孔子高兴地提出可以与他谈论《诗经》了。孔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多元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的繁杂性,教学环境的多样性,教学对象的时代性,使得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成为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1926年陶行知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9]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特点,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教师应该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知识传授”转变为“探究知识”,运用“教-学-做”合一的多种教学形式,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交流、沟通、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由“德育”转向“五育”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很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而德育也成为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傳统教学中的德育是通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把知识与道德教育放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当下,德育仍旧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德育知识的传授,而且把德育融入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德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但是立足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除了德育外,智、体、美、劳也成为了当下重要的教学内容。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2017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11]因此,教学内容应从德育转向五育并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2]许慎.说文解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27,138.

[3]皇侃.论语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57.

[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07.

[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05.

[6]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68.

[7]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57.

[8]李复新.瞿葆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J].教育研究,2003,(10):3-13.

[9]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吴琴南.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151.

[10]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

.(2017-09-24)[2023-1-10].http://www.go

v.cn/xinwen/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GXGZJG2021B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继承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措施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