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融合,与爱同行

2023-08-10蔡丹梅

教育界·A 2023年19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原则价值

【摘要】融合教育,即让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共同接受教育。幼儿园融合教育既能帮助普通幼儿学会接纳和尊重他人,又能促进特殊幼儿的全面发展。文章立足于幼儿园教育实践,以理论联系实例的方式,从价值、原则及策略三个方面入手,针对融合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教育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融合教育;价值;原则;策略

作者简介:蔡丹梅(1987—),女,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融合教育,是指让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一起进入普通学校接受相同教育、获得公平对待的教育形式。融合教育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包容和友善的学习环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共同学习、相互支持和共同成长。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积极践行融合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了基于融合教育视角高效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一、融合教育视角下开展幼儿园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推动正常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融合教育之中,正常幼儿与特殊幼儿一起学习和相处,这一过程有助于正常幼儿学会接纳和尊重他人,形成包容、友善的价值观。可以说,在彰显多样化和包容性特点的融合教育环境中,正常幼儿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呵护特殊幼儿的成长及发展

融合教育对于特殊幼儿来说有着突出的作用,能够为特殊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特殊幼儿更好地进步与发展。首先,融合教育为特殊幼儿提供了一个与正常幼儿互动的机会,他们能够与同龄人一起学习和玩耍,这有助于特殊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和情感支持网络。其次,通过与正常幼儿一起学习,特殊幼儿可以受到正常幼儿的积极影响和激励,即他们能够观察和学习正常幼儿的行为、技能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最后,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中能够感受到被接纳、尊重、理解和支持,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健康非常有益,有助于培养特殊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总的来说,融合教育为特殊幼儿提供了一个适合他们成长与发展的有利环境,而这一环境充满支持性、包容性和激励性,有助于促进特殊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融合教育视角下开展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意味着每个幼儿都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和尊重,无论他们是否有特殊需求。

1.所有幼儿享有平等的机会

特殊幼儿应该有与正常幼儿相同的机会参与各种学习和游戏活动。教师应确保特殊幼儿能够充分参与相关的活动,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让正常幼儿和特殊幼儿共同学习和成长。

2.所有幼儿都能得到尊重和关怀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包括特殊幼儿,应给予特殊幼儿足够的关怀和支持,与他们之间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他们发挥潜力。

3.幼儿之间应当展开合作与互助

正常幼儿应与特殊幼儿展开合作和互助。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活动,促进正常幼儿与特殊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意识,让正常幼儿带动特殊幼儿参与各種学习活动。

平等原则有助于打破对特殊幼儿的歧视,促进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一起参与教育活动,从而在幼儿园创设友好和包容的学习环境,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到学习和游戏活动中。

(二)包容原则

包容原则意味着将不同背景、能力和需求的幼儿纳入同一个学习环境中,为他们提供公平、平等和尊重的教育。

1.接纳和尊重

教师应接纳每个幼儿,无论他们的特殊需求如何,都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关心,用耐心与细心呵护幼儿成长。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正常幼儿尊重和接纳特殊幼儿,师幼双方共同创设友善和互助的学习环境。

2.肯定与鼓励

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鼓励他们发挥潜力,在学习和社交活动中取得成功。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对特殊幼儿的肯定与鼓励,引导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一起在充满爱与包容的氛围中逐步获得进步与成长。

通过遵守包容原则,特殊幼儿和正常幼儿可以共同学习和发展,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这既有助于促进特殊幼儿的全面发展,又能够培养正常幼儿的包容性和社交技能,进而创造一个多元、友善和支持的学习环境[1]。

(三)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意味着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教育服务。

1.精准了解幼儿的实际需求

教师应努力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这可以通过与家长和专业人士进行合作,以及观察、评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来实现。

2.提供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育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求和能力,制订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例如,针对正常幼儿可以着重扩展其知识面,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对于特殊幼儿则需要帮助其克服学习与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等。

通过遵守个性化原则,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可以在融合教育中得到有的放矢的教育及引导,进而获得全面发展。

(四)合作原则

在融合教育实践中,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士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幼儿提供支持和服务。

1.信息共享

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士应及时分享幼儿的信息,包括发展情况、学习进度和特殊需求等,这有助于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便制订适当的支持计划。

2.经验交流

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士可以共享彼此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支持方法。这有助于提高整个教育团队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3.协同工作

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士应协同开展工作,共同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这有助于确保支持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士等可以共同创建一个和谐、愉悦的融合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公平、包容和支持性的教育,这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融合教育视角下开展幼儿园教育的策略

(一)诚心接纳,奠定融合教育的基调

诚心接纳是指以真诚和尊重的态度,接纳和对待他人,无论他们的背景、能力或特殊需求如何。诚心接纳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包容和公正基础上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旨在创造一个平等、友善和支持的社会和学习环境。在幼儿园融合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幼儿的诚心接纳至关重要,这是融合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

例如,笔者所在班级有一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该名幼儿入园之时,其父母便表现得很忐忑,总是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或者令教师们感到厌烦。对此,笔者决定走近这名特殊幼儿,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及表现,并尽所能教授给他知识,呵护与陪伴其成长。在确定了教育的目标与方向之后,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与积累了大量相关知识,了解到高功能自闭症是自闭症的一种,患有高功能自闭症的儿童,不像其他自闭症儿童那般智力低下,相反,他们智商处于中等水平,甚至有时会超出正常孩子的智力水平,也正因此,他们在语言、记忆等方面表现良好,更会在某些领域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具备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征,即刻板和重复性行为严重,而这些行为可能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高功能自闭症的儿童在人际交往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及意图方面存在障碍,缺乏非言语沟通的技巧,难以理解社交规则和暗示;个别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在了解了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点及表现后,笔者对班上这名特殊幼儿产生了更多的包容与理解,面对他有时一直重复开关风扇、电视机的刻板重复行为,笔者不会生气,也不会严厉地指责与批评他,而是会用其他有趣的事物吸引他,将他从刻板行为中解脱出来;有时,这名特殊幼儿会大喊大叫,越阻止越大声,影响其他幼儿的正常学习与互动,针对他的这一行为,笔者不会像对待正常幼儿那般简单下达“保持安静”的指令,而是会走近他,拉起他的手,与他温柔、耐心地说话,待他冷静下来之后再引导他不要大喊大叫,要像大家这样用正常音量說话。有时在进行手工制作时,这名特殊幼儿完成的作品比正常幼儿还要好,对此,笔者总是会给予他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有时是一个大大的拥抱,有时是一枚他喜欢的奥特曼勋章,有时是言语上的表扬,这种支持与激励逐渐拉近了他与笔者之间的距离。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心中没有歧视,诚心接纳,才能让特殊幼儿感到被关心与温暖,从而慢慢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主动与教师和其他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多方协作,为融合教育提供助力

部分幼儿园教师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这便使得融合教育在具体实施与开展中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基于此,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心中有爱,坚守教育初心,更要积极开展多方协作,与特殊幼儿父母建立密切的联系,并积极向特殊教育专家学习,以联合与协作切实保障融合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为正常幼儿及特殊幼儿的共同成长保驾护航。

例如,笔者所在班级有一名感统失调的特殊幼儿,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笔者对该名幼儿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发现该幼儿走路不稳,惧怕下楼梯,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对圆形物体特别感兴趣,可以长时间专注玩球,重复滚和拍的动作。对此,笔者一方面加强与该名特殊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询问他们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照顾孩子的;另一方面,笔者还积极向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学习,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关感统失调症状的知识,即感统失调也被称为感觉整合障碍,是一种神经发展性障碍,影响个体对感觉输入的处理和适应能力,感统失调儿童在感觉系统中可能存在过度敏感或低感觉阈值等问题,导致其对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或困难。感统失调儿童可能对某些感觉刺激过敏或过度敏感,如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有强烈的反应,并感到不适或焦虑;感统失调儿童可能对某些感觉刺激的感知较低,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感知到,他们通常会寻求更强烈的感觉刺激,以满足自己的感觉需求;此外,感统失调儿童会面临协调和平衡方面的困难,他们在运动技能学习、空间定位和身体姿势控制方面存在极大的难度……从特殊幼儿父母以及专业人士处获得有关感统失调儿童的相关信息之后,笔者与他们达成了一致,共同制订出了一份针对该名特殊幼儿的训练与引导计划。

1.感觉整合治疗

感觉整合治疗是一种专门针对感统失调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其通过有针对性的感觉刺激和活动,帮助儿童逐渐调节感觉输入,提高感觉处理能力。

2.创造感官友好的环境

一个感官友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够尽量减少或适度调整可能引发感统失调儿童过敏或不适感觉的刺激。为创造感官良好的环境,教师可以降低噪音、调整光线、提供适当的座椅和工具等。

3.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根据感统失调儿童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策略。这可能包括使用特定的教学方法、辅助工具和技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感觉输入和参与学习活动。

4.建立规律和预测性

为感统失调儿童提供规律和预测性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制订清晰的日常时间表,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环境和参与相关活动。

5.教授自我调节技巧

教授感统失调儿童自我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练习、情绪识别和自我管理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感觉刺激和情绪困扰。

结语

幼儿园是孩子最早接触教育的地方,通过实施融合教育,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包容、友善和公平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包容性,帮助他们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社交做好准备。融合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爱心与责任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能力,还应加强同幼儿家长、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不断学习有关特殊幼儿教育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鲁鸣,刘春玲,辛伟豪.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胜任力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21(10):13-19.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原则价值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