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普类文本散发出语文味

2023-08-10冯翠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文味思维导图

冯翠莲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科普类文本。在教学这类文本时,一些教师把它教成了科学课或常识课,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教师要树立文体意识,根据科普类文本的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普类文本的热情,引导学生理解科普类文本的說明方法、赏析科普类文本的语言之美、感悟科普类文本的内在逻辑结构,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科普类文本中探索科学世界,而且使语文课堂散发出语文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科普类文本;语文味;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3-0019-03

科普类文本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又独特的组成部分,它集合了科学知识、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等内容,承担着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并运用科学知识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能够自主阅读科普类文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小学阶段的科普类文本,虽然很多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相交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但因为大多线索不明显、语言简洁、专业性强,在教学时容易被简单肢解,教成科学课或者是常识课,欠缺一些语文味。 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让科普类文本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一、催发科普激情,发掘语文之趣

与其他类型的课文不同,科普类文本科学性强、语言简洁凝练、内容逻辑严密,这使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也容易显得枯燥无味。科普类文本一般会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直接给出科学性的说明或解释。这使学生习惯于从文本中直接找出答案,久而久之便会对文章缺乏深度探究的兴趣,让科普类文本教学陷入一种宣传说教的尴尬境地。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对科普类文本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赋予课堂教学语文味;通过多种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科普作品的热情,让课堂生动起来。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语言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文质兼美,非常受学生欢迎。教学时,如果教师把它当成一篇单纯的说明文进行讲解,无形中就抹杀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天性与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影视作品与相关图书的影响,对恐龙这一物种充满好奇。为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通过一些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让学生认识恐龙,引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期待,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揭示课题后,教师可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数据,让学生了解恐龙是庞大的物种,引发他们思考:“恐龙是怎样逐步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恐龙知识,优秀者可获得“恐龙奖章”一枚。这样的课堂就变得有趣了。学生在学习中乐于表达,获得了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角色转换,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和他们一起探秘,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共情,成为积极的探索者。课后,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将课文改成小剧本,并演一演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这样的表演,不仅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科学知识深入学生心中,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普类文本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科普类文本。

因此,在科普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科普类文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教出语文味的前提。

二、巧释科普说明,感受语文之妙

说明性是科普类文本的最大特点之一,作者在文本中会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说明方法,理解事物的特点、性质等,感受到文本的表达艺术。说明方法是说明文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对说明方法的教学,如果讲得过于公式化,那么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难以感受到文本的妙趣,觉得学习科普作品枯燥乏味,很难将说明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把说明方法讲得过于虚空,那么学生又会觉得科普作品与自己的生活距离太远了,难以自主学习运用。因此,教师要打破科普类文本说明方法教学的窠臼,巧妙运用教学艺术带领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艺术魅力,从而喜欢阅读科普类说明文。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太阳》一文,是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文,文章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特点。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说明方法不陌生了,很容易机械地进行解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如在讲解太阳的“远”这个特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假如一个大人一秒钟可以走1.5米,那他一分钟可以走多远?一小时呢?一天呢?一个月呢……三千五百年呢?”随着数字越来越大,学生就越发感到震惊。此时,再问他们:“文中说‘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你的感受如何?”学生就会脱口而出“真远啊!”这时,再引导学生感受列数字及举例子说明事物的特点,他们就能对这两种说明方法心领神会,真正明白它们有什么作用,并在以后介绍某个事物时,就会自觉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再比如,教学《太阳》一文的第2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比较一下“约一百三十万个”和“一个”,直观感受太阳与地球的大小,从而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补充开水的温度、钢铁的熔点(一千五百摄氏度左右),让学生在比较中获得更直观的感受。

由此看来,对科普类文本中说明方法的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像讲解写作方法那样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感觉到科普类文本的奇妙。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这样教学符合科普类文本的特点,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赏析科普语言,领悟语文之韵

科普类文本的语言精准平实、科学简练,加上一些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等,让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忽视对语言的品析与感悟。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很多科普类文本的语言或隽永秀美,或精练利落,具有赏析品味的价值。科普类文本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绝不能忽视其语言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赏析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语言表达能力。带领学生感悟科普类文本语言的情趣,能凸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的发展。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琥珀》一文,语言富有美感、充满韵味。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赏析去营造学习的氛围,拓宽学生的思维视域。

在课堂上,我先是通过课件出示精心挑选的三组词语:

快乐飞舞   拂拭脑袋   掸掸翅膀

划动长腿   慢慢爬来   当作美餐

波涛澎湃   翻腾怒吼   不断冲刷

接着,让三个学生依次读完。然后,我提出问题:“你发现这三组词语分别写的是什么?”学生一下子就回答出分别写的是苍蝇、蜘蛛和海浪。我又追问:“你为什么一下子就能说出来呢?”他回答说:“因为这些词语准确地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用词精准,非常生动。”最后,我出示了一段描写海浪的语句,让学生将它与本课描写海浪的词语进行对比,问问他们的感受。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发现,前者的语言很长,而后者的表达更生动、形象、简洁,给人一种节奏感强、意蕴无穷之美。这样,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的魅力,争先恐后地阅读起《琥珀》一文来。

可见,有的科普类文本的语言简练精美,充满文学味,是值得仔细推敲与品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科普类文本语言之美,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让科普类文本的阅读变得更有趣味性。

四、注重科普练写,掌握语文之用

语文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科普类文本的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会运用语言,介绍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环节,使科普类文本的教学缺失了语文性。将科普类文本的学习与生活相脱离,这是违背语文学习的原则的。因此,探寻科普类文本读写结合的路径,引导学生掌握科普类文本语言运用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松鼠》一文,语言形象生动,是进行读写结合的好范例。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特点,抓住语言表达,认识到说明文的语言是多元的,并掌握它的表达方式。在练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松鼠》一文的特点,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在学生动笔前,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分析本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文章开头从总体入手,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习性等,可以让学生学会这一方法并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文章不仅说明准确,而且运用打比方等形象化的说明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练写中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由此看来,科普类文本并不是没有写作上的借鉴价值,而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掌握写作的秘诀,并迁移运用这一秘诀介绍某一事物,这样能凸显科普类文本的实用价值,使语文课堂散发出发语文味。

五、善用科普导图,活跃语文之思

与其他体裁的文章不同,科普类文本更注重思维的清晰、有条理,围绕一个主题或从不同方面进行说明,或层层深入展开介绍,让复杂的内容变得层次分明。这种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文本的思路,对文本进行分析、归纳、综合,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文本中的关键元素,如语句或事物特点等,以突出文本重点,让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融合得更加紧密。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一开始,教师让学生思考:“本文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呢?”学生会回答:“探究蝙蝠在夜间是如何飞行的。”教师接着提问:“那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探究呢?”学生会回答:“做实验。”最后,教师问:“那做了几次实验呢?”此时,教师就可以在课件中出示如下的思维导图(见图1)。

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梳理好了文章的脉络,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模块。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三次实验的具体过程、结果等进行整理,学生就会对文本形成更清晰、更具体的认知,对文本的印象也会更深刻。同时,课文揭示了雷达与蝙蝠的关系,介绍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研究出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但是,一些学生会把这些关系弄混淆。为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完成如下的思维导图(见图2)。这样进行一一对应,学生就能发现科学家是如何模仿蝙蝠研制出雷达的。这样的思维导图,不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可见,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科学的提炼,形成更直观的感受,使课堂教學的语文味更浓。

总而言之,科普类文本因为它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语言、赏析语言、运用语言,这样使语文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慧.科普类课文教学例谈[J].小学语文教学,2020(2):48-49.

[2] 寒石.科普文更生动的秘密[J].课堂内外(小学版),2020(12):5.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语文味思维导图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