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河若灵动,命运亦可争

2023-08-10王静

课外语文·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离群安徒生豆荚

王静

童话故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不同豆子的身上带着挥之不去的个性色彩,其故事情节更像一张古老的、宏伟的“弓”,希望为读者传达的思想如同一支“利箭”。故事的开头描绘了茧房似的“豆荚”困境,就像静置的“弓”与“箭”,而故事末尾不同的豆子命运又像“拉满的弓弦”,为读者的顿悟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结构精巧。

一粒小小的种子,在阳光、水分和土壤的滋润下,会在生命的征程中迎来不同的命运。有些会在草丛中发芽生长,有些会成为高大的树木,有些会演化为鲜花和果实,有些则会被小动物们啃食。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功能,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为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做出了贡献。故事中主人公的生命性、离群性、自由化是安徒生童话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童话,也是寓言故事,更是时代的缩影,故事中的“豆荚”“五粒豆”影射着人类不同的人生轨迹。

一、向上生长:个人命运的“破”与“立”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作为一篇童话故事,整体风格是阳光向上的,在细节之处颇见温暖、积极的暖色,但主题上依旧存在“突破”“无奈”的情感基调,这使得童话增添了几分警世意味。从这五粒豆的生命轨迹和社会关系来看,豌豆们的一生似乎早已注定:要么化为种子生根发芽,要么沦为食物供养动物,要么化为尘土哺养大地。为了对抗这种“人生的荒谬”,安徒生在童话中加入了“自由”作为武器——“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豌豆们发出了自由的呼喊。“人生的意义在于自由”,在注入自由权利的同时,童话也增添了几分与命运斗争的韵味,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普雷斯托说:“自由就是一种责任。这正是大多数人都害怕自由的原因。”而故事中的“五粒豆”和“独生女”他们都分別承受了这份责任,这便是克服恐惧的最直观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就像故事里那个独生女“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一整年了”,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改变命运,“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独生女如是说。这需要极大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就比如那些要到广阔世界的豌豆,要飞进太阳的豌豆,要逃跑的豌豆……那一个个破碎的梦想,是那小小的豆荚、狭小房间无法容纳的生命之重。个人的命运不是通过天生的本质来确定的,而是通过人类的选择和行为塑造的,就像“五粒豆”,生命旅程固然短暂,但也不影响它们在从豆荚到外面世界的短途旅程中,找到各自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旅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和进步。当我们遇到“破”时,不要放弃,相信自己能够化解困境,迎接“立”的机会,向上生长。

二、个人愿景与现实:“超人”与“最后一个人”

尼采对于理想者和保守者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讨论,他在其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了一种对立的概念:由“超人”和“最后一个人”代表的两种精神状态。这两种状态体现了理想者和保守者在尼采哲学中的特定角色。有趣的是,这刚好与安徒生的“想飞进太阳的豌豆”与“最后一粒豌豆”有着微妙的相似。

在尼采看来,理想者拥有远大的抱负和梦想,渴望创造出新的事物和价值观,“只有那些追求幸福的人才会找到幸福,而那些追求意义的人才会找到意义”,就像那粒“想飞进太阳的豌豆”在文中所描述的一样:“‘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不过,“想飞进太阳的豌豆”依旧只是换种形式的自大,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相比之下,保守者则追求稳定和传统的价值观。他们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认为这是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尼采曾说:“‘最后一个人是那些不再创造和探索,只是追求舒适和安逸的人。他们对于所有的事物都缺乏热情和狂热,只想维持着一种平淡的生活状态。”保守者通常看不到新的可能性和潜在的价值,他们抵制变化,并认为改变会带来危险和不确定性。由此看来,安于守成的“最后一粒豌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最后一个人”,因为它并不排斥变化,也不辩驳新的可能,在射出前,它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在射出后,依旧还是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是随遇而安式的乐天知命。

尼采认为,只有“超人”这样的人物才能在理想者和保守者之间找到平衡。超人是一种新的人类类型,他们不是理想者或保守者,而是两者的综合体。“超人”可以超越传统的界限和限制,同时保持对文化传统的敬畏和尊重,创造出全新的文化价值观。而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创作来看,作者安徒生已经逐渐有了“超人”的轮廓。

三、乐天与社会价值:最后一粒豌豆的离群特质

任何时期的发展都会带来同期的思想文化和艺术演变。安徒生所处的时代是从农业开始步入工业化的时期,农业社会使得单个人需要群聚一体,共同耕耘,共御天灾,依赖性高,就像“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他们聚集一体,相互依存。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生产方式变革,人们在想法观念上逐渐拉大差异,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于是人类就像“豆荚里的五粒豆”那般开始发问:“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工业社会必然带来自由意识的产生,这是豆荚成熟的变化,也是一个时代的发声,而自由意识也会推动离群特质的产生。它们开始产生自由思想,开始畅想未来:“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觉得外面似乎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后来,他们成了男孩手中的“弹珠”,最后射向不同的未来。

纵观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我们往往能够感受到这种离群特质,就像《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说“我要到人类世界”;《丑小鸭》中的“丑小鸭”迈向天空。为何说“最后一粒豌豆”是最具有离群特质的呢?因为在所有的豌豆畅想未来时,只有它反复说了这么一句话:“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保守主义,就像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安于现状,跟不上“潮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着这么一批乐天安命的人,即便身处时代革命的浪潮中,他们也不会尝试打破命运,不会畅谈理想,平庸但踏实于自己的岗位,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一批人就像“最后一粒豌豆”,他们不应该被标记为保守者,他们更像是一批守成者,安于现在、守望未来。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就像当时社会的缩影,以童话的方式讲述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兴思想者与传统者之间的矛盾,但安徒生并不深入讨论其中的矛盾关系,只是站在社会生产的角度阐述了其中利弊。传统者不意味着阻碍时代的进步,而理想者也不证明时代的未来,就像“飞进太阳”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最终是否有实际用途,还需要看对社会的贡献。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归属。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将回归到它们应该存在的状态。因此,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和恐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程和结局。我们只需要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努力追求梦想,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每一分努力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精彩。

猜你喜欢

离群安徒生豆荚
豆荚儿,嘭!
安徒生的世界
跳高者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离群数据挖掘在发现房产销售潜在客户中的应用
离群的小鸡
应用相似度测量的图离群点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核空间局部离群因子的离群点挖掘方法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