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杜甫的心境转换
2023-08-10杨宏
杨宏
★在唐诗历史上,有两个人注定不能逾越:一个是“诗仙”李白,其浪漫主义风格独树一帜;另外一个则是杜甫,他的诗沉郁顿挫,极具现实主义色彩,风格与李白迥然不同。不妨看看《石壕吏》,描述了“安史之乱”背景下普通老百姓的悲惨生活,进一步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其实诗人心境的变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适应的过程。青年时代的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而年迈的他,却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观语调。本文着重从《客至》《蜀相》这两首诗探讨杜甫的心境转换。
一、《客至》—好景好心情
唐朝是中华民族正统王朝中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万国来朝、国家富强、经济发达、文化发达、民族融合是这个王朝最显著的特征。然而,一场席卷全国的“安史之乱”让大唐帝国由盛转衰,战乱不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杜甫是这场祸乱的亲历者,更是见证者。为了躲避战乱,他辗转多地。终于,杜甫一家人在四川成都安定下来,并修建了成都草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总算是有了落脚的地方,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悲惨痛苦的生活。于是,《客至》自然而然诞生了。杜甫在这首诗中,加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序——“喜崔明府相过”,交代了诗作背景,客人崔明府(县令)来访,诗人心情十分高兴,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首联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这是写景的句子,他说,成都草堂的北面和南面都是水波荡漾、春意无限、碧绿无瑕的江水,如一条翠绿的丝带环绕在草堂四周,“春”不但点明了季节,而且是生命复苏、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之美的呈现、象征。这个时候,一群群江鸥在草堂周边觅食,俨然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请注意,“江鸥”在古代的诗词中是一种特别的意象,象征着隐士。一言以蔽之,此地僻静、清幽,充满大自然的美感。
颔联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此联终于与题目中的“客至”联系起来:此刻,客人已到,相互见面肯定一番寒暄。在中国文化中,当客人来临前,必然一番打扫,这样做不但是为了给客人留下好印象,而且更是对客人的尊重。但因为草堂刚刚建造,未曾有人上门,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也没来得及打扫,落叶满地,杂草丛生,实在是“失礼之至”,言外之意是恳请客人见谅。下一句的“蓬门”是指简陋的门。“此门今天才第一次向您——崔明府打开呢!”听到这里,崔明府内心肯定非常高兴。其实,诗人的内心更愉快,毕竟背井离乡的杜甫很少有机会跟友人相聚,一个“君”字就看出了诗人见到客人上门的喜悦心情。
颈联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上句是迎客,此句是待客。诗人舍去很多客套话,直接进入宴请客人这个主题上来。中华文化中,宴请是极为重要的待客之道。但是,杜甫居住的地方实在太过遥远和偏僻,这里没有美味的佳肴,只有简单随便的饭菜;没有高贵的酒,只有家酿的隔年陈酒,那就不妨将就着喝吧!言语间带有歉意,更有着劝意,整句都是诗人的家常话语,可见,诗人已经是竭尽全力来招待客人了。
尾联是“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面对诗人的“怠慢”,客人有没有嫌弃呢?全然没有,因为还要把隔壁的邻居一同叫来,畅快痛饮,极力表现了诗人诚挚、率真的性情,也表现了崔明府的洒脱、毫无架子、亲民的个性,可以感受到当时席间的兴奋、欢快,气氛相当融洽。
纵观全诗,情感是清新的、自然的,所谓“披情入文”,在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了极具生活化的片段(山水自然之美、盡力待客之美、席间融洽之美),我们更能体会到诗人的乐观和开朗的心情,真是好景好心情,而这种心情源于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二、《蜀相》—触景伤心情
《蜀相》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既然在成都这个地方安定下来了,自然有一定的闲情逸致去游山玩水,放松心情,但作者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充满别样的伤感。那么诗歌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的心情由愉悦到失落?我们来细读。
首联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本来怀着瞻仰诸葛亮的心境去寻觅丞相祠堂,但是他又问“何处寻”,作为蜀中名人,祭祀诸葛亮的庙宇应该很容易找到,但为什么他还需要问呢?其实,这是自问自答,交代诗歌的背景——游览丞相祠堂。原来,丞相祠堂在郊外深处,这里柏树成荫(“柏森森”),松柏高大挺拔,极具象征意义,与诸葛亮崇高的精神相吻合,走进这里自然而然就会让人感受到静谧肃穆的气氛。
颔联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句说明诗人已经站在丞相祠堂前面,看见这里生机勃勃的景象——碧绿的青草映照在台阶上,黄鹂在柏树林中飞来飞去,热闹非凡,让人瞬间领悟到生命的喜悦,也从侧面反映,在丞相祠堂的庇护下,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活力。但是,“空好音”三个字让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开始急转而下:热闹的黄鹂鸣叫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换句话说,一切都透露着隐隐的伤感。为什么诗人会突然出现这样的情绪呢?因为时局。“安史之乱”不过是逆贼作乱,居然没有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能人,言语间充满遗憾。下联直接引到诸葛亮身上来。
颈联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此联,诗人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一生,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到建立蜀汉到扶持两帝,诸葛亮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忠心耿耿,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如今,国家动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让诗人心急如焚,他多么渴望有一位像诸葛亮一样的能人匡扶社稷,恢复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两句暗地里彰显了诸葛亮的伟大,他以一己之力将蜀汉政权扶持,并五伐中原、七擒孟获,这是多么伟大啊!于是,我们明白杜甫的用意,他是想借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来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尾联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最后,杜甫也表达了诸葛亮的遗憾,因为历史上诸葛亮五伐中原无果,最终病逝五丈原,功业未成、理想未就,这是多么可惜。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一生的敬佩和无限的赞扬。这样写,不但让诸葛亮的崇高人格得到升华,也让诗人和后世人读后产生了积极向上、奋斗前进的无限力量。
纵观整首诗,我们发现,诗歌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前两句写诗人游览武侯祠堂所见,后两句从眼前的景色过渡到对时局的担忧和期盼。全诗意蕴深厚,隐约间透露着强烈的沉郁悲凉。不但寄托了诗人对诸葛亮一生的敬佩之情,更有对当前民族无力挽狂澜之人的叹息,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让人读后不禁潸然泪下。
杜甫,毫无疑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青年时代崇拜李白,立志创一番事业。结果天意弄人,一直科举不第,即使后来他做过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都未能在官场上有突出的建树,然后便是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杜甫已经彻底失去了走仕途之路的机会,只能靠好友的接济才能勉强活下去。杜甫心境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民族心理转变的缩影,也可以说,当时的杜甫代表了整个民族。毫无疑问,他是伟大的,他的诗歌作品写尽了无数的社会现实,影响民族千年;但同时,他是坎坷的,他的人生足迹遍及半个唐朝,见证了人世间的悲惨和苦难。幸而有他,才有那段岁月的真实;幸而有他,才有现实主义的大作,让我们感悟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