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与实践

2023-08-09刘充

现代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文情境目标

● 刘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发布和实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观察了许多课堂,发现很多老师还是没有革新认知,只是冠以“新课标”的相关文字概念,课堂教学的套路依旧、模式依旧、效率依旧。究其原因,教师缺乏“评价意识”,只教不评,只关注怎样达成学习目标,至于有没有达成、达成到什么程度,大多是不去考虑,或者仅凭经验进行判断。这导致课堂上教师“教了”,不知道教得怎么样;学生学了,不知道是不是“会了”。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因此,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时,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关注“评价”,才能让课堂变得有效,甚至是高效。笔者所在的学校深入开展了“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评价任务的内涵及意义

“评价任务”是达成学习目标、引出行为表现的学习任务,是从学习目标到学习活动的桥梁。如果说学习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那评价任务就是学生“怎样做,做什么”能达到预期学习结果,同时也是判断“做得怎样”的关键[1]。因此,评价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评价任务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厘清学习目标、思考目标达成证据、选择学习方式的过程,以确保学习目标在课堂中落到实处。

“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既能检测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反促教学策略的调整,又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支架和抓手,促进学生的自我检测与自我反思。

二、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流程

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一般遵照“确定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的流程。

首先,确定学习目标是逻辑起点。教师需宏观考量,立足新课标的相关理念,关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部分的相关表述,结合教材、学情了解学习目标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清晰、精准、可测的学习目标。目标越精准,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越清晰,教师就越容易把握。

其次,设计评价任务是连接点。评价任务是评价学生“怎样做、做什么、做得怎样”的关键。评价任务的设计在学习目标确定之后、教学过程设计之前,上连学习目标,下接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评”一致。在设计评价任务时,需要统筹考虑评价任务的类型是纸笔式评价还是表现性评价,同时细化评价标准。评价任务之所以能支持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质量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明晰了目标,成为学生自我评估、自我反思的工具。只有当评价标准比较清晰可行时,评价任务才能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抓手、学生学习的支架。

最后,设计教学活动是落脚点。建立了“学什么”“评什么”以后,考虑对应的教学活动怎么展开,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也应当是匹配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是合一的。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当教师、同伴对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表现给予反馈,或者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反思时,这一学习过程也就具有了评价的意义。

三、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要素

由于评价任务设计在上述流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需要重点关注评价任务形式、评价工具或评价量规以及评价任务情境如何与学习目标匹配。

(一)评价任务形式

评价任务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传统纸笔测试的任务形式,适用检测学生对事实概念的掌握情况,比如字词的掌握情况,或者指向知识类的检测。二是表现性评价任务形式,适用检测学生实际创造产品或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

(二)评价工具或评价量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评价建议中就明确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评价工具可以让思维外显,知识能力呈现,便于获取学生目标达成的信息,更清楚知道学生学到什么程度。传统纸笔测试的任务形式的评价工具可以是任务单、作业题等,目的是快速直观检测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况。而对于开放的、复杂的、没有标准答案的评价任务,需要在做任务之前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评价量规,即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所达到的不同等级的水平,至少要3 个等级。这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地图,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让学生的学习思维看得见。

(三)评价任务情境

新的学习观强调人的学习和专长的发展都是依托于具体领域情境的。情境的创设为知识、技能与素养的运用提供了条件。PISA、TIMSS 测试等许多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试题的“情境”,即试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评价任务的背景信息,从而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

情境可以是真实情境、模拟情景、虚拟情景与问题背景。崔允漷教授曾提出:真实情景最主要的不是情境的真实性,关键是情境中的真实任务,是生活中的特定任务,让学生感到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进而在学习中激发出学习的动力和坚持下去的意义。[2]因此,基于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时一定要重视情境的创设,以便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四、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实践样态

在韦伯的一致性评价方法中,知识广度的一致性是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课程标准的每一个具体目标至少要有一个评价项目与之相对应。[3]同理,课堂上的每条学习目标都应至少有一个评价任务对其进行评价。评价任务与目标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三种对应样态。

(一)“一对一”式

学习目标是课堂学习的方向,告诉教师和学生课堂应该学会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的起点。“一对一”式就是要求一个目标原则上对应一个评价任务。以《刷子李》一课为例,本文是五年下册习作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习作单元所有内容的编排紧密联系,协同一致地指向提升学生“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习作能力。执教的教师依据单元要素,根据课标、教材、学情等要求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那么,如何设计“评价任务”让课堂教学变得有效呢?笔者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入手,尝试给每一个目标制定了一个评价任务:

表2 《刷子李》课时评价任务

三个目标,三个评价任务,一一对应,旨在通过评价任务检测每项目标的达成程度。比如“如果你是曹小三,把你看到的‘刷子李’高超技艺发个朋友圈”这一评价任务,看似只是一个活动而已,但要求不低。学生要想发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圈,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准确找到“刷子李”的动作和刷墙效果等细节描写;二是学生必须内化语言,才能在“不开卷”的情况下表达出来;三是朋友圈的表达形式可以多样化,或诗歌,或概括性的话语等。这些都是评判目标达成的标准。通过这一任务,教师能够较好地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了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掌握了“刷子李”的技艺特点。

(二)“一对多”式

学习目标中具有内隐性且难以观察的成分,如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往往与知识技能目标整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时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就呈现出“一对多”的形式,即一个评价任务同时检测多个学习目标。

《手指》出自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趣味性的语言,获得初步的阅读审美体验;体会言语思维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基于这一课所在的单元语文要素,找到课程标准里对该单元与课时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要求和任务群要求,考虑单元的学科要素与知识结构,本篇课文的重点目标以及“一对多”评价任务设计如下表:

表3 《手指》一课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一对多”式

阅读的核心指向是输出。根据单元要素,本文设计的一个核心评价任务就是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这一评价任务是综合性的,需要建立在一个个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些目标主要有三层表现:一是学生能够找到反映大拇指作用的事例并且比较大拇指和食指写法的异同;二是学生能够概括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三是仿照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写一写五官中的其中一个。三层表现逐级递进,第一层和第二层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容易达成,指向阅读表现,最后一层提升到表达层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也是本课的核心任务。学生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这就需要解析目标达成的表现标准,以便教师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表4 《手指》一课核心任务评价量规

(三)“多对一”式

当相关目标是一个单元或课时中的重点和难点时,往往采用“多对一”的形式,即多个评价任务对应一个目标,旨在更好地检测学习迁移的效果。

《蟋蟀的住宅》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文通过描写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住宅的修建过程两方面,来说明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的原因。作为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一定要充分落实该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因此在课堂上,我校的李老师创设了一个“小小蟋蟀想卖房”的情境,并据此设计了两个评价任务。

表5 《蟋蟀的住宅》一课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多对一”式

两个评价任务难度逐渐提升。

评价任务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2-6 自然段,通过帮蟋蟀完成“房产”登记信息,推动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并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评价任务2,升级了难度:只是文字,不足以直观而具体地展示,好的房产销售员一定会画一张清晰的住宅结构图。该任务通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进一步检测学生是否建立了关于蟋蟀住宅特点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两个评价任务,学生不但在情境中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还知道了自己学得怎么样。

总而言之,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与实施就是通过评价任务来承上启下,通过有力的证据评判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并基于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课文情境目标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