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2023-08-09冒婷婷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
冒婷婷 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
小学音乐课程对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积极意义。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其所能展现出的价值毋庸置疑。要想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含义和特点、功能与作用进行剖析,提出推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
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高度和谐与统一,但这也是合唱教学的一大难点。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含义的剖析,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音色和谐统一。合唱时音色必须具有平衡性、准确性、和谐性以及统一性。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引导,在理论上了解音准,在实践上清楚自己担任的角色,保持音色的和谐统一,使合唱效果进一步强化。其二,演唱富有变化。不同合唱作品的呈现需要不同的声音表现,比如,《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发音的方式要有别于西方宗教合唱歌曲。再如,在演唱《春风》和《土风舞》时,风格要有所区别,但无论怎样处理,合唱发声的核心依旧是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其三,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正确合唱训练的达成。合唱的过程有助于学生音准的提升,且合唱训练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产生良好的合唱效果。
(二)特点
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其一,音域宽广。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小学生,音域是从女高音到男低音的总和。歌曲旋律发展有更宽广的可能,和声也可以更为丰富。其二,力度变化大。小学音乐独唱的音量是有限的,合唱过程中合唱团的音量是无限的,要结合合唱歌曲的特点调节力度变化,这是独唱无法达到的听觉感受。其三,听觉变化丰富。独唱音色较为单一,合唱是多声部的,不同声部、不同力度变化、不同音域以及不同的和声,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听觉层次。其四,表现力强。合唱的音乐表现力较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通过合唱的方式完美呈现。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的特点看,其本身具有鲜明特征。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功能与作用
(一)提高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显得尤为关键。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引导小学生掌握基础的简谱、声乐和乐器的相关知识,还要求教师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小学生在歌曲演唱以及演奏方面的能力,自然该内容中包含了合唱教学的部分。合唱教学有别于其他的歌唱教学模式,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简洁、不受约束以及门槛较低等诸多优势,具有音乐宽广、力度变化大、听觉变化丰富以及表现力强的特点。小学生接触合唱教学的内容,既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记号、音乐节拍,也可以通过合唱的教学实践培养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的课程体系中,合唱始终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大部分采取的是一种较为轻松的合唱教学模式,即在选定合唱曲目之后引导小学生进行合唱学习,以此来强化合唱能力,且整个合唱的过程要声音洪亮、整齐,这使得小学生的音乐合唱的趣味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不断摸索新的合唱教学方法,搭建全新的合唱教学场景和合唱教学空间,让小学生可以被合唱教学所吸引,准确地表达合唱曲目的情感。因此,既要完整、生动地表现出合唱音乐曲目,也要使小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感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
(三)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实践要确保师生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统一,即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的统一。在合唱教学的实践中,有关于题材选择、曲目明确、合唱组织以及演奏指挥等环节,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要在反复的磨合和推敲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如独唱、独奏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狭窄,合唱则不同,它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
三、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推进合唱课前预习
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实践中,课前的充分预习是保证合唱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提升小学生对合唱教学兴趣的主要方式。在传统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中,课前预习显然是缺失环节。做好课前预习的安排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发挥作用,以保障后续的音乐合唱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以《春风》为例。为了达成合唱教学的目标,小学音乐教师要对该曲目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从而对该曲目进行解析。同时,结合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深刻把握合唱教学的基本要求,形成课前预习的方案。在预习方案形成前,小学音乐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包括音乐学习情况和合唱水平。然后结合合唱曲目自身的特点,进入资源的检索与整合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利用硬件、软件设施,将图文资料进行整合,制作成课前合唱预习的视频,视频时长控制在6—8 分钟,并将其通过腾讯QQ 群组和微信群组进行传递。小学生在接触到合唱教学资源后,根据预习资料中的重点,了解合唱曲目的旋律、节拍、情绪等,以预习任务为导线,在聆听、朗诵、跟唱以及模仿中加深认知,在完成前期的预习之后,进入课堂上的合唱教学中,进一步领会合唱曲目,实现对预习内容的深入推进,构建高质量的音乐合唱课堂。
从课前的合唱预习情况看,该过程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习动力的强化,使小学生可以根据其中的具体内容对合唱教学有深刻的理解,激活小学生的合唱学习兴趣。课前的预习环节是合唱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充分利用资源的整合效用,为小学音乐合唱课堂的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二)巧设合唱教学情境
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特点鲜明。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接触合唱音乐的内容,良好的合唱情境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音乐教师在合唱音乐的教学实践中,要对合唱教学情境的创设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完善已经构建的合唱教学体系,让合唱教学以生动的方式展现。
例如,在《蜗牛与黄鹂鸟》的合唱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对该合唱曲目进行解读,并尝试通过多媒体设备,制作与歌曲本身相关的动画视频,采取一种动静结合的方式来呈现合唱曲目和具体内容,生动呈现歌曲当中的文字内容,加深小学生对该曲目的理解。在完成合唱教学情境的导入之后,进入合唱教学的深化与实践环节,分别从歌曲主题、旋律、节奏、速度以及情境等方面,设置音乐思考问题,引导小学生听一听、读一读、练一练、唱一唱,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理解节奏特征,从而更好地实现合唱。合唱的过程并非单纯的以旋律和歌词为主,而是要结合情景赋予合唱内容以真实的情感,从而增强合唱曲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传递出生动、有趣的合唱作品。
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实践中,如果直接引入合唱曲目,显然很难激活与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小学生的合唱学习体验感也会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尝试开发教学情境,以真实情境创设的方式激活小学生的主动性,并能够通过情境去理解合唱曲目的内涵与思想情感,加深对内容的深刻理解,进入深层次的剖析阶段,增强合唱曲目的感染力。
(三)深挖教材合唱内容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艺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音乐学科作为其中一项,其价值和效果毋庸置疑。以合唱教学为例。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关于合唱的相关曲目较多,对于这些曲目的挖掘,并围绕合唱曲目设置全新的教学方案,对于小学生合唱技巧的强化和合唱思维的锻炼效果显著。教师要深入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曲目,形成合唱教学方案。
以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老鼠和大象》为例。由于该曲目的风格以节奏舒缓、音域开阔为主,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这首歌曲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节奏、意境等综合性的要素,对歌唱曲目的具体要求进行明确,并进一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做好内容的延伸,激活小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的合唱技巧,从而进入合唱的实践中。除了以音乐的方式呈现合唱歌曲,还要进一步延伸歌曲内容,结合该合唱曲目的内容,可以引导小学生自主创编音乐节奏;结合表演过程,让音乐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具体,使小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合唱曲目内容,并在进一步的内容延伸中,强化音乐合唱学习质量。
在小学音乐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框架中,涉及的音乐要素较多。这些音乐元素的存在,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合唱曲目精选之后,剖析合唱曲目的深刻内涵,在灵活的活动体验中强化小学生的参与度,将教材当中的具体要素进行挖掘,提高合唱教学质量。
(四)创新合唱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实践,要打破传统以单纯合唱为核心的模式,创新合唱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合唱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坚持以小学生的体验感为前提,使小学生通过合唱的学习有新的收获,这里提到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内涵的表现。传统的合唱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新方法的搭建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在《卢沟谣》的合唱教学实践中,由于该曲目是将卢沟桥的故事以音乐的方式呈现,歌曲的音乐表现风格与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不太一样,将其作为合唱教学的主要曲目,要引导小学生对其深刻的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在该合唱曲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卢沟桥的历史进行介绍,并利用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小学生主动搜索能够表现卢沟桥的音乐作品,从而顺利引出《卢沟谣》。然后,通过播放《卢沟谣》使小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跟随节奏朗读歌词,并对两个部分的旋律进行对比,让他们感知不同的情感基调,在对比中感受到直观的变化。从合唱教学方法看,该过程采用了引导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合唱曲目,使小学生在具象化的音乐情境中对于合唱曲目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合唱部分的速度、节奏掌握更具体,合唱能力在全新的教学方法的支持下也得以提升。
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框架中的一部分,其价值和作用毋庸置疑。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合唱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坚持灵活性,始终以小学生的合唱学习体验为前提,既能够传递有关音乐合唱的理论知识,又可以深刻感知其中的情感与内涵,以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合唱主动性,使其更充分地参与到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中,理解其中传递出的深刻情感。
(五)开展课外合唱活动评价
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实践中,合唱活动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情况,校内经常组织有关于合唱的教学活动,目的是通过合唱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当然该过程也是检验和评价合唱教学情况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抓住这一环节,开展课外的合唱活动评价,使合唱教学延伸到课外场景中,从而激活和调动小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以《歌唱祖国》为例。由于该曲目传递的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本质,可以尝试在进行音乐专业性的教学内容安排的基础之上,引出更多新的教学元素。小学生在初步掌握该合唱曲目的节奏后,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红色博物馆等,或者观看升国旗活动,以各类的爱国主义活动作为支撑,增强歌唱音乐的表现力。与传统的课堂上的合唱教学模式不同,这种课外合唱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让歌唱音乐的场景得到更新,更能够唤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只有保证小学生与合唱曲目之间具有一定的情感关联,才能够让音乐合唱曲目的感染力凸显出来。
开展课外活动评价指的是利用课外场景开展合唱的学习和练习,以此来检验小学生的合唱学习效果。除了场景的创新外,还可以带领小学生聆听专业的合唱团的演唱,从而开阔自身的眼界,深化对合唱的认知。从这一点看,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实践要抓住重点,充分利用好课外的合唱活动场景,与课内的合唱教学相呼应,搭建一体化的合唱教学框架。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的教学框架中合唱教学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价值和作用毋庸置疑。如何保证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内容更生动、更灵活,还需要从合唱教学的全过程着手,既要高度重视课前的预习,又要做好课外活动的拓展,最终为小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