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种植活动中主题活动的生成和推进
2023-08-09郑丽丽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溪幼儿园
郑丽丽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溪幼儿园
在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中,教师往往遇到“怎么把种植活动变成有趣的课程活动”这样的难题。面对这样的困惑,教师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没有目的性的体验活动,即每次的种植活动都是没有目的性地让幼儿在种植园中跑来跑去,浇浇水即是所谓的种植体验活动。二是盲从,即没有从自己班级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出发,看到别的班级开展什么样的种植活动,也完全照搬,模仿开展活动,没有深入了解种植体验活动的思想。《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和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在种植的体验活动中,具体、生动、形象地体验到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而在活动中如何让幼儿释放天性,体验快乐,探究成长,抓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的体验生成主题活动,从而让幼儿在与种植物的充分互动中“自主、自由、自信”地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基于幼儿的生活,找出蕴含的教育价值,生成有趣的主题活动,让主题活动充实、有效地开展起来。站在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接下来,我将以种植“南瓜”过程中生成的“南瓜的生长秘密”主题活动为例,浅谈幼儿园种植活动中主题活动的生成和推进过程。
一、基于儿童视角选取适宜的内容
(一)以幼儿兴趣为前提,确定主题活动的内容
幼儿主题活动的诞生,往往来自幼儿的兴趣。如在一次午饭的时候,学校吃的是南瓜馒头,几个小朋友一边吃一边谈论起来:“为什么幼儿园吃的馒头是黄色的?”“我妈妈买的馒头是白色的。”“对啊,对啊,这个馒头还有点不一样的香味。”不一会儿,小朋友跑过来问我:“老师,我们今天吃的是什么馒头呀?”直接回答幼儿的提问,能一下子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可是提出反问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我问小朋友:“你们觉得为什么馒头是黄色的?”聪明豪豪说:“我觉得应该是南瓜馒头,因为我吃起来感觉有南瓜的香味。”幼儿都围过来,对南瓜馒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说南瓜是圆圆的,大大的;有的说南瓜是黄色的;有的说南瓜是黑色的。于是,我又问:“现在正是我们菜园种植的时期,你们有没有感兴趣的植物想拿来种植呢?”幼儿由于刚对“南瓜馒头”的兴趣余温未消,都说“要不我们来种南瓜吧!”兴趣是活动的前提,是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幼儿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所以在主题的生成中我们首先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及时捕捉兴趣点,加上我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种植条件,于是分析了本次主题内容中隐含的教育价值,生成主题活动“南瓜”。
(二)以幼儿为导向,推进主题活动的生成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是进一步探究的前提,教师需要时刻观察幼儿,倾听幼儿的声音,顺应幼儿的探究欲望,通过适宜的方式激发幼儿探究的主动性。如幼儿在午餐时发现了“馒头”的不一样之处,从而引发出了对“南瓜”的好奇,这时教师参与到幼儿的谈论中能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然后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好奇,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抛出了“种植园可以种什么”的问题,引导幼儿共同参与到主题的选择上,于是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发现并提议可以种“南瓜”。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确立了以种植“南瓜”为主题的亲自然种植活动。整个过程以幼儿的问题和好奇为导向,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参与到种植主题的选择中,可以通过谈话、讨论、投票的形式确定主题。整个过程体现了幼儿在主题选择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的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主题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进一步推进了探究“南瓜的生长秘密”主题生成,整个主题活动的生成来源于幼儿的真兴趣和真问题。
二、基于儿童视角支持幼儿亲历探究的过程
(一)发现“南瓜叶之谜”
在以往种植主题活动的开展中,都是教师预设主题,然后引导幼儿去观察,甚至常常是教师把幼儿带到种植园里告诉幼儿今天要观察的是植物的根、叶等,然后直接告诉幼儿这个叶子是什么样的,花是什么样的。往往活动开始一会儿幼儿就失去了兴趣,其实植物的生长过程藏着很多的秘密,幼儿能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去发现这些变化,教师如果捕捉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的好奇,从而支持幼儿去深入探究,可以延伸出很多的活动。比如,一次幼儿到了南瓜地后,我先不告诉幼儿“我们今天的任务是什么”,我跟幼儿说:“今天请你们跟我们的南瓜来一次亲密的接触,你们可以自由观察,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你的发现。”幼儿听了兴奋不已,不一会儿几个幼儿被南瓜的叶子吸引了,“为什么脑瓜叶上有很多小毛毛”“我观察它的时候感觉手臂痒痒的”“南瓜叶上还有像地图一样的线”,幼儿对南瓜叶的颜色、纹路产生了兴趣,叽叽喳喳地谈论个不停。
幼儿的兴趣点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幼儿的天性是好奇好问的,如果这种天性没有得到成人的关注和支持,就会稍纵即逝。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幼儿的发现帮助他们了解“南瓜”的生长秘密,因此根据幼儿的发现,我们生成了“南瓜叶之谜”主题活动,幼儿对南瓜叶的纹路、绒毛、形状等开始了层层推进的探究之旅,成为幼儿自由的畅谈或是幼儿另一次探索的起航。
(二)生成“我看到的南瓜叶”
根据幼儿在种植园的观察和发现,种植活动后我们在班级开展了集体讨论和分享活动,有的幼儿说:“老师,我看到的南瓜叶子有的是小小的,有的是大大的、圆圆的”;还有的说:“叶子摸起来刺刺的、痒痒的……”幼儿的兴趣高昂,调动了身体的所有感官进行观察。最后,幼儿谈论起来,想把自己观察的南瓜叶子画下来跟小朋友分享。于是,我们组织了“我看到的南瓜叶”活动,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他们笔下的南瓜叶子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主题墙“我看到的南瓜叶”。为了引发幼儿对体验探究兴趣的持续性,我把幼儿画的南瓜叶做成了主题墙,这时幼儿发现了新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观察并画下来的南瓜叶子的颜色都不一样,有绿色、有黄色的,还有些红色的”。幼儿进行猜想,有的幼儿说肯定是他们画的时候乱画,可是有的幼儿坚定认为自己没有乱画,因为自己观察到的叶子就是黄色的,那么怎么办呢?幼儿提议要再次去种植园进行观察,可这时并不是我们班的种植活动时间,怎么解决呢?这时如果不支持幼儿的想法去实地进行验证,有可能活动就此被搁置,于是我又带幼儿来到了南瓜地,对南瓜的叶子进行了再次观察。幼儿发现原来南瓜地里的叶子真的有些变黄了,有些变红了,颜色都不一样。“南瓜叶子怎么了?”“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颜色?”这一现象引起了他们激烈的讨论,幼儿再次猜想,有的说可能生病了,有的说可能南瓜叶的颜色就是五颜六色的,有的说枫叶也是红色的。于是,幼儿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猜想,同时结合自己的猜想,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的方法,如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查阅关于“南瓜叶”的资料并进行分享,最后幼儿总结梳理出来:我们的南瓜叶“生病了”。
三、基于儿童视角推动主题进一步深度拓展
(一)解读发现,关注困惑:“南瓜叶生病了”
在观察南瓜叶子变化的过程中,幼儿对南瓜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自从在上次的种植活动中发现“南瓜叶生病了”,幼儿非常着急。有一天,幼儿发现南瓜叶除了颜色变黄、变红外还出现了很多的小白点,有些南瓜的叶子已整片都变成了白色的,也有的叶子上有很多洞洞。这个问题引起全班小朋友的关注,幼儿全部聚集在一起讨论:“为什么南瓜叶上会有洞洞?”有的说可能是被虫子咬的,有的说是因为太阳晒的。“可是要怎么验证我们的说法,让我们无意的发现变成有意的经验积累呢?”有的幼儿说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于是,我采纳了幼儿的建议,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了求助信息,让幼儿回家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寻找答案。教师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到主题活动中,从而通过家长帮助幼儿构建幼儿的种植经验。幼儿真正的探究始于对问题答案的追导,在发现“南瓜叶上的小白点”后,自发产生了可以向有经验的家长请教,寻求家长帮助的想法。通过与家长共同查阅资料的方法共享经验,在这一个过程中幼儿积累了新的经验。教师通过“主题墙”“分享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进行梳理,最后得出“南瓜叶生病了”,但是“为什么南瓜叶会生病”“要如何治好南瓜叶的病”这些问题要如何去解决,幼儿却缺少生活经验,于是需要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
(二)支持回应,把握介入:“我们的办法收集站”
幼儿从爸爸妈妈们那里收集到了很多资料,知道南瓜生的是“白粉病”,因为南瓜叶上面有很多的蚜虫、潜叶蝇,会让南瓜叶子失去营养从而生病。“可是要怎么来拯救我们的南瓜,保护我们的南瓜健康生长起来呢?”幼儿积极地进行猜想,说:“找出蚜虫,把蚜虫捏死”“用辣椒水喷死虫子”“用水把叶子上的白粉洗干净”。在这个过程中,我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讨论的氛围,幼儿根据以往积累的种植经验,有很多大胆的想象,主动地想出各种办法要来解决在体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可是这么多的办法要用谁的办法才有效呢?”幼儿都想试试自己的办法,于是幼儿提议:“要不我们做一个‘办法收集站’,把我们的想法全部收集起来,然后进行投票选择,用投票的结果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个问题吧!”幼儿还结合自己的“办法”在“办法收集站”中增加了工具的选择,这样幼儿可以在下次的活动中,根据统计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办法或者工具。
主题活动生成的推进过程,往往受到幼儿经验有限、观察随机等因素的影响,有价值的观察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就可能会失去宝贵的教育价值,影响活动的进展速度和方向。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主题的开展,教师必须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同时,做到不代替幼儿去观察、思考,不控制幼儿的行为方向,在幼儿感兴趣的关键时刻给幼儿支持和帮助、把握和介入,使活动有效地开展下去,形成系列主题活动。
(三)以人为本,收获情感:“保护南瓜大行动”
困扰了幼儿的问题,在经过幼儿一次一次收集资料后,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幼儿找到了“消灭蚜虫”的办法,就是用洗衣粉水来驱逐蚜虫,因为蚜虫害怕洗衣粉水的味道。当幼儿再次来到南瓜园里的时候,他们目标明确,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清理南瓜地,有的负责泡洗衣粉水,有的负责水的控制,他们的主动探究进入了真正的状态,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当幼儿浇下洗衣粉水,看到了一群白色的蚜虫从南瓜叶里飞出来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教师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就是要去维持幼儿的这种好奇和兴趣,不断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感受种植体验的快乐。在主题探究中,我们应该给幼儿发现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当幼儿发现问题后不仅可以当场谈论,也可以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交流,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与“南瓜”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关爱意识被唤醒,对自己种植的“南瓜”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他们愿意倾付自己的爱心和精力去照顾自己的植物,幼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也油然而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收获了种植南瓜的经验,同时还学会了怎样和同伴合作、怎样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体验到了种植活动的乐趣。
对于幼儿来说,种植活动主题的深入推进既可以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和比较,培养了爱探究、乐探究的学习品质。总之,主题活动的开展应该是基于儿童立场、追随儿童兴趣、满足幼儿成长需要的活动,它的内容是机动灵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也正因为有了开放性的探究过程,幼儿才有了自主选择探究和进行探究的机会,通过观察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尝试解读他们当下的兴趣、思维、个性及需要等,从而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应、更有温度的教育,让主题活动真正地能来源于幼儿,又生成于幼儿,最后回馈给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