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渗透路径
2023-08-09侯小友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
侯小友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
高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与培育空间,他们正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做好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当重要,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力倡导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课程思政就属于德育的重要手段,应引起各科教师的关注,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地理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一门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学科,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是渗透课程思政的重要课程,教师应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助推当代高中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道德修养,使他们全面发展。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发掘课程思政元素
地理学是一门兼具区域性与综合性的科目,尤其是高中地理更是如此,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知识面广,同热点时政有着密切联系,人文性极强,可以当作课程思政教育的优质素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渗透课程思政,教师首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备课环节认真研究与分析课本中选编的地理知识,从中发掘与提取出与课程思政有关的元素,突出地理学科的价值与本质,展示出地理学的独特视角与核心思想,把握好课程思政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便能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宇宙环境”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真研读,教师可以把课程思政安排在保护地球、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等课时中,提升地理教学整体质量与成效。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宇宙诞生的视频,引领学生结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尝试总结出宇宙的基本特点,即为运动性和物质性,并对他们回答的内容进行归纳,借机引出宇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为存在着不同的“天体”,使其初步认识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出不同天体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可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加以说明,引出流星体、彗星、卫星、行星、星云、恒星等天体类型,使其结合课本知识归纳各类天体的特征,由此得出天体的判断依据,让他们学会描述各类天体的特点与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之后,教师利用运动示意图、图像质量等指出地球在不同层级天体系统中的位置,让学生据此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说出行星、地球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使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宇宙观,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与态度,体会保护地球、宇宙环境的必要性。
二、制定合理教学目标,体现课程思政引领
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目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将这三个教学目标都纳入日常教学中,才能够推动预期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高质量课堂的生成。针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为渗透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目标,教师需要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常规教学目标之中,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除关注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以外,还需注重学习方法的使用以及课程思政的有效渗透,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帮助他们全方位的成长。
例如,在开展“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时,教师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道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以及同人类的关系;能够用气温垂直分布图说明大气垂直分层结构,气温的垂直变化,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点;初步了解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课堂上,教师谈话导入:“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特殊之处在于地球上拥有生命,而大气的存在让生命延续,那么大家知道地球表面的大气有什么作用吗?”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已学知识与个人认知交流大气的作用,初步活化他们的思维,使其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接着,教师结合“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图设计教学,要求学生说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各自的作用,如氧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还能保温地面;臭氧可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等,使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实现课程思政的渗透。
三、善于利用乡土资源,加大课程思政力度
地理学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类内容,其中,高中地理教学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与自然地理知识相比显得更为深奥,但是教育意义更强,且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十分适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渗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所授内容同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点,善于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引入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以此弥补固有教材内容的局限与不足,拉近地理课堂同生活之间的距离,给他们带来一定的亲切感,使其在生活化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加大课程思政的渗透力度。
例如,在讲授“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过程中,教师先出示一组草原文化图片,包括:生产方式、饮食、服饰、民居与娱乐等。然后,搭配问题:“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形成和当地自然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引领学生结合图片描述草原文化体现在何处,使其结合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说出形成原因,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所理解的草原文化。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山峦云海、瀑布等自然景观图,俄罗斯教堂、江南丘陵等人文景观图,带领学生了解这两种不同的景观类型;展示拓荒牛雕塑、周庄、上海外滩,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它们分别代表的地域文化;展示浙江金华八卦村、意大利威尼斯水域、窑洞的图片,让他们结合乡村聚落、城镇聚落与典型民居讨论这些分别代表的地域文化。之后,教师出示当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图,引导学生结合地域文化了解城乡景观的内涵,使其根据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说出当地城乡景观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城乡景观,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四、积极整合教学素材,协同探究课程思政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为推动课程思政理念的纵深发展,教师需积极整合教学素材,适当拓展地理教学范畴,以固有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托,倾力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地理课堂,突出课程思政渗透的必要性与关键性,优化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为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驱使他们共同探究课程思政。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当围绕课本知识积极引入一系列课外教学素材,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或者搜索相关的网络资源,丰富课程思想的渗透形式,让学生受到课程思政的熏陶,借此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
以“水循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将进酒》中的名句导入新课,引出问题:“什么是水循环?”“主要环节有哪些?”“类型有哪些?”“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化学、地理、物理等知识交流各自对水循环的了解,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初步渗透课程思政,使其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展示水循环示意图,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结合新式资源描述水循环的过程,知道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间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类,使其根据示意图和动画详细讲解各种类型的水循环,掌握水循环的成因(包括内因与外因)。之后,教师展示一些人类和其他生命活动中使用水资源的实际案例,像灌溉农田、饮用、工业生产、生命体成长和改造地表状态等,引领学生着重探讨水循环的意义,使其明确水循环能够促使物质与能量的输送和转换,让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且能持续利用,还可以塑造地表形态等,让他们认识到水循环的重要性。随后,教师将侧重点放在课程思政方面,指引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懂得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五、探索潜在育人功能,升华课程思政效果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与趋势,开阔眼界,用心钻研教学技能与手法,不断提升个人业务能力、教学水平以及个人综合能力和品德修养,并提高思政课程方面的理论修养,深入探究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本质与本色。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将课程思政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与学生一起深度探索地理知识的潜在育人功能,在问题、任务、话题等手段驱动下深层次发掘地理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内心深受教育与感染,进一步升华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中,教师先设置以下生活化问题:“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是先到达山顶还是山麓?”“是山顶气温高还是山麓气温高?”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就能知道是先到达山顶,但是山麓的气温高。追问:“为什么太阳光先到达山顶反而温度更低呢?”教师发现仅靠学生原有的知识很难解释出来,借机告知他们要利用地球大气的受热知识来解析。接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阳光照射地球的过程,直观呈现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吸收作用、保温作用,指导他们学习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形成风的三种情况等知识,使其全面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与运动情况。
六、开设课下实践活动,增强课程思政认知
地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如果只是依靠理论说教,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特别明显,而且长此以往还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与反感心理,不仅不利于他们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会影响其各项能力的发展。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完成课内理论教学任务为前提,围绕同一主题开设与之相对应的课下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增进理论同实践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的课程思政认知,提升道德品质。
例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其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其二,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在课内教学环节,教师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及真实案例,解释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利用突变带领学生认识和总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表现,使其结合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与全球化驱使,让他们从理论层面认识到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七、优化课程思政评价,真正夯实育人根基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既基本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课程思政的渗透来说,评价更是一项关键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培养,还突显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需极力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全面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收获情况,进而进行系统性、多元化的评价,促使学生形成的能力更为长久,同时凸显出评价的客观性与人文性,真正夯实育人根基,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例如,在教学“气象与水文灾害”时,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学习气象灾害与水文灾害的概念,使其了解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成因、危害,监测、防御的重要性以及避灾、防灾的有效措施,课程思政方面主要体现在增强他们的生命观、安全观、人地协调观等。针对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设定以下评价方向:①结合区域自然灾害问题,可以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区域特有的气象与水文灾害保护措施,从国家与地方安全角度体会到自然环境对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和谐发展观念;②可以以认识某类区域特征为基础,基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视角,综合分析与评价气象与水文灾害的成因、危害与治理举措,理解避灾、防灾的必要性;③可以收集世界、全国或者区域气象与水文灾害的防治规划,设计调查方案,以此为基础分析特点。在评价模式上,教师需要注重主观和客观、动态和静态的有机结合,以个人社会阅历、专业学识为学生带来生动精彩的课程思政,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育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与教学思路,把课程思政放到核心位置,一边教授地理理论知识与技能,一边渗透课程思政教育;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因素,灵活利用丰富多样的路径渗透课程思政,着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全方位推动文明教育的落实,极力发挥出地理学科的育人功效,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使其慢慢成为新时代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继而为将来的学习与成长扎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