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策略
2023-08-09杨海
杨海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落实,各学科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在新课程标准及“双减”政策的落实过程中,精细化教学管理成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关键。初中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知识跨度较大,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精细化教学管理不仅能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还能有效推进教学数据化、细节化、流程化,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内涵、要求及必要性,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精细化教学管理策略。
一、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内涵、要求及必要性
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旨在把初中历史的细节融入课堂,营造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学习氛围。此外,精细化教学管理能和分组分层教学、微课教学等方法相结合,让学生从更加全面、真实的角度认识历史事件,学习历史知识,进而增强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的现象。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内涵、要求和必要性。
(一)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内涵与要求
“精”与“细”是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内涵与要求。“精”指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课前准备尽量做到细致;“细”指教师不仅要管理学生的细节,还要细化重点内容,不能单纯罗列垒砌。在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进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比如,教师可以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节处理,分析每一个关键点、重点、难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另外,教师还可以搜集并整理上述的内容,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和困惑。做好精细化教学管理,需要教师从课程标准抓起,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将重点问题细化、层次化,从而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由此可见,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不仅要求教师熟悉当前的教学理念,还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科教材内容。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将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确保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从初中历史学科发展角度来看,精细化管理能够改进以讲说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能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逐渐拓展历史学科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有效推动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精细化教学管理能满足历史课堂各个环节的课程标准及“双减”政策的要求,从各个维度有效落实课程改革的方案,推动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其次,从初中历史教师的发展角度来看,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能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精细化教学管理要求教师从小处着手,在教学过程中以小见大,打造有血有肉、妙趣横生的课堂。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理念,利用细节推动整个课堂。由此可见,在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综合素养能够获得提升。
最后,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能让学生获益。对学生而言,高效学习能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精细化教学管理能围绕学生将学习目标细化,明确学习重难点,在降低课堂教学容量的同时,又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在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仅高效吸收了课堂知识,还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策略
(一)掌握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直观地凸显历史事件与知识点的主题,并借助图片、文字、符号组成知识框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关键的知识点。同时,绘制中心明确和重点突出的思维导图考验着初中历史教师的执教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和掌握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与技巧。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找准核心主题。在绘制思维导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炼教材内容的核心主题,从而对教材知识点加以分类。一幅思维导图只能有一个核心主题。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其核心主题只能有一个,即“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二步,划分子主题。所有的子主题均要紧密围绕核心主题来展开。比如,核心主题“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可以展开为“两汉的科技”和“两汉的文化”两个子主题。在绘制“两汉的科技”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紧紧围绕着造纸术、医学展开;绘制“两汉的文化”思维导图则可以围绕着历史、宗教来展开,并将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作为核心知识点。教师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明确教材知识点,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三步,提煉关键词。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提炼关键词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记忆效果,教师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具体来说,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提炼其中的关键词,确保关键词凝练主题。学生可以借助关键词记忆知识点,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二)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第一,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堂资料。如何让一堂历史课受学生喜欢,关键在于备好课堂资料。一方面,精心备课是“备学生,备学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备课环节,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何在课堂中平衡授课,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是备课的关键。另一方面,精心备课要“备教材”。精细化教学管理要求教师在历史教材基础上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知识体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二,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细化教学管理要求教师从教学方式上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机会,如项目式学习等。另外,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还需要教师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教材内容逐渐向多元化转变,实现跨学科、跨教材整合课堂资源,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
(三)细化教学目标
第一,以目标为导向。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细化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理念和目标能贯彻落实。例如,在讲解“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识目标,即意义与措施;第二层是能力目标,即评价;第三层是情感目标,即历史与国情。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及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从三维目标中提炼这堂课的重难点内容,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重难点进行问题引导,逐渐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也能逐步建立历史学科自主学习的思路,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二,以问题为导向。设计问题情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封闭性地提出对与错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资料分析和多样化展示,将综合性的历史问题融合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以“秦统一中国”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更好地设计驱动性问题,教师需要寻找一些适合这节课教学内容的材料,尤其是针对历史概念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历史材料,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从历史概念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四)在作业设计中体现精细化教学
“双减”政策提出,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负担,初中生课后作业总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提倡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学科的教学特征,在实施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时创新作业形式。
设计随堂作业时,初中历史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与活动的需求。一方面,随堂作业可以参照课后习题的类型与内容进行设计,借助习题带领学生掌握当堂课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应用。另一方面,历史随堂作业还可以按照板块进行,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借助现代化的课堂辅助学习工具,将作业内容通过趣味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设计书面作业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目的进行设计。首先,教师可以从落实学生的必备知识出发,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内容;其次,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出发,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等;再次,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制作年代尺、培养思辨意识及掌握文史常识;最后,教师可以从课堂重难点出发,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以设计课后书面作业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基础板块、拓展板块等内容,在作业中添加一些实践题,如撰写导游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撰写一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导游词。看似简单的导游词撰写,其实是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包括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如此,教師不仅能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完善课堂体系,还能推进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的进程。
结语
初中历史精细化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任务。教师要从课前备课环节入手,通过尝试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设计多元化作业等措施,积极落实新课程标准以及“双减”政策要求,从多维度推进课堂精细化教学管理,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高效的学习平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应用较为广泛,深受初中生的喜爱和认可。在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思维导图的应用和技巧,遵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知识点,确保精细化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优势,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
贵州省兴仁市马马崖镇马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