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堂基于“问题导向”的小组合作模式探究

2023-08-09邹琴珍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学习小组问题导向初中生物

邹琴珍

摘 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交流互动水平,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成效。目前,很多初中生物教师都已经开始应用这套教学模式,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成了学科创新拓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先阐述了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在明确当前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最后从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合理进行小组分工、适当介入小组指导、构建课下学习小组、设计小组合作作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106-03

小组合作分工模式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已经应用了较长时间,在这期间涌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使这个教学模式得以不断创新拓展,问题导向理念也是其中之一。问题导向理念主要是指在小组分工合作模式中引入一些趣味性问题,并通过多个问题共同组成教学任务群,指引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中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但部分教师在开展小组分工合作的时候,并没有深入应用这套理念,导致学科教学比较僵硬,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基于这一点,就有必要探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下小组合作模式的有效开展路径。

1.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可以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较多学生在生物课堂环境中都表现出了被动学习态势,同时对生物学科也失去了兴趣。这也给生物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多困境,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以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元素就会更加丰富,能够增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显著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改变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形象认识,使学生对生物学科重拾兴趣。

(2)提高课堂互动水平

初中生物教师灵活使用小组分工合作模式能够较好提高课堂互动水平。当前很多初中生在生物课堂中表现得都比较沉闷,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而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模式,就可以引导学生理性进行组内讨论,发散学科思维,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如此,学生在课堂中就会积极参与交流,有效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难度,有利于课堂核心知识的多层次剖析,推动学科教学的创新转变。

(3)培育综合学科素养

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入小组分工合作模式以后,可以较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在当前新课标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要求教师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小组分工合作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团结能力、创新能力等多项素养,同时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科实践素养。

2.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问题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时候,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问题,为学生进行组内分工合作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引。但是目前较多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教学问题设计不合理。比如,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并没有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使部分教学问题的跨度比较大,一些学科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分组合作中也很难跟上学习节奏,不利于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小组分工散乱化

初中生物教师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小组合作模式,但是对这项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熟练,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小组分工散乱化。小组合作模式需要学生在组内找到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合作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相互提升。但是较多教师目前仅仅参与了分组工作,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分工的细化。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在组内合作过程中表现得非常随意,相互之间的合作深度不足,跟独自学习区别不大,也就很难发挥小组合作模式的价值。

(3)合作成果未达到预期

结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师开展的小组合作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内容主要为课堂核心知识和重难点内容,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知识掌握深度。但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很多学生对这类知识点的掌握水平还非常有限,自身的学科实践能力也不高,很难起到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作用。

3.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很多初中生物教師都已经认识到了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势与价值,并且也开始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这套模式,但是最终没有取得较好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小组合作模式的有效应用路径。

(1)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从浅到深开展教学

初中生物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时候,应该做好教学问题的设计,对学生后续进行组内讨论提供较好的指引。基于这种考量,教师可以考虑引入任务驱动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教学问题,保证这些问题可以从浅到深展示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点,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在具体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高浅层知识点对应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分组合作的积极性。在设计深层知识点对应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提高问题的深度,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与探索,实现课堂知识的深化。在初中生物七年级“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知识,精心设计层次化教学问题,给后续的小组合作模式提供较好的支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层次性教学问题可以设计为:“细胞是什么?”“一滴血液中有多少细胞?”“细胞的功能都有哪些?”“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区别?”“简要阐述为什么说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础”等等。这些教学问题一步步带领学生认识细胞的基本概念、内在结构和功能特性等知识点,逐步实现了学科知识的内化,可以给学生后续进行组内讨论提供较好的主题,有利于组内讨论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合理进行小组分工,顺利开展组内任务

初中生物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时候,应该保证小组分工的合理性,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组内找到自身的定位,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组内任务。这要求教师在完成分组以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引,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小组分工。特别是在设计组内任务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合作任务,提高学生相互合作与相互帮助的意识。初中生在生物学科学习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分组的时候教师也会考虑这些元素,平均每个分组的实力。但组内学习并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单方面“带飞”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是强调互帮互助的和谐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注意优化组内学习氛围,提高组内分工合作的合理性。在初中生物“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组内分工情况,引导他们合作学习。结合“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知识点来看,组内任务可以考虑设计为:“探究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哪些细胞分裂与分化而来的。”“试着写出细胞分化成为组织的过程,并画出简易流程图”。这些任务要求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独立完成,并相互对照查证是否正确,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到组内合作学习中。接着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个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组织细胞,并让小组内部自行分工,维持好实验观察的秩序。比如,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充当实验监督者,及时纠正部分学生的不正确行为等。

(3)适当介入小组指导,发散学生学科思维

初中生物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时候,也应该适当介入小组指导,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特别是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进行组内学习。还有一些小组在组内讨论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困境,导致小组合作模式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应该在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过程中观察各个小组的组内讨论情况,在收集小组合作模式使用效果的基础上,明确每一个小组在组内讨论中遇到的阻碍。这个时候教师不要直接解答学生的疑惑,而应该多使用一些启发性语言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次的自主思考,最终得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此,学生的学科思维就可以得到较好锤炼,进一步保证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效果。在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模式引导学生学习血液循环的各项关键知识。在布置教学问题的时候,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为“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知识”“明确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学会测量血压”等。通过观察学生的组内讨论发现,很多小组在探索“明确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成分变化”的时候容易遇到困境,无法得出准确的结果。此时教师可以在观察各个小组实际讨论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那些已经无法继续讨论下去的小组进行语言指导,具体语言启发内容为血液循环一共要经过那些器官,结合这些器官的功能来探索血液成分变化。通过这些启发性语言,可以较好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提高学生讨论的集中度,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4)构建课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相互合作

初中生物教师在平时也应该构建课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单靠课堂教学时间里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很难取得较好效果,需要教师连通课堂教学与课下学习,帮助学生巩固学科知识。这里教师可以在充分明确班上学生学科能力的基础上,立足“优带差”的相关原则,完成课下学习小组的建设。优等生在帮助学困生的时候,也可以重新学习学科知识,起到知识巩固与深化的效果。而学困生可以在课下时间里从优等生身上学习学科知识,拓展学科学习的渠道。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意愿,保证各个学生都满意分组结果,提高他们参与课下分组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性状遗传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差。因此教师可以构建课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课下时间里相互合作,加强他们对这类知识的掌握。在组建好学习小组以后,教师也要结合课本内容布置一些学习任务,主要为性状遗传的基础知识点,以及部分遗传病伴性遗传的特征。比如,红绿色盲在子孙后代中的遗传规律等。在课下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定期检查小组学习效果,并注意收集学生对课下学习小组模式的反馈意见,在后续时间里进行相应的调整。

(5)设计小组合作作业,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初中生物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时候,应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作业,使学生可以在课下时间里合作学习学科知识。事实上,在当前“双减”政策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就应该做好学科作业设计方式与内容的创新,在充分降低学科作业数量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科作业的质量。而小组合作作业可以契合“双减”政策的“提质减量”要求,具有较为显著的综合成效。教师在具体设计小组合作作业的时候,应该保证作业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可以发散自身的学科思维,并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场景中,提高自身的綜合学科素养。在初中生物“动物的行为”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动物行为研究”的小组合作调研作业。作业内容为分小组调查小狗、小猫、小鸟等常见动物的行为,在充分观察他们各类行为的基础上,分别统计那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行为是后天性行为,并试着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在完成小组合作作业的时候,可以由学生在组内自由分配任务,使每一名学生可以承担不同的调研内容,提高小组作业完成的效率。在各个学生都调研完毕以后,通过整合组内学生的调研结果,完成小组合作作业。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应该后续教学中全面推行。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小组分工模式的认知水平,并能够适当融入问题导向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层次性与系统性。在具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同时还要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小组分工,并通过层次化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组内讨论中。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推动小组合作模式的课下延伸,实现课堂教学与课下学习的联动,共同锤炼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罗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2(26).

[2]李莉.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考试周刊,2022(30).

[3]张冬梅.浅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分小组学习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2021(10).

猜你喜欢

学习小组问题导向初中生物
如何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