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操作活动的质量

2023-08-09史丽娟

幸福家庭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知线段笔者

史丽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学习新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操作活动的质量,以供参考。

一、设计科学可行的操作活动

(一)明确操作目标

教师组织的每一项操作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在操作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目标,即通过操作活动要解决一个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为什么进行操作,明白要怎样进行操作,从而让学生带着任务自觉地进行操作活动。例如,在教学“7的分与合”相关知识时,笔者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用7块小圆片摆一摆,找出7可以分成几和几?看看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怎样摆放才能做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呢?”。这样,学生明确了操作目标,在进行操作活动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这不仅能促进操作活动顺利开展,还能培养学生有序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

(二)确立操作要领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操作时,往往会出现“一动就乱”的现象。这种现象基本上是由于学生不明确操作要求,尚未掌握操作要领,属于无效操作。因此,无论是学生独立操作还是小组合作操作,在开始操作之前,教师都应先指导学生明确操作要领,譬如使用到的操作材料有哪些、操作顺序是怎样的、如何正确进行操作活动等。教师可以给出正确的操作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动手。特别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操作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探究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合理分组,给每个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并对组员进行必要的分工,使小组内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带着明确的任务参与操作活动。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规范操作指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优化操作活动、提高操作活动的质量,教师的示范指导不可缺少。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并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式,避免他们盲目、随意地操作。在整个操作活动中,教师只有做到指导有方,才能让学生有序操作,从而有效发挥操作活动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选择适宜的操作材料

(一)选材恰当,突出简便易行

精心选用操作材料是优化操作活动的前提,实用、直观的材料是进行操作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操作活动中,教师需要紧扣教学目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挑选简单实用、操作性强、能够凸显数学本质的材料,从而有效促进操作活动的开展,提高操作活动的效率,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的相关内容时,毛线和棉线是笔者经常选择的操作材料。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先“双手捏住线的两端”,再“把线拉紧,得到一条直直的线”,使其懂得“两手之间这直直的一段就是线段,双手所在的位置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接着,笔者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合作,由一人双手拉紧毛线,另一人用手指比划这条线段和线段的两端,随后两人交换操作。学生通过拉紧毛线和观察、比划、描述的操作过程,可以深化对线段的认知,感悟线段的两个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点”)。

(二)材料使用,着眼于有效

在进行操作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材料,通过操作凸显数学本质。例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一道算式题“28+7=  ”,學生算出得数“28+7=35”。但是当笔者问“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时,能说出计算思路的学生不多。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计数片,让学生摆出算式,思考可以怎么相加。有了操作材料,学生的思维明显活跃了,有学生先摆出28,再在8的后面摆7个1,8和其中的2合成一个10,还剩5个1,因此最后得到35。在此过程中,材料成为学生思维的载体,操作活动启发了学生的数感和思维。学生通过有效运用材料,能够理解算理。

三、安排合适的操作时间

操作活动可安排在学习新知之前,也可以放在学习新知时,还可以放在学习新知之后。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灵活安排开展操作活动的时间。

(一)课前操作,深化感性认识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较弱,因此,在学习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预习,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相关内容之前,笔者设计了课前活动,让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超市进行一次购物,关注用升和毫升表示数量的物品,初步认识升和毫升这两个计量单位一般用在什么物品,并分别记录几种用升和毫升作为计量单位的物品。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相关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记录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这无形中使学生对钟表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让他们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有了这些课前的操作活动,在课堂上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了很多,提高了学习新知的效率。

(二)课上操作,培养探究精神

1.在教学重、难点时组织操作活动。教师要抓住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这些内容,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拼搭”这一课时,笔者紧扣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提供了学具——立体图形。有的学生拿起学具左看右看,有的好奇地用手摸来摸去,有的拿起学具在桌上滚动起来。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的过程中发现:长方体、正方体最容易在桌上放稳;圆柱体把圆面朝下也比较容易放稳,但是倒下来就会滚动;球体会滚动,基本上摆不稳。有的学生还发现虽然圆柱体和球体都会滚动,但是其滚动方式不一样,球体可以任意滚动,圆柱体滚动起来不会拐弯。这时,笔者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追问:“这是为什么呀?”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原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是平的、角是尖的,所以不易滚动,要推着移动;球体整个都是圆的,所以能到处滚动;圆柱体的两个圆面是平的,只能沿着曲面的方向滚动。”接下来是搭一搭的环节,即让学生将学具搭建成不同的形状,看谁搭得最高。因为有了对立体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学生的搭建过程非常顺利。在这一次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滚动、拼搭等一系列的活动,自主构建了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知,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2.在概念生成时组织操作活动。数学知识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直观教具、学具的作用,组织有效的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课时,笔者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笔者先抛出“课桌的长边有多长”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量一量”活动,自主对课桌的长边进行测量。许多学生想到用拃量,他们经过测量,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课桌进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有的是4拃半,有的是5拃。这时,经过笔者的启发,学生意识到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才科学。接着,笔者给出“厘米”这个单位,让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一比。这样学生不仅认识和理解了1厘米到底有多长,还学会了用直尺正确测量课桌的长边。

3.在观点碰撞时及时操作验证。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直观形象思维,教师通过适时开展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验证,能够帮助他们打破思维定式,有助于他们理解并获取正确的结论。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这一课时,笔者向学生出示了画有不同线段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说出哪一条线段最长。在问题提出后,学生之间产生了分歧,他们开始争论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对的。此时,笔者又抛出问题:“请给出理由来验证你的答案是正确的。”接下来,有的学生提议用尺量,这一提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最后,经过测量,他们的答案相同:一样长。在这个“产生分歧—动手测量—确定同长”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当在某一个问题上出现矛盾点的时候,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最有说服力,能有效解决问题。

(三)课后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操作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过程,课内时间有限,有一些操作活动没有办法在课内完成,教师可以用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这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通过操作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例如,“厘米和米”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很抽象,在教学完知识点后,笔者布置了一项“量一量”的课后操作活动:请学生测量家中冰箱的高度、餐桌面的长和宽。学生通过对冰箱、餐桌面的测量,一方面加深了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意义。

四、在反思中提升操作活动的价值

当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明白了算理、理解了概念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目的、过程、结果和作用进行回顾,梳理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加深其对操作结果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升操作活动的价值。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借助算式“9÷2=4……1”,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法懂得“除法有时是会有余数的”。在布置操作任务后,学生就开始动手摆一摆,将9根小棒按照每2根一份的方法来分,发现可以分成4份,还多出1根。此时,笔者就顺势引出“有余数的除法”。在总结全课时,笔者又追问学生:“在除法里,余数为什么必须比除数小?”当有学生欲言又止时,笔者立即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操作活动:“这9根小棒为什么直到余下1根时才不再分了呢?而不是余下更多呢?”学生在回顾反思中认识到:如果余下更多就还能够再分,只有当余下1根时才不能继续分,当分到不能再分时余下的才叫余数,也就是当“余数比除数小”时,才无法再分。由此,学生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算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新知线段笔者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数线段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