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大班幼儿归属感培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

2023-08-09吴晓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归属感幼儿

吴晓萍

摘 要:归属感是指个人认同所在群体并感觉到自己被这个群体接纳和认可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它使幼儿构建形成“我是谁”和“我能成为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大班社会领域部分要求幼儿阶段应树立对集体、家乡、祖国初步的归属感。本文将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大班归属感教育中,注重幼儿对所属群体的情感体验、行为参与和认知提升。

关键词:归属感;爱国主义教育;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001-0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把品德启蒙放在了办园方向内容板块仅次于党建工作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幼儿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清晰的要求:“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而在《指南》中则为爱国情怀的培养指出了基本内容与途径“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归属感教育成为幼儿爱国精神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家国”“民族”是比较宏观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幼儿通过活动的开展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进而产生归属认同,在课题研究阶段笔者借助两种类型的活动展开实践探究。

1.借助社会事件,增进家国情怀

近两年建党百年、神州载人飞船升空、冬奥等,都是中国举世瞩目的大事。在东京夏季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的大背景下,那些在赛场上夺冠的体育健儿成了他们心中的“英雄”。“全红婵姐姐跳水超级厉害,我最喜欢她”“妈妈和我说苏炳添叔叔也很厉害,他破纪录了”“我知道男子单板滑雪冠军苏翊鸣哥哥,在空中旋转了4圈啊,太牛啦!”……看到孩子对英雄人物这么崇拜,教师借助这些社会事件,开展 “英雄人物 伴我成长”的主题教育,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认识、了解这些了不起的中国人,萌发自豪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逐步形成幼儿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1)由近及远,感受身边事件

幼儿归属感具有生活性。家乡是相对抽象的概念,要培养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必须借助物化的形象。在“我的榜样——奥运英雄”主题进行中,孩子发现自己的家乡也有冠军英雄。在不久前国外风筝水翼板联赛中,福建风筝冲浪运动员陈静乐代表中国夺得女子冠军,是作为首位夺得风筝冲浪国际赛事冠军的中国人。当查阅到相关信息资料后,孩子非常激动,这时,有的孩子提出: “我想问问陈静乐姐姐风筝冲浪比赛好玩吗?怎样才能获得冠军?”这一想法得到其他孩子的认同。教师抓住契机,组织一次谈话,帮助孩子梳理了采访的问题。“风筝冲浪看着很危险,会不会害怕?”“陈静乐姐姐几岁开始学习风筝冲浪,花了多长时间拿到这个冠军?”“每天是不是都要训练,冬天很冷怎么办?”“生病、不舒服的时候还要训练吗?”……孩子用图画的形式把想问的问题记录下来。

经过家长的帮忙,孩子与冠军英雄见面了,在交谈中孩子了解到运动员特别辛苦,不论是严寒还是生病都需坚持锻炼,能获得冠军需要有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的意志。现场陈静乐姐姐还和孩子分享了世界各国运动选手在进行国际冲浪比赛的视频,蔚蓝的大海、热闹的沙滩、刺激的比赛、夺冠的场景,孩子纷纷鼓掌,为静乐姐姐感到骄傲,为家乡自豪。在此后,孩子开始关注运动赛事,除了有国际风筝冲浪、帆船赛,还有国际自行车公路赛、越野赛、沙滩排球赛、足球赛等等。在“我的榜样——奥运英雄”班本主题建构中,教师和孩子一起挖掘身边可以模仿的榜样对象,在引发幼儿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的同时,增进对家乡的自然资源的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生活事件中,幼儿逐渐获得归属感。

(2)运用体验,形成正向情绪

幼儿归属感具有体验性。体验是幼儿归属感获得的重要方式。在建党百年之际,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萌娃寻党”班本主题,孩子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收集了许多感人的抗战故事,红军坚强勇敢的形象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萌发学当“小小兵”的想法,教师决定支持孩子的想法组织幼儿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经过“前期研讨”,孩子罗列出想要完成的“行动计划”,如学习军姿、整理内务、军事练习。在研学基地,解放军叔叔给孩子讲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还给他们解答了“解放军叔叔是如何训练的?”“解放軍叔叔的武器有哪些?”等等问题,在孩子向往的“小兵行动”中,他们化身小小兵,走列队、敬军礼、站军姿、打军体拳、唱军歌、进行军事游戏……个个精神抖擞、抬头挺胸。小小兵军旅研学活动,让孩子获得了在幼儿园里无法获得的精彩体验。

回到幼儿园,他们交流分享研学感受,还制作邀请函邀请爸爸妈妈来参加“重走红军长征路”军旅汇报活动。过雪山、爬草地、走铁索桥、渡金沙江,孩子以小组为单位绘制“长征路线”,搜集幼儿园的材料创设“长征”场景,当他们发现幼儿园场地太小,自创的游戏挑战性不足,便提出要寻找更大的场地体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教师经过实地考察、场地推介、投票选择,将目标锁定在紧邻幼儿园的城关小学大操场。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在小学大操场上需要走多久才能体验红军战士二万五千里路程的艰辛;在小学操场的哪些地方设置“长征路线”,用什么设置、怎么设置;要把幼儿园的材料搬运到小学,还是有更好的办法;怎样才能更像红军……当经历了与小学校长沟通场地及桌椅器械借用、“长征”强度练习调整、“长征路线”场地布置,当孩子说“我们也要跟红军一样喊着口号,雄赳赳气昂昂走正步入场”“长征胜利了我们也可以领军功章”,每一个人都在为实现英雄梦想迎接困难、学习合作、超越自我。孩子在游戏中传承红色精神,用实际行动体验了一场独立、勇气、挑战的历练之旅。

(3)积累经验,萌发归属认知

幼儿归属感具有依赖性。幼儿归属感的获得和发展有赖于成人为其提供丰富的刺激,以便幼儿能够不断从周围吸取信息,获得经验,发展自尊、自信。在“你好,航天员”主题中,跟随神州十二归来、神州十三升空的脚步,引发孩子一波又一波的讨论,航天员在太空吃什么、是怎么生活的、航天员要在太空中呆6个月,6个月有多久,孩子通过系列实验操作感知浮力、重力,通过记录法,感知6个月。不过,孩子最感兴趣的,还是火箭是怎么升空的、火箭的每一部分都有什么作用,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搭建自己的计划,经过探索与不断改进,每个孩子都用不同的方式建构出自己的作品。航天的话题不断在班级发酵着,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都有谁,他们都去了几次太空,孩子一起尝试统计航天员进入太空的人数,在调查与讨论、统计与记录的过程中追寻我國的“神州足迹”,并为我国的航天英雄、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孩子对航天员充满了崇拜,他们梦想穿上自制的宇航服遨游太空,在家里他们和爸爸妈妈亲子动手制作宇航服,进行“小小航天员”体能训练,中国航天员成立孩子心中的英雄和榜样。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经历了谈话、故事、体育、美术、表演、数学、科学等活动,涵括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内容,用集体教学、区域探究、亲子创作、游戏表征多种方式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在“科技展馆”筹备中,从展品的选择,物品的制作、位置的摆放,后期的宣传等全交由幼儿探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在集体活动中、在游戏中所积累的零散、碎片化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在真实的场景中解决问题,形成更加系统、连贯的知识经验,给幼儿认同民族文化奠定基础。借助社会事件培养幼儿归属感,核心在于社会事件传递的精神、文化、品德等,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从小就看到一个“能吃苦、会坚持、善思考、懂合作、了不起的自己”,以此来储备未来以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形象”迎接各种挑战的能力。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萌发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这一基本角色与义务自觉认识的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它涉及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追求的是国富民强、保障社会成员的各种权利;在社会层面强调“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追求的是建立一个为每个人发展提供自由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环境,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在个人层面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的良好道德素养和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品德启蒙指标中要求幼儿园应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助于萌发幼儿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1)以绘本为载体,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让孩子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查阅了大量的绘本,从中挑选了故事性强、易于幼儿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绘本丛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个关键词编写的绘本,每个绘本都分享一个相关的价值观故事。如《对不起狼与没关系羊》这本故事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在故事中,对不起狼因为一次失误酿成大祸,并受到了法律的惩罚,没关系羊也因为这次的受伤,懂得了自己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一个有法律治理的国家,可以保障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在阅读完绘本后,教师抛出问题,“小朋友们想一想,对不起这句话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吗?如果不可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通过以幼儿经验冲突为出发点,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创造孩子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2)链接生活场景,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绘本《那个王》为例,这是一本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的绘本,在阅读绘本后,孩子谈论起自己的本领,毫不示弱都说自己哪哪厉害,也想去竞选当“王”,教师捕捉了与幼儿息息相关、能参与能感受的活动进行尝试,“班王产生记”诞生了。在以前班级的值日生工作,基本上是按小组或按学号轮流的,当孩子了解了《那个王》里的民主选举后,孩子给的意见非常一致,举手表决,要求民主竞选班长,通过选票—唱票—投票产生了“班王”,但在随后同伴的相互监督中出现了“班王”的一言谈,玩什么吃什么,由“班王”决定,高兴做什么不高兴做什么,也都是“班王”说了算。“为什么民主竞选的班长会出现不民主的现象?”经过讨论,孩子发现民主不仅仅是投票选举,少数服从多数;民主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制定出来的规则,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决定、遵守和维护的;民主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做事情可以有商量。从人人参与“民主选举、决策”,再结合生活实际延伸到“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实践活动中,孩子提升了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评价。经过了本主题的活动,孩子心中存有民主,吵架的时候需要民主,玩大型玩具的时候需要民主,玩区域游戏的时候需要民主,大人需要讲民主,全中国都要讲民主……通过生活场景的链接,对幼儿来说遥远的国家层面的“民主”原来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民主,是一种美好诉求,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3)运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阅读完绘本《种一棵善良树》,孩子对善良、友爱这些话题表现出兴趣,萌发了帮助他人的愿望,那如何让他们身体力行地帮助身边的人呢?又有哪些人是需要帮助的?孩子自发进行调查,绘制友善计划,成立小小志愿队,通过大带小活动、能干的小帮手、贫困山区捐衣等行动将友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小的举动却萌发幼儿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在幼小的心灵中厚植爱国情怀。

3.结语

为有效地促使大班幼儿培养归属感培养,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教师有必要从“借助社会事件,增进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萌发公民意识”两方面入手,让幼儿能够经历尊重、奉献、自信、合作、热情、自立,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本民族文化,逐步建构价值观体系。

参考文献

[1]梁运佳.幼儿归属感发展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

[2]张明红.学前儿童归属感培养的教育建议[J].幼儿教育,2015(09).

[3]张文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意识的培育[J].未来与发展,2014(0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归属感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价值感与归属感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