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2023-08-09黄文芳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澳前镇中心小学
◇黄文芳(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澳前镇中心小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有效的革新。基于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我国体育教学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开展,是如今大部分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丰富目前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传统小学体育课教学的问题所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十分单一,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始热身部分、学习提高部分与放松整理部分,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形成厌烦心理,对其学习热情造成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应利用相应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适当采用图像、影视资料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投入体育运动。
传统的体育课堂一般都不会使用多媒体,一是一些学校条件有限,缺少多媒体设施;二是许多体育教师并不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价值,认为只有语数外这些课程才需要多媒体技术;三是一些体育教师不知道怎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这些因素都是这一技术无法良好融入体育课程的原因。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学校必须普及多媒体技术,并开展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实现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只有硬件配置好,软件匹配好,才能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良好地融入信息技术。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技术动作
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瞬时技术动作,对这种动作无法采取分解教学法。因此,使用影像技术,利用投影仪对技术动作进行慢动作播放,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正确的动作表征,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以跨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教学为例,这项动作都是在空中实现的,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时,不可能一直停在空中对学生讲解,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慢动作播放,在空中的摆动腿内旋下压和起跳腿外旋上提这些动作都可以实现。在讲解慢动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暂停来固定画面,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过杆动作的技术要点。
(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形式始终为教学内容服务,不管采用什么办法,都是为了顺利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法、纠错法和示范法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迅速掌握小学体育知识与技能。但由于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频繁使用,最终会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使用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内容和产品,如小学体育动画、视频等,不但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还能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丰富性,有效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与电子产品的喜爱心理。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出现学生熟悉的电子产品,往往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还会好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出现。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快乐、好奇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体育教学,其教学的框架与模式都得到了更新。其中,教学内容的传播主要依赖于计算机,这是信息化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力。计算机以数字传输为主,这是信息革命引发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小学体育教学意义与实践研究的关键因素。此外,在开展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时候,所有相关的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都以数字的形式传输到计算机中,然后通过使用计算机存储功能,为课堂以后的灵活调用提供方便。例如在跳绳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和教学录像的方法,为每个学生制定出最合适的跳绳姿势,并指导他们学习和练习。模拟软件一般是基于大数据统计分析,然后将最好的结果与学生的特点进行匹配,教师只需输入学生的身高、臂长、性别等信息,就可以找到最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模拟软件对学生的错误或不规范的技术动作进行纠正,例如在跳绳的过程中改变学生的手臂弯曲角度,尽量减少手臂受到错误姿势的影响,对自身的体力消耗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还可以更加方便和准确地纠正学生的动作,从而基于运动误区的规避,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安全性。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必须通过不断激发来完成,应利用适当的方法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作为基础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前,在大部分学校,体育课程的存在感十分微弱,并未受到教师的重视,体育课时较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较低,课程形式化。要对这一现象加以改变,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其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带领学生进行篮球训练,在教师示范后,学生一个个练习投篮,却忽略了篮球运动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在教学前通过多媒体播放精彩的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对篮球形成感性了解,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其渴望参与这项运动,不断提高其学习热情。
(三)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体育教学和其他传授理论知识的课程不同,课堂教学与运动联系更紧密。运动技巧和要领的掌握,关系到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动作必须通过标准的指导,并长时间练习,对体育运动的重点和难点有全面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清晰地展示每一个动作,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体育技术和动作技能形成清楚的认识。例如:在“蹲踞式跳远”这一动作中,“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这四个动作是瞬间完成的,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演示,首先通过“影片剪辑”演示助跑动作,并运用Flash“插入”菜单中的“影片剪辑”创建一个循环播放的跑步影片,然后为这个循环影片创建一个“动画动作”,并将其设置成加速度,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动作,提高学习效率。
(四)建立互联网共享交流平台
目前,“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普及,让各学科基本完成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整合,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在现代社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快速普及,让许多健身或运动技能培训机构也积极推广短视频。他们通过3~5 分钟的短视频展示,将一项运动技能简单、快速地介绍给观众,并且可以反复观看,省时省力。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既新颖又有趣,不受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家里学习丰富的运动技能,也可以利用这些视频平台发布自己的技能演示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从而主动学习。基于此,教师应该及时评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不断开阔学生自主锻炼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动作,实现锻炼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健康操为主题,拍摄自己在家锻炼的小视频,并上传到微信群中,教师可在群中查看学生拍摄的视频,并合理评价。运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主动需求,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运动中的使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运动的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可积极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五)弥补体育教师的缺陷
小学体育教师应是“全能”的,充分掌握大量的运动技术,但体育教师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运动项目。有的教师十分擅长田径,有的体育教师擅长篮球,有的擅长体操,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具有自身的优点,但是每一位教师也都有自身的缺陷。教师在对自己不擅长的项目进行讲解时,无法做到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有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对于自身不擅长的部分如后滚翻等项目的示范,无法完成。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应用影像技能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有效突破体育教学的难点,并且还能为学生展示动作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以此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展密切交流与合作,吸取更多的教学经验,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此外,教师应有效使用信息技术,以此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为此,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方法,为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任何技术的使用都具有两面性,教师应充分考虑,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