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2023-08-09连丹丽广东深圳市光明区楼村小学
◇连丹丽(广东:深圳市光明区楼村小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而没有让他们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常常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惯性,让他们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感,慢慢地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然而,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鼓励他们勇于挑战、勇于思考、勇于创新,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科学精神,促进其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在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效果。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价值与目标
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有人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科学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小学科学就是学生开启科学之旅的起点。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心理学中,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当人们在面对难以解答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困惑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正面的影响,可以激励人类在面临问题的时候,进行更多的探索和思考,通过不断地提问和解答,可以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人类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类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科学的探索从“提出问题”开始,通过这个问题来指明研究的方向,也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研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这个问题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科学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将学习到的科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问题式教学已经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并被广泛应用到了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十分明显,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太窄,他们往往无法把握住提问的重点,甚至没有什么可以问的,尤其是因为他们年纪较小,有时候还会问一些与课程内容毫无关联的问题。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他们的问题意识的发展,归根结底,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惯性思维和对科学缺乏认知,使他们的知识面变得过于局限,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为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一)营造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小学生年纪小,对于老师一般都持有一定的崇拜感和畏惧感,因此与老师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就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敢于向老师提出疑问。因此,老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态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老师更多地扮演着“教学的领导”“学生的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师生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对学生来说,这种关系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如果老师的教学态度太过认真,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在授课过程中,就会过多地关注学生的问题。一旦出现错误,老师就会严厉地批评学生,因此,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很强的畏惧心理,进而不敢主动提出问题。在这种紧张、枯燥的教学环境中,由于不敢提问,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降低,教学质量也就难以提高,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态度,创造一个宽容、和谐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他们能够持续发展。
例如,在《有趣的浮沉现象》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展示一张大黄鸭漂浮在水面的图片,然后鼓励学生想象一下,并且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这一概念。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和赞赏的话语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接下来,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什么想法或疑惑?”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深入思考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无论学生的提问是否具有挑战性,老师都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以建立一个充满尊重、包容、互助的课堂环境。
(二)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手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样也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加以辅助。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老师要主动思考,敢于创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培养问题意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常常是老师站在台上讲,同学们在台下死记硬背地记,而小学生这一阶段很特殊,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想要保持一整节课的专注力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并不强,基于此,老师应开展多种教学方法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沟通机会。
例如,在科学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老师可以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并让他们提出各自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来检验。或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巩固一个单元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PK 和科学知识竞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些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课堂的氛围,又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时,首先要进行科学分组,要确保每个小组中均有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小组中设置不同的角色,这样就可以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交流和表达,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在实施上述教学活动时,老师也要全程指导,防止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太过分散,脱离话题。最后,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牢记的是,小组之间的比赛成绩并不是最终的目标,最主要的是小组学习、讨论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知识。通过观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如果他们所获得的科学知识与他们原来的认识发生了冲突,或者是不一致,他们就会出现一些困惑,他们就可以对这些困惑进行提问,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他们也很愿意去探索这个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调查,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因此,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实践来完成,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增强其观察能力。通过分组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且通过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让他们更好地发掘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纸的观察》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具,如各种不同的纸张,或者学生自己选择的纸张,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不同的纸张之间的差异,并且通过小组讨论,深入了解它们的特性,探索它们的用途,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说明,通过自主观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纸张展开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将学生顺利地带入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建立激励性评价制度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保障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小学生有一种渴望被表扬和肯定的心理需求,他们会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需要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并且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可能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我们需要改变过去仅仅关注成绩的评估方法,将问题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例如,在每一节课结束时,科学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评估。重点关注哪些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且会给予适当的奖励。此外,还可以通过树立一个典型的学习榜样,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将其作为科学课程的楷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激励其他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自主思考的氛围,还能让他们自觉地遵守行为准则,让问题意识成为他们的学习习惯。其次,评估的对象多样化。老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问题意识的培养进度,从而认识到加强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这个提问的过程也是一个启发思考的机会,让他们更加善于探索。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和谐、宽容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要提出有益的建议,以此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