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学习研讨

2023-08-09柯兆新福建建宁县城关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师

◇柯兆新(福建:建宁县城关小学)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更为丰富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现代素质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探究式学习

(一)特点

其一为实践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其语言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需要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更强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其二为主动性。教师在应用探究式学习时,需要强化教学引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确保有效增强学生的能动性。

其三为灵活性。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结合个人意愿选择学习方式,对其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其四为过程性。在以往教学工作中,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效果,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正确认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对其能动性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而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通过该种方式能有效增强学生自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积极表达个人情感。同时,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科学协调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确保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应用价值

其一,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与学生有效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为充分的认知。同时,还可以优化师生情感,使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沟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与长处,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提升教学效率。

其二,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增强。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为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小学课堂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更为高效地参与科学教学,掌握更为充分的知识,并在生活中有效应用,强化学生学科素养。

其三,可以合理丰富教学内容。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应用,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有效拓展,使学生更为充分地掌握科学知识。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过于依赖课本知识,而教材文本的更新速度相对有限,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教师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时,需要对各种电子设备进行合理应用,分析最新科学知识和小学科学教材的连接点,使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科学知识,体会科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夯实学生学习基础,优化学生学习习惯。

其四,可以使教师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科学课程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教师需要全面整合相关知识。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解能力较薄弱,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内容。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时,需要为学生设置探究平台,营造良好探究氛围,强化学生探究兴趣。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学生思维特征设计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水平,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二、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

(一)挖掘教材文本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材文本是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合理设置探究主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需要优化教学氛围,结合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探究主题,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更为充分地理解。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能源应用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教师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整合,设置探究主题。通常情况下,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有效结合其生活规律,使教学工作融入实践生活。例如,教师在进行《合理利用能源》的教学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向学生讲述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能源应用和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大家在生活中,需要使用什么能源?根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电灯、汽车、燃气灶、电子玩具,探究能源应用,使学生对能源应用的意义产生充分认知。教师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教材知识,强化学生思维发散,使其探究素养得到更大发展。

(二)优化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的重要保障,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动力,使其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相对欠缺,对教师教学引导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设置教学情境,确保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小学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需要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优化教学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据此制定应对策略,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例如,教师在进行《让资源再生》教学时,需要提前准备干毛巾、搅拌棒、水、纸巾、废报纸、水杯等材料,并对学生进行科学讲解,组织学生制作再生纸,引导学生探究其制作流程,使学生对制作再生纸产生更为充分的认知。通过科学地开展探究活动,可以强化师生情感共鸣,合理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设计挑战活动

小学生的好奇心相对较强,对未知事物具有较大兴趣,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引导,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思维活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动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设计我们的小船》教学时,需要科学设置挑战活动,准备木条、纸张、电池、小风扇、开关、导线、泡沫胶、喷气装置、木板、泡沫、铝箔板等材料,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小船。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船设计,画出其主要结构;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本组设计制作材料清单,方便计算成本,然后利用网格图进行设计图的绘制,把握总体结构;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设计情况进行科学评价,选出最优秀的学习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在具体设计挑战活动时,需要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合理设置挑战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探究小船的构造和设计要点。教师的激励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其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对学生求知欲进行有效激发。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适时表扬和科学激励,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完成挑战活动。

(四)结合生活实际

科学和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小学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工作时,要与学生日常生活有效结合,确保探究式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为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有效培养,确保学生对其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实现学生探究精神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时,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具有更为充分的理解,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加以应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水的蒸发和凝结》一课教学时,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忆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和凝结现象,使学生对水的蒸发与凝结原理产生更为充分的认知,强化学生实践探究能力,使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小学教师在开展科学课程探究式学习教学时,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文本,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同时,还需要优化师生关系,科学设置挑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最后,教师还需要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为充分地理解相关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使现代素质教育得到更大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教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最美教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师如何说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