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学贴近学生

2023-08-09江苏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方式

◇崔 婷(江苏: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

科学是一门理性探究世界的学科,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小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结合新课标,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让小学科学课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一、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出现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方面

虽然现在的小学科学课程注重生活化,但是在一些地区和学校中,科学课程的设置还存在问题。有些地区和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而是单纯地传授科学知识,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更加注重生活化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开展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教育。

(二)教学方法方面

虽然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一些地区和学校中,探究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存在问题。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而缺乏针对性和深度。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需要更加注重探究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设计合适的实验内容和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环境方面

虽然现在的小学科学教育环境已经更加注重生活化,但是在一些地区和学校中,科学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工作室等教育环境建设还存在问题。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和工作室设施落后,缺乏足够的科学仪器和设备,无法满足学生实验和探究的需求。因此,在教育环境方面,需要更加注重教育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科学实验和探究环境。

(四)教师素质方面

虽然现在的小学科学教师已经注重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但是在一些地区和学校中,教师素质还存在问题。有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不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况,无法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因此,需要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育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

二、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科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例如原子、分子、电子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事例和实验,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实际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方法,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学生有热情和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奥妙,进而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当今社会中,只有具备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做出实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方法和方案,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和价值发挥。

(四)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故事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科学知识。例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实验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和化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电路、机械、化学实验等,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选好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选好生活化的内容是让科学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生活化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生活化的内容也有助于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科学知识脱离生活、难以理解和记忆的问题。在选取生活化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选取。

在学习“水”这个章节的时候,可以关注当前社会上与水相关的话题和热点,如城市供水、农村饮水安全、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管理策略。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例如水的循环、净化、利用和节约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饮水、洗浴、浇灌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二)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科学,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实用性,从而对科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动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这样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空气、水、食物等,来讲解化学和生物学相关的知识。比如可以通过讲解烧水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水的沸点和汽化过程。或者以最近的热点新闻作为例子,比如某地发生地震,可以以这个新闻为例子,向学生讲解地震的原理。

比如在学习《水的蒸发和凝结》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洗澡后镜子上出现的水珠,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水珠?这是水的哪一种状态?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蒸发和凝结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和转变过程。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为什么洗澡后镜子上会出现水珠?这涉及水分子在空气中的蒸发和凝结过程,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这个科学知识点的真实应用。或者利用冰箱内壁上的水珠这个例子,向学生介绍水的状态变化,让学生理解水从气态到液态的转变,帮助学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状态变化。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冰箱中的水珠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实践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实践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去。通过亲身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从生活常见的现象中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验,例如水的沸腾、气体的膨胀、声音的传播等等。在进行实验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实验可能存在的危险,知道如何保证实验安全。

比如在学习《做个保温杯》时,在实践前,教师可以先对制作保温杯工作原理及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讲解,并对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解释。随后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方法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制作过程和结果,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的技能。在完成实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增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优化探究式生活化教学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且锻炼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提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探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和解决思路,同时让学生自主在生活中探究和发现。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风的成因》这节课的时候,在开始学习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风?”“风是如何形成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风的成因。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吹风机模拟风、用吸管吹气制造风等,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从而理解风的成因。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实验的结果和体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加深对风的理解。根据实验和讨论的结果,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整理归纳出风的成因,并对成因进行简单的概念解释,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布置生活化作业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遵循素质教育改革原则,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应该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日常生活,从中获取信息、寻找信息,提高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作业,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而不只是理论题目。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新知识,回顾已学知识,使之更加牢固掌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设计制作小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小车模型,并测试其行驶的速度和方向控制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分组设计和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车轮,测试其在不同路面上的摩擦力和行驶效果。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小车,例如购物车、轮椅等,了解其构造原理和设计思路,并画出简单的设计草图。同时,布置一些与小车制作相关的理论题目,例如如何减小摩擦力、如何设计合适的车轮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必然趋势,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让科学真正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方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蜗牛看牙医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