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论证式”探究教学研析

2023-08-09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刘集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结论观点证据

◇李 凤(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刘集实验小学)

将“观点—论证式”探究教学引入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和推理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科学是学生初步认识世界、探究事物规律的基础课程,其中包含自然、社会等各领域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学生以辩证思维看待世界的发展,将观点论证式探究式教学策略应用于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观点—论证式”探究教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论证本体包含资料、主张和理由三大基本要素以及支援、反驳、限定三个补充要素。其中资料是指通过能主张自己观点的事实依据,从证据过渡到主张需要基于一定的依据得出观点结论。“观点—论证式”教学策略,是指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根据某一观点,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收集与主张有关的事实依据,通过组织或者群体采用相应的方法,掌握主张与事实依据之间的联系,采用集体论证或课题论证的方式解释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形成结论,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是否正确的探究式活动。在“观点—论证式”的探究式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观点—论证式”探究活动当中,主动吸收知识,将证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自己掌握的事实阐述自己的主张,形成集体共识,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小学科学“观点—论证式”探究教学的流程

(一)确立观点

一般而言,确立观点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观点这两个环节。在发现问题这一环节,可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个性化情境,挖掘生活中的现象,搜集有意义的资料,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提出观点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问题确立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证据阐述该观点的理由,切勿胡乱猜想。学生要针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确立自己的观点,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几个。

(二)收集证据

该项环节是学生展开论证的前提。在学生搜集证据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证据,使学生选取恰当的材料、设计观察和搜集资料,带着自己收集的资料去观察模拟试验,本着“以数据说话”的精神呈现证据,并做好进一步论证的准备。学生通过观察,将实验证据和观察数据制成证据资料。但由于此类资料需要学生自己整理和归纳,因此,可以和其他学生合作,共同研讨与分析,为进一步解释奠定基础。

(三)论证解释

论证解释是通过搜集证据确立的。结论是观点,论证是探究教学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初步解释,经过集体研讨和个人分析等活动方式,对证据和观点进行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以达成集体共识,最终获得可靠的结论。学生在确立观点、搜集证据、论证解释的过程当中,能提高思辨能力和论证能力,又能够提升学习水平。教师基于小学科学“观点—论证式”的探究教学模式,顺应了学生的发展要求,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论证活动当中去,根据自己的论点搜集证据,解释观点,获得可靠的结论。小学生的论证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探究。教师对学生予以指导,使学生会应用、会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论证能力。

三、小学科学“观点—论证式”探究教学的策略

(一)传授分辨方法,区分事实与观点

观点是建立在探究基础上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运用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对未知的自然规律或自然现象提出论断。观点是学生根据事物的现象形成的主观判断,既可以凭借自身的想象,又可以根据事实做出推断。因此,学生的观点是主观的,需要通过观察与实验运动的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观点是可以证伪的,也可以是证明的。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开展“果实与种子”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教给学生分辨的方法,指导学生分辨事实与观点。只有明确事实与观点,才能够收集与论点相关的事实依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如针对果实,有西红柿、苹果、猕猴桃、香蕉等,可通过分析“苹果是椭圆形的,红色的,比橘子甜”,证明“苹果是椭圆形的、红色的”为事实,“比橘子甜”是观点,需要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论证。通过指导学生明辨事实与观点,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论证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将各种水果蔬菜展示给学生,针对果实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踊跃回答,表现自己。教师可抛出成语“开花结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二)重视情境教学,确定自己的观点

确立自己的观点是“观点—论证式”探究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需要收集证据,充分利用证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及经验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推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在科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对各项问题提出疑问。

例如,在教学“今天天气怎么样?”内容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从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入手,挖掘真实的问题,如“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将一些生活中常见、学生却没有关注的情景纳入教学情境当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论证观点进一步证实。其二,从实验或游戏入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针对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师可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准备好温度计,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共同探究今日的温度。通过开展趣味性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主动提出问题并确立自己的观点,从直观的教具入手。由于教学有直观、鲜明的特点,教师利用新奇的教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确立自己的观点,例如“天气预报是如何测定明日的天气和一周内的天气?”使学生进一步证明自己提出的论点,为实验探究活动打下基础。教师要注重情境教学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巧妙灵活地设计情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观点,为进一步论证做好铺垫。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证据意识

在小学科学“观点—论证式”探究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教师要围绕某一观点,通过运用原有的经验和设计方法,参照教学设计,使学生选择的证据,能支撑自己的观点,并针对他人的质疑,对自己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丰富自己的论证内容。通过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在辩论当中形成共识,最终得出明确的结论。因此,在“观点—论证式”教学过程当中,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证据和整理证据,并运用自己搜集的证据,对自己的观点形成论述,形成最终的结论,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认识液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使学生在观察与实验的过程当中,搜集证据,对液体不同的颜色、形状、味道、轻重等进行充分了解,依据现有的实验证据,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自己整理和使用的证据,论证自己或他人的观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不同,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收集的证据可能不全面,必要时,可借鉴他人的研究结果,增强论证的可行性。如“怎样区别小苏打与白醋这两种液体”,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该项教学任务,使学生从质量、颜色、味道、透明度等方面收集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在证据不完整的情况下要丰富证据,支撑自己的结论。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使学生在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科学思维进行培养,有效落实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提高。

(四)联系生活实际,形成精准结论

论证是指学生围绕某一观点,运用证据对论点进行解释,最终确立其观点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论证是搭建论据与结论的桥梁,也是学生形成推理的结论。教师要采取恰当的论证方法,加强论据与结论的联系,获得准确的结论。在该过程当中,教师要加强论据与实际的联系,使教学过程,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一方面注重对生活的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又要意识到科学与现实的联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过程当中,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有效证据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形成精准的数据。如将橡皮泥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若在水中加入盐,橡皮泥是否会浮出水面?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目的是学习密度知识,通过对将盐放入水中的液体质量与未放入水中液体质量进行测定,通过“ρ=M/V”的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从而能形成可靠的结论。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实验的方式搜集证据,从而论证盐水混合物增加水的密度,可使橡皮泥浮起来。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将证据类比到自然规律,形成可靠的结论。一方面可加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该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注重科学来源于生活,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动手实践论证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课堂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观点—论证式”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论证的流程,为学生创造便利的实验探究条件,使课堂上的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去,获得可靠的结论。同时,教师也要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培养自身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运用证据不断提高自身的论证能力。

猜你喜欢

结论观点证据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观点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结论
手上的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手上的证据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