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与CRP联合检测老年肺炎抗菌治疗的价值分析
2023-08-08厉光锋郑国栋刘喜旺徐文洁李洁
厉光锋 郑国栋 刘喜旺 徐文洁 李洁
肺炎是临床呼吸科中常见疾病,也是一种多发病,是由病毒、细菌以及其他病原体等因素引起的肺泡感染、肺间质感染以及远端气道感染等;对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地干预与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如果病情持续存在将会导致疾病发展为重症肺炎[1]。重症肺炎的特点为起病较急、进展速度快、病情重、预后差等,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死亡率更高[2]。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比较弱、免疫力水平也比较差,身体修复能力比较弱,大多数患者都伴随着基础性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疗难度,导致患者预后相比于年轻患者更差。有研究表明,老年肺炎患者应该要尽快实施抗生素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症状与疾病预后[3]。但是在抗生素治疗中,不合理用药会增加耐药发生风险,为了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应该结合患者情况与实验室指标判断患者病情,从而合理调整抗生素的使用,保证患者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4]。本文主要分析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老年肺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日照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12月接收的老年肺炎患者60例,经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0~83岁,平均(70.46±3.04)岁。参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0~84岁,平均(70.02±3.4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为老年肺炎疾病;患者均接受抗生素进行治疗;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完整;知情同意研究。排除标准:病情严重需要接受手术等治疗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存在肺功能缺损或功能不全等疾病者;存在精神疾病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观察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实施血常规检查,并根据查体结果以及血常规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参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血常规检查结果在后续治疗中合理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与抗生素类别;试验组患者则联合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与类别进行合理调整。参照组患者经上述治疗3 d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改善为治疗有效,可继续沿用之前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果治疗3 d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都无明显改善,则应该要适当更换抗生素进行治疗。
试验组根据实验室检测指标调整抗生素治疗,在患者治疗3 d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抗生素的治疗方案。如果经检查显示这两项指标有所下降,则表明治疗有效,可以沿用之前的抗生素治疗方案继续治疗;如果这两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或者有上升趋势,则表明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效,应该要及时更换抗生素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持续监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直到降钙素原水平降低至0.5 ng/mL以内,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至0.6 ng/mL以内。两组患者的抗生素治疗类别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肺部阴影、痰培养转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耐药菌检出率。相关指标检测方法: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空腹血液样本6 mL,其中2 mL血液样本需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disodium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ate,EDTA)抗凝剂充分混匀之后应用于白细胞计数水平的检测;另外4 mL需要静置30 min之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为10 min,离心速率为3 000 r/min,应用于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检测中。白细胞计数的检测仪器为深圳迈瑞6900全血细胞分析仪;C-反应蛋白的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680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的厂家为北京利德曼,应用免疫比浊法对其水平进行检测;降钙素原的检测仪器为厦门优迈科Caris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盒厂家为北京万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免疫发光法进行检测。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为:(4~10)×109/L;C-反应蛋白的正常水平为0~5 ng/mL;降钙素原的正常水平为0~0.15 ng/mL。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的相关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例数C-反应蛋白(ng/mL)降钙素原(ng/mL)白细胞计数(×109/L)试验组300.42±0.265.55±1.266.02±1.25参照组300.59±0.256.59±1.257.35±1.15 t值-2.581 53.209 54.288 8 P值-0.012 40.002 20.000 1
2.2 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例数肺部啰音肺部阴影痰培养转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试验组306.05±1.457.53±2.467.66±2.488.06±2.429.05±2.45参照组309.35±1.7111.27±2.4910.27±2.5812.48±3.6114.42±3.61 t值-8.061 95.852 43.994 75.570 46.741 6 P值-<0.001<0.0010.000 2<0.001<0.001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耐药菌检出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耐药菌检出率稍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耐药菌检出率比较[例(%)]
3 讨论
肺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这一疾病的主要表现在为咳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热、食欲减退等,比较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对于老年肺炎患者来说,由于肺炎疾病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同时患者合并有基础性疾病,容易出现误诊等情况,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疾病进展为重症肺炎[5]。老年肺炎发展为重症肺炎之后会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等严重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需要及时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准确诊断,并开展有效地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6]。在常规检查中,对患者实施治疗通常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命指征变化情况,同时联合血常规结果调整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诊断缺乏特异度与敏感度,主观性比较强,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准确度更高地诊断指标。
降钙素原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正常情况下含量较低,稳定性较好[7]。降钙素原对于局部感染、病毒感染等无菌性炎症反应时浓度并不高,仅在患者伴随着严重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浓度才会明显提升,对鉴别细菌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度。降钙素原在全身性炎症反应早期就可上升,可将其应用于多种细菌以及非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当中[8]。C-反应蛋白则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受到损伤或发生急性炎症反应或慢性炎症反应后的敏感非特异性标志物,通常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12 h后就能检测到C-反应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对机体炎症反应都有早期诊断作用,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患者的检测率较高,对患者的抗生素治疗也有一定指导作用[9]。
从研究结果上分析:试验组患者的实验室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耐药菌检出率稍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在老年肺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通过动态检测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不断调整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10]。血清降钙素在血清中的半衰期约为30 h左右,一般情况下血液中降钙素原水平较低,当机体出现细菌感染就会提升这一水平,因此将其应用于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疾病中,且对细菌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评估作用,也可将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中。另外,血清降钙素原也是脓毒症的重要诊断指标[11]。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则与炎症反应以及组织损伤程度有一定关联,对细菌性感染疾病也有比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在实验室指标中还包括白细胞计数,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炎症检测指标,在严重烧伤、急性化脓性感染以及急性大出血等患者中应用率较高,指标水平会显著提升,对细菌性感染也有一定提示作用,但是特异性并不高[12]。
相比于常规临床症状分析、体征分析以及血常规检查来说,通过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检测去确定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能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指导意见,分析原因:(1)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都是常见的人体感染指标,其中降钙素原是早期细菌感染检测的重要标志,对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降钙素原对全身性感染有早期诊断价值,也能鉴别细菌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如果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有增高趋势,则要及时调整合理的抗生素药物类型,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13]。(2)C-反应蛋白对抗生素疗效的评估有一定作用,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程度与患者的症状减轻与治疗天数有明显相关,这一指标主要用于早期辅助诊断当中,不能通过这一指标对患者病情予以单独诊断。因此需要联合降钙素原进行检测,进一步提升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在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中有重要诊断价值,同时也能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参考[14]。(3)降钙素原在机体健康情况下浓度比较低,因细菌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早期降钙素原会随之上升,在感染12~24 h达到高峰,半衰期为30 h左右,炎症反应就可得到控制,降钙素原每天会下降一半,因此降钙素原浓度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相关,可应于疗效评价中[15-16]。
综上所述,在老年肺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采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能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也能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