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愈腮腺炎后动眼神经麻痹1例
2023-08-08黄艳徐振华
黄艳,徐振华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单独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较为罕见,BUTLER TH[1]认为腮腺炎偶尔会出现周围神经炎,其发病原因可能为病毒直接损害动眼神经,引起动眼神经受累,出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功能受限等[2-3]。动眼神经麻痹属于中医“上胞下垂”范畴[4],本病以虚为本,脏腑经络空虚,邪气客于胞睑,痹阻眼部筋肉所致[5-6]。笔者通过腹针与体针并用,针刺与温针灸配合,培补后天与益补先天相结,使脾气健运,中气可升,胞睑得养,上提有力,治愈1 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刘某,男,10 岁,初诊日期:2021 年4 月22 日。主诉:腮腺炎后双眼睑下垂5 d。患者10 d 前出现颈部包块,外院就诊见:左侧耳前可及约3 cm×3 cm 大小的包块,局部有红肿热痛,无头痛发热等,局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腮腺炎声像,诊断:化脓性腮腺炎,予以局部消炎止痛膏外敷3 d 后肿痛消失。5 d 前突发双眼睑下垂,右侧较左侧严重,易疲劳,无晨轻暮重,无复视、视物不清,无闭眼不全、饮水呛咳、构音不清、四肢乏力、气促,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眼科检查:右眼睑下垂遮盖角膜位置2/3 范围,左睑下垂遮盖角膜位置1/2 范围,右眼球活动稍受限,左眼球活动无障碍,双侧对光反射、轴辐反射均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角膜清,视网膜正常。神经系统检查:伸舌无歪斜,鼓腮无漏气,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胸片、头颅磁共振和血管成像检查未见异常;化验检查: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甲状腺功能、血细胞分析、C 反应蛋白、结核抗体未见异常。外院建议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家属拒绝,要求针灸治疗,遂至赣州市中医院针康科就诊。刻下症:双眼睑下垂,右眼活动稍受限,双目少神,视力下降、精神疲倦,余无不适症状,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动眼神经麻痹;中医诊断:上胞下垂(脾气虚弱证)。治法:益气温阳,健脾补气。亦属经络辨证中的经筋病。针刺取穴:(1)腹针: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大横;(2)体针:攒竹、鱼腰、太阳、足三里、三阴交、申脉、照海;(3)温针灸:足三里、三阴交;操作:(1)针刺:患者取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取 0.25 mm×25 mm 毫针直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大横,按针灸处方顺序进针,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不提插不捻转,无需得气;选取0.25 mm×40 mm 毫针直刺足三里、三阴交1 寸,选取0.25 mm×25 mm 毫针直刺双申脉、照海、攒竹、鱼腰、太阳,常规针刺,行针至得气为度,针用申脉补法、照海泻法;(2)温针灸:于足三里、三阴交针柄上各置一段直径1.8 cm、长约 2 cm的艾段,点燃施灸,每穴一壮。每次治疗30 min。第1次治疗后患者无明显缓解,第2次治疗后右眼睑下垂遮盖角膜位置1/2 范围,左睑下垂遮盖角膜位置1/3 范围,治疗4 次后双眼睑可完全上举,眼球活动正常,精神稍倦,双目少神,视力正常,治疗6次后恢复正常,精神可,双目有神。1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2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单独动眼神经麻痹, 无其他并发症者国内临床仅报道3 例[7-10],其发病原因可能为病毒直接损害动眼神经,引起动眼神经受累,出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功能受限等,现代医学多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或手术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多[2-3],患者难以接受,因而选择针灸治疗。
图1 患者刘某治疗前后眼睑下垂变化
该病属于中医学“睑废”范畴[4],《灵枢·大惑论》[5]言:“五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1]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目为清阳之窍,脾主升清,清气不足会导致眼部气虚,升举无力。故本病多因脾虚不足,邪气客于胞睑,肌肉松弛,上举无力所致,针刺取穴除局部取穴外,多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穴位为主。由于腧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特性,攒竹、鱼腰、太阳局部取穴,疏通眼部经络;申脉、照海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阴跷脉,司眼睑之开合,泻申脉补照海调节阴阳。腹针疗法的适应症以内因性疾病为主,故对于脾气虚弱型睑废尤为适宜。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是腹针“引气归元”方,中脘、下脘属中焦胃脘,脾胃相表里,为气血生化之源,二穴合用理中焦、调升降、培补中气的作用,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12],四穴合用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双大横是脾经要穴,是腹针“调脾气”方,具有健脾的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合穴,脾胃互为表里,为强壮、保健要穴,可理脾胃、调气血,三阴交是肝、脾和肾三阴经交会穴,可调节脏腑经气、健脾,温针足三里、三阴交,通过艾条使热力透达深部,加强经络感传,促进阳气运行,温养筋经,助眼睑之升提。腹针与体针并用,针刺与温针灸配合,培补后天与益补先天相结,使脾气健运,中气可升,胞睑得养,上提有力,疾病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