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2023-08-08郭小铭何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009上海建桥学院上海0306
郭小铭,何云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 009;.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 0306)
书名: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作者:孙石群
出版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年04 月
定价:60.00 元
ISBN: 9787517073826
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推进器,相应地,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互促共进已是高校教育体系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机制,既可以增强对双创教育的思想引领和道德指引,还可以延伸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便其顺利被社会所接纳。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一书,在认真梳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内涵、要素、特征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体系,并基于相关具体实践案例,深刻论述二者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和现实策略,以期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该书认为总结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系是探索二者相融合实践路径的前提条件。一是双创教育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现实手段。《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认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与社会实践有所脱节,其实践性有待加强的问题,上述问题导致学生有时难以将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实践。面对加快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任务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生动灵活的新型教育方式,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有效弥补思政教育的不足之处,同时赋予思政教育以新的时代特征,充实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拓宽思政教育发展空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高校培育新时代创新人才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二是思政教育能够促进双创教育良性发展。该书认为如果仅重视双创教育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态度、价值观念、职业精神的思政教育,则会导致双创教育陷入困境,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课程,其最为鲜明的价值功能在于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若想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层面的引导和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动员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以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进取精神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该书还就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路径作出一定思考。一是科学整合教育内容,提升育人效果。《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认为一方面,应充分挖掘双创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增加企业价值导向、企业精神等案例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可在思政课中添加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例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理性分析和科学研判的能力,赢得创新创业的主动权。二是拓宽实践载体,创新育人方法。该书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在课堂外,学校可依托教育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思政课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重点关注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使学生养成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切实提升学生服务国家、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建设师资队伍,提升综合素质。该书认为教师素养事关协同育人效能,高校应加强对教师进行法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学习,并鼓励教师赴校外企业参观研修,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此外,高校还可邀请校外企业家担任校内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有效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课题和参与创新创业竞赛,营造合作教学、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两大重点,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高校应立足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和有效途径,以此构建全新的育人体系,提高高校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