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8-08梁丹王利荣张涵之

科学咨询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大学

梁丹,王利荣,张涵之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其中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1]。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的受众广,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大学语文课程更加倾向于编选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篇目。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和载体。然而,大学语文课程普遍处于副科地位,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并未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终实现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一、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情况,笔者对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及访谈。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学生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不竭源泉。红色革命文化从启蒙和救亡中发展而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中不断成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革命文化中不断发展创新,体现和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及教材选编上都有所体现。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文化并未得到学生的理解和高度认同。例如,在被问及“您认为您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这一问题时,仅有约20.51%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最认可,约有1.83%的调查对象表示最不认可,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当学生被问到《诗经》《楚辞》《论语》等传统经典篇目,或者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时,学生也经常是一问三不知。

表1 您认为您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的教育,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自控力。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理解和高度认同,学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变得更加困难。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固化,缺乏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弘扬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形式开展课程评价。但从相关调查结果和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语文教师仍然沿用着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一言堂”“填鸭法”也仍然存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反抗和厌倦情绪,与大学语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目标相去甚远。例如,在被问及“您认为您的老师是否能够注重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带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这一问题时,仅有约16.12%的学生选择“最认可”这一选项,约有2.74%的调查对象选择“最不认可”选项。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您认为您的老师是否能够注重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带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将试卷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文化自信的唯一标准。在这种固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下,教师也就无法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大学语文课程未受到足够重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动力不足

课程实施者、管理者对一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是课程长期有效发展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其在高职院校中基本处于边缘化地位,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此门课程。部分高职院校即使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对其也不太重视,导致大学语文课程课时量少、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例如,有的教师表示,“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与中小学有明显不同,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专业课成为了主科,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划分给了专业课,大学语文则普遍被学校和学生当成副科来看待,一周只开设2个课时,教学时长不足,教学内容被严重挤压,教学地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被问及“课程管理者是否重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时,也仅有一小部分教师选择“十分重视”这一选项。

因此,在这样的现状下,大学语文课程日益边缘化,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很多学生也只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混学分的一种选择,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学语文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自然也就难以实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目标。

二、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对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坚定不移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职院校必须始终坚持的光辉使命。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中心,更应该加大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力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不断地实现自身的改革、探索,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实现这“三大文化”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大学语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理想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常以古文、古典诗词、文学名著等形式体现出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认真挖掘古诗词、古典名著中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因子,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使学生自觉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从而更加自觉地坚定文化自信。例如,在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教师不应当只拘泥于诗歌本身,还可以适当穿插对唐诗发展脉络的梳理,带领学生领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风采,体会其“孤篇盖全唐”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巨大影响力。在讲解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千百年前爱国将领的精忠报国之志,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红色革命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也有很多体现,更多的以近现代诗文为主,这些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风格的集中展示,能以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不断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奋发向上。革命烈士林觉民的书信《与妻书》中蕴含着“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牺牲精神。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中蕴含着抗战必胜的民族光明信念。曲波的革命通俗小说《林海雪原》中深刻揭示了“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4]的大无畏精神。茹志鹃的《百合花》热情地歌颂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人性之美。教师在讲解这些革命文学名篇时,也要注重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弘扬。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是新时期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普遍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甚至于追捧西方文化一度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时尚潮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陷入外来文化的泥沼中,从而逐渐丧失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大学语文中的当代文学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如《别了,“不列颠尼亚”》真实地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难忘瞬间,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描绘了党在新时期所取得的又一伟大成就。教师在讲解此类文本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性,带领学生感受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从而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

(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师作为课堂的实施者、参与者、引导者,其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加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是学校更好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

首先,教师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要主动接受和学习新的教学观念,如“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新型教育理念。教师在注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要围绕课程思政教育,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其次,教师要勇于突破以往教学模式的禁锢,转变教学方法,将单一讲授的课堂转变为启迪思想、激发共鸣的课堂,将被动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的知识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增强文化自信。最后,在大数据、互联网的加持下,教师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如通过学习通、腾讯会议、雨课堂等在线平台录制介绍中国文化经典的短视频供学生学习;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抖音平台向学生推送有关中国文化的推文、短视频等。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促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三)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精准定位,提高课程重视度

大学语文课程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性学科,其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也是促进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途径[4]。作为高职院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向学生传递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文化。这些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底气所在,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正因为如此,大学语文课程才应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普遍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课程并未受到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课时量被无情挤压。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想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要对课程性质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提高课程重视度,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征、学校发展理念等构建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课程体系,精准施策,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科力量,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高度自信和凝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基石[5]。青年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因此,学校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也正通过改革创新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国家、学校、教师的多重合力下,文化自信必然深深植根于广大青年学生心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定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大学求学的遗憾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