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蒹葭》中的节气文化审美价值

2023-08-08代佳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

代佳佳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故语文课程、教材承担的责任越发重大。自2016年起全国中学开始推广部编版语文教材,其中的古诗文、民俗文化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二十四节气被称为我国第五大发明,其中包含的谚语、古诗词、典故等,既有利于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中国古诗词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试以节气为切入口,试探寻《蒹葭》的文本意蕴。

关键词:《蒹葭》 节气文化 审美价值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则是采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式,以诗词的形式将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串联起来,最终落到了节气立春上,涌动万物生长,以一种令人惊叹不已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了特有的中国式浪漫;甚至于在新播出的《2023年中国诗词大会》上,第四期主题“寒暑”,寒来暑往,划定年岁节点,流淌着诗意人生,喜看万物中的奇妙之旅,共同探索诗词中的四季之美,其则以绮丽的诗词描摹四季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由此可见,节气文化越来越得到世人的重视。自新课改以来,传统文化融入义务教育越来越是大势所趋。而本文以节气为切入口,融入诗词教学,则极大彰显了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思想理念。

一.节气文化融于教学的依据

1.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密切关注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实际,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人文关怀,于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学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强调,语文课程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大有裨益。

根据以上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新课标进一步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核学科心素养重在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节气诗词便是很好的载体。首先,在思维价值方面,节气是古人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总结出来的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了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因而节气诗词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在文化传承方面,节气诗词是节气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节气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物候知识,也可以了解我国古人传承下来的习俗文化,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习俗文化,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最后在审美价值方面,二十四节气与四时变换紧密相连,每一个节气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物候,而在节气诗词中诗人捕捉到节气的时间节点,通过写景、抒情,来描绘独特的意境,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因而,我们要善于充分挖掘出诗词教学的内外潜力,在感受节气之美的同时,创设诗词学习情境,将语文融于生活,从而让学生在节气诗词的学习上进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2.现实依据

古代文人墨客亦或是现代儒雅世人往往会随着节气的变化而生发一种独特的情怀和感悟,他们往往以节气入诗,进而创作出属于个人印记、刻上时代烙印的作品。而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其中就有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节气诗词,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如果在适宜的诗歌教学中融入一定的节气文化,并与实际生活实践相勾连,如此便能拉进古诗与学生的距离,就能在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但是就目前节气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现状来说,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渗透与传承的方式存在不足,当前节气诗歌教学仍注重传统“填鸭式”教学,一些老师在节气诗词中也不注重渗透节气文化,而充斥在语文课堂上的往往是老生常谈的创作背景、单调的表现手法等等,也不是说这些方式不好,而是忽视了学生的趣味性,学生也很难欣赏诗词真正的美;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城里面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因而对节气诗词中所提及的物候以及意象比较陌生,故很难真正欣赏节气诗词中蕴藏的美,也很难发自肺腑爱上诗词。

二.《蒹葭》中的节气文化元素

首先,从《蒹葭》一文所属单元位置来看,它是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篇章,节选自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秦风》,而《诗经》又是我国古典诗歌文化的源头。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趣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編者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类命运共同的情感,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因此,作为《诗经》的特色篇目《蒹葭》,我们理应挖掘其中的审美意蕴,好让学生感受其中鲜活而又强劲的生命力以及美感。

其次,从表现手法来看,《蒹葭》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培养形象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就能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在诗的开篇常采用比兴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而《蒹葭》这首诗是《诗经》的典型代表,相应具备其表现手法,同时它也是一首很典型的节气诗,此节气为白露。在诗句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即是比兴手法的运用,而第一句是被众人历来称颂的写景名句,以蒹葭、白露引出下文“伊人”,从而形成起兴;诗后面的“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改变的是诗句的一两个字,即是重章叠句手法的使用。可以说,整首诗都是在这一唱三叹的反复中生成凄清的美感。正如清代末年的文学家方玉润所说:“三章只一意,特萑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音多有余音”。总之,《蒹葭》中的形象触发读者的情思,因而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赋比兴以及重章叠句手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不断发散开去,扩大想象的空间,从而为体悟诗句中的情感做铺垫。而这几句有一个共同形象,点明了节气白露。

最后,从白露节气入诗的价值来看。一方面,从审美意蕴来看,这个节气本身就具有一种极致的美,这种美在《蒹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这时候,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天气已经转凉。而白露这个节气很美,但同时也有点特殊,它是以具体的景物来命名的节气。这样的好处是,白露入诗词就比较容易,作为一种典型的物象,也能增加诗词本身的质感。自《蒹葭》以后,历来很多世人也喜欢用白露入诗,并形成一系列的传统。例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提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另一方面,从思维价值方面来看,由于《蒹葭》呈现出的朴素真挚的情感,都是基于内心原始纯粹的、自然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是抽象的。但是其中的节气意象本身作为一种物象,以其入诗,读者读来直观感较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节气意象,如此一来,便能化抽象为具体,也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探寻表象背后的东西,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三.《蒹葭》中的节气意境之美

全诗一共三章,每一章八句,全诗以时间为序,展示了黎明前后的三幅场景,并且在不同场景下,渲染了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从而展现了主人公追求伊人的艰辛,对伊人无尽的思念之情。而三个场景中的三个意象“蒹葭”“白露”“霜”皆是白露节气中特有之景,故这些意象的选择以及所形成的意境具有强烈的朦胧之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开头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冷凄清、浓露重锁的秋晨图,即是黎明前后皎洁的月色下展示出来的美景。《蒹葭》首句诗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里的霜是指清晨的朝露因温度突然下降而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滴,白露由此得名,即白露节形成的露水。对此,清代李调元笺曰:“是月,凉风至,白露降矣”。首先,从时间上看,此句暗含了一个客观条件,在这秋末冬处的时节,天气逐渐变得清冷无比,而推测此时应当是在黎明前之际,月色朦胧,清冷的月光洒在了繁茂的芦苇之上,这才能为后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及“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交相呼。再者,从空间上看,视觉上由近及远的转换,形成了比较广阔的场景。最后,从意象的色调来看,白露、芦苇花、霜色系清冷,正好可以和“伊人”以及“在水一方”的色调相统一,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情境下,我们仿佛能感同身受主人公隔水相望、徘徊反复,苦苦追寻却求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故我们可以在节气意象中感受诗词意境,想象此画面从而感受主人公的情思。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随着时间的推移,则是在黎明前后即将迎来太阳的曙光下的场景。东方既亮,朝露待日晞,芦苇花的轮廓看得逐渐清晰起来。而诗中“蒹葭”也正好是秋天的景象,蒹葭即是我们平日熟悉的芦苇。古人对此早有物候观察记载,据考证芦苇的丰茂期正是芦花盛开的白露节。春秋后期的《夏小正》,主要是一部现象授时的天文历法书,书中记载:“七月,秀萑苇”。“秀萑苇”就是芦苇开花。故我们可以通过白露节中的物候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蒹葭萋萋”写的该是芦苇在抽穗期至种子成熟期这段时间的景象,也就是处于立秋至霜降期间,即在白露这个节气芦花开的最灿烂之际的景象,也为抒情主人公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绝美的场景。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此句描绘的便是黎明前后晨光熹微下的美丽景象。露水依附在蒹葭之上,此时太阳渐渐将大地加温,却没把白露蒸发,在阳光的照耀下,朝露使得芦苇花越发熠熠生辉,显得越发茂盛鲜明。这个时候,伊人的身影越发清晰了,但是主人公只有痴痴追寻着,可望不可即,无穷的思念却是绵远悠长。

四.《蒹葭》中的节气习俗之美

刚刚我们通过白露的物候来品味《蒹葭》的审美意蕴,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拓展节令教学。正如《陶行知教育箴言》指出:“生活教育与教学做合一之总要求:我们要读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的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基于此,除了在课本经典作品中感受美的浸润,我们还可以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寻根溯源。故在节气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归自然,留心身边的自然现象,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渗透节气习俗,从而更好增强对节气诗词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弘扬节气文化。因而在《蒹葭》的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知与发扬白露节气文化,所以可以在课堂末尾适当拓展白露节气的习俗,实现“生活中践行语文”的理念。

通常在白露这个节气,其间的传统习俗有收清露、饮白露茶、吃番薯等。而这里主要谈谈白露节气习俗中的收清露以及饮白露茶,此节气习俗也极具美感,正好可以配合《蒹葭》的审美意蕴。孟秋时节,天气转凉,清晨露水加重,寒蝉也垂緌饮清露,于是便有了中国民间百姓在白露节气“收清露”的习俗,而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方式。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收集来的清露还有令人容颜焕发之功效。以此同时,秋意渐浓,适宜喝些不温不寒的“白露茶”,饮茶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人士大夫高雅的兴趣爱好之一,而恰逢白露时节便有了这样的饮茶习俗。古时南京人十分看重节气的“来”和“去”,于是便有了南京特色的节气习俗。此时的茶树经过夏的酷暑,白露前后正是采摘它的最佳时期,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它没有春茶的不经泡,也没有夏茶的苦涩,而是具有清香甘醇、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如果在讲到《蒹葭》一文中,在这适宜的时间节点,向学生科普关于白露相关的物候知识以及节气习俗,既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勾连,又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个白露中清雅的习俗也能夠和《蒹葭》一文中审美价值相契合。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们的阅读经验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改变,那么相应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经验就要发生改变,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蒹葭》作为教材中的一环,作为《诗经》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本文就尝试以拉进几千年前的文学作品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为目的,试图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中的教学价值,从而在真实情境中为学生的文学积淀做出努力。另一方面,节气文化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藏,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珍贵的气候钟,它会准确反映出气候的变化。既然《蒹葭》中具有丰富的节气文化资源,且节气传统文化又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便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节气教学资源,从而将其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蒹葭》的美感,提高学生审美以及博物方面的能力;更要让学生在趣味中实现与中华文化的对接,使学生增强对节气文化的认同感的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一扇探索传统文化的大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最后使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趣味盎然的乐土和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马云静.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节气文化的传承与解读——以朱自清的《春》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

[2]张建雄.二十四节气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J].中学语文,2020.

[3]高丽.二十四节气: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实践[J].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

[4]梁冬生.《蒹葭》的美学意蕴[J].语文教学通讯,2022.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关于钢琴即兴伴奏艺术审美价值的探讨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