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木兰故事绘本中人物形象构建的变异研究

2023-08-08李静李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变异绘本

李静 李莉

内容摘要:中国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的“木兰故事”在人物构建上侧重于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美国“木兰故事”绘本中,木兰及其他人物形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人物形象。造成变异的主要原因有美国文化背景中民族的性格偏向、人们对于个人英雄主义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推崇、对故事情节丰富完整的需求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等。绘本中人物形象的变异对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在人物性格、造型和新增人物形象的创作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木兰故事 绘本 人物形象构建 变异

中国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的“木兰故事”已传播到美国多年,以各种改编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有小说《女勇士》、1998年迪士尼动画版电影《花木兰》以及2020年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等等,对于这些版本中“木兰故事”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但还有一种“木兰故事”的改编形式没有受到研究者们的过多关注,那就是绘本。现今美国有关“木兰故事”绘本的主要版本共有六种:包括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Jiang, Wei & Jiang,Cheng An , 1992),陈建文的《巾帼英雄花木兰》(Charlie Chin,1993),珍妮·李的《木兰歌》(Jeanne M. Lee,1995),张颂南的《木兰辞》(Zhang, Song Nan,1998);罗伯特·圣苏西的《花木兰》(Robert D.San Souci,1998)以及易钢、郭晓的《花木兰的故事》(Gang Yi & Xiao Guo,2007)。绘本也是“木兰故事”在美国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绘本中“木兰故事”的变异同样也值得我们研究,包括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构建,人物形象构建是故事的基础,也是表现故事主题的重要方式。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构建同《木兰辞》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将对美国“木兰故事”绘本中人物形象构建的变异、变异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此外,绘本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色彩,色彩的使用也是人物形象构建的重要因素,因此将会简单地结合色彩来分析人物形象构建的变异。

一.变异分析

《木兰辞》中出现的人物有花木兰、木兰的父母和姐弟、可汗、同伴等,其中木兰为主角,在《木兰辞》中对其有具体描写,人物形象较为丰满。一般人物形象要从外貌和性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因在《木兰辞》中没有对于木兰外貌的相关描写,所以仅针对木兰在性格方面的变异进行分析。其他人物在《木兰辞》中都没有具体描写,只有名称出现,所以绘本与其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使有些其他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另外,有的绘本也通过增加新的人物来丰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构建。

1.木兰形象

花木兰作为故事主角,她的形象在《木兰辞》中较为丰满。《木兰辞》开篇就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①,表明木兰温良贤淑的传统女性形象特点。虽然木兰很勇敢,她女扮男装,替父出征,为父亲尽孝,为国家尽忠,但也是因家中无人能从军,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原来的模样。绘本中木兰的性格变得更加活泼坚毅和机敏,在勇猛独立的同时又有细腻的一面,不同的绘本对于木兰性格特点的表现有其不同的侧重点。

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罗伯特·圣苏西的《花木兰》以及易钢、郭晓的《花木兰的故事》绘本都较为突出地表现了木兰活泼坚毅和机敏的性格特点。三本绘本中都有写道木兰从小练武,而不是处在闺阁之中日日织布,可以看出木兰活泼和坚毅的性格特点,并且三本绘本中也都提到木兰想出妙计使得战争取得了胜利,可以看出木兰的机敏。此外,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绘本整体色调明亮,在角色造型色彩的设定上,即使是在木兰女扮男装从军后,木兰的服饰也是以色彩鲜明的黄色和红色为主,这或许是作者对于木兰女子身份和性格的展现,亮黄色和亮红色的使用,更加表现了木兰活泼的性格特点。但在罗伯特·圣苏西的《花木兰》中,对于木兰造型的塑造,该绘本中的没有选取大量的暖色调,而是选择了处于冷暖色调之间的中性色调。木兰从军归来后,对镜梳妆一图中,木兰上装为深黄色下裙为深绿色,深黄和深绿这两种中性色调,更侧重表现木兰身上坚毅的性格,不似一般女子那样娇柔。

在陈建文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中主要侧重表现木兰既勇猛和独立,又有细腻的一面。绘本中對木兰穿着男装后的形象进行了描写,“月牙长枪手中握,柳叶大刀挂腰旁,黑身盔甲好威武,骏马长啸斗志昂!”②给读者展示了木兰穿上男装后英姿飒爽的威武形象。而后在战场上,木兰说道“中华好汉跟我来”③,这一句话展现了木兰在军中的领导力以及在战争中打头阵的勇猛。绘本中还写道木兰从军归来后结婚的场景,木兰对未婚夫问道能否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自己的妻子,可以看出木兰对于在婚姻中平等地位的追求,不是妇嫁从夫,说明了木兰独立的性格特点。木兰的细腻则表现在绘本中对木兰男装形象进行描写后,又写到木兰将“香梳”藏入怀中。虽然穿着男装,但是木兰还是有着女子的细腻情感,将那把“香梳”作为自己女性身份的象征,藏进了怀中,这也是《木兰辞》中的木兰所没有的形象特点,使得绘本中木兰形象的构建更加丰富。

2.其他人物形象

《木兰辞》中出现的木兰父亲、姐姐和弟弟的人物形象在绘本中变得丰满,在烘托木兰形象、丰富故事情节和突出主题思想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其一,有关木兰父亲的形象。在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和易钢、郭晓的《花木兰的故事》绘本中都提到木兰从小和父亲练习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另外,在珍妮·李的《木兰歌》这一版以对《木兰辞》的原文翻译为主的双语绘本中,尽管作者没有对“木兰故事”有过多改编,但作者还是在绘本中隐含了一些变化,如在绘本的正文故事前配有一幅木兰随父亲练武的图画。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些绘本中所展现的父亲是具有平等和开放意识的,而非传统的父亲形象,否则身为女子的木兰就应该是不被允许习武的。在陈建文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中对于木兰父亲的形象还有更为具体的描写,绘本中写道“可怜爸爸衰而老,鬓发斑白照烛光。”④这句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父亲已是一个衰老、头发斑白的人,面对这样的父亲,木兰如何能让父亲再上战场,这也更坚定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此外,该绘本中对木兰父亲运用“慈父”一词进行描述,虽然简单,但也表明木兰父亲是一位慈祥可敬的父亲。在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绘本中也有一段对父亲送别木兰时的语言描写,他嘱咐木兰在战场上多加小心,也可以看出父亲的慈祥。

其二,有关木兰姐姐的形象。在罗伯特·圣苏西的《花木兰》中对姐姐有一些直接描写,姐姐有了更为具体的形象特点。在看到木兰用竹棍练剑时,姐姐说道一般女人不会舞剑,这里就可以看出,姐姐是一个传统中国女性形象的代表,守着传统儒家礼仪和思想,认为女子不能习武。姐姐形象与绘本中的木兰形象形成了一种对比。

其三,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中对于木兰弟弟的描写有所增加。绘本中的弟弟有了花木礼这一姓名,木兰在离别前嘱咐弟弟要孝顺听话,帮父母干活,可以看出木兰弟弟尚小,只能留在家中照料父母,还不能承担替父从军的重任,丰富了故事情节。

另外,绘本中还新增了人物形象。在陈建文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中,增加了木兰结婚的情节,因此出现了木兰未婚夫这样一个新人物,面对木兰询问能否待妻子如待朋友一样尊重,木兰未婚夫回答说如果与木兰结为夫妻,一定和她像鸳鸯一样恩爱,这也可以看出未婚夫对木兰的尊重以及具有平等意识。虽然对未婚夫的描写不多,但却是对于《木兰辞》中人物构建的一大突破,在“木兰故事”中融入爱情元素,对于“木兰故事”的改编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变异原因

造成美国“木兰故事”绘本中人物形象构建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美国文化背景中民族的性格偏向、人们对于个人英雄主义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推崇、对故事情节丰富完整的需求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等。

首先,不同民族的性格偏向会对故事人物形象的构建产生影响。中国人在普遍认知上是偏向于内敛的性格,美国人则是偏向于外放的性格。“木兰故事”要想被不同民族的人们所能接受,那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一定是能够被其接受的。《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期待,却不能满足美国读者的期待,他们需要木兰性格变得更加活泼一点,这也符合他们民族的性格偏向。

其次,为了满足美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推崇。美国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对于超级英雄都非常崇拜,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将故事中的英雄主角突显出来。木兰虽然在《木兰辞》中已经是一位巾帼英雄,但同样不足以满足美国读者的需求。因此就需要靠对人物形象构建的变异来满足,作为英雄的主角木兰需要将机智、勇敢、活泼、独立等积极向上的性格融于一身。同时,因为男女平等思想会弱化他们对于木兰女扮男装的重视度,所以在绘本中木兰可以保留女性特征,如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中木兰色彩明亮的男装,还有不同绘本中对于父亲和未婚夫形象的构建也是起到突出男女平等思想的作用。

再者,满足人们对故事情节丰富完整的需求。“木兰故事”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就需要更加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人物关系,不能像《木兰辞》中那样,对于木兰父亲、姐姐等其他人物形象不加以描述。木兰替父从军,那么父亲在绘本中的形象也需要更加详细才行。一方面父亲形象的完善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陈建文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中对于父亲衰老形象的描写,可以推动木兰下定决心替父从军的情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如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和易钢、郭晓的《花木兰的故事》中父亲让木兰从小随自己习武,这才能为木兰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情节增加合理性,木兰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立下战功,与具有平等和开放意识的父亲指导木兰从小习武健身是有关系的。同样,姐姐和弟弟人物形象得以丰满,与故事情节也有所关系。如罗伯特·圣苏西的《花木兰》中姐姐形象的构建对于木兰的形象具有烘托作用,姐姐在绘本中就是传统的女性形象,認为女子不能练武,女子应该贤良淑德,但是木兰却与姐姐的想法不同,她喜欢练武,这也表明木兰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特点,具有活泼和坚毅的性格特征。木兰不同于姐姐这样的传统女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是木兰本就有的,不是因为替父从军产生的。故事情节在这种矛盾中变得更加丰富。

最后,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中国人对于爱情的表达是含蓄的,但美国人对于爱情的追求一直是热烈的。因此陈建文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中增加的木兰未婚夫这一角色,一方面是为了借木兰与未婚夫的对话,表达男女平等的主题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满足读者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未婚夫对于木兰的尊重是一段美好爱情的保证。

三.变异影响

“木兰故事”在美国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高潮,包括汤亭亭《女勇士》的发表、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的上映等,绘本中人物形象构建的变异对于在其后出现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的创作影响较大,体现在人物性格、造型以及新增人物形象等方面。

在人物性格上的影响较大。姜巍、姜成安的《花木兰的故事——中国古代女英雄》、罗伯特·圣苏西的《花木兰》以及易钢、郭晓的《花木兰的故事》绘本中将花木兰塑造成活泼坚毅、机敏、勇猛和独立的女子,尤其是罗伯特·圣苏西的《花木兰》,该绘本作者是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的编剧,所以他的绘本中人物构建的变异在动画电影中也有所体现,如绘本中的木兰不同于一般传统女性,她活泼好动。与姐姐传统女性形象的对比,可以看出木兰的独立和自我意识。绘本中木兰在作战时发挥的关键作用表现了她的勇敢和机敏。在动画电影中木兰也不是传统女性的形象,迪士尼电影中的木兰在作战时运用自己的智慧,制造雪崩,使得敌方大败等情节都表现了她也是活泼好动、勇敢机敏、积极和独立的形象。

在人物造型上,主要是色彩运用方面的影响。罗伯特·圣苏西的《花木兰》和易钢、郭晓的《花木兰的故事》中运用的多为冷色调和中性色调,尤其是对木兰男装形象的塑造,战场上的环境也是相似的色调,将木兰与战场融合在一起。同样,迪士尼木兰动画电影中运用的也是冷色调来塑造木兰在战场上的形象,战争残酷,但木兰依旧勇敢地同其他男子一样在战场上拼搏,甚至需要有更加坚韧的意志。

此外,在新增人物形象上,陈建文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中增加了木兰未婚夫这一人物形象,这或许也对动画电影中李翔这一人物的增加有着一定影响,在人物形象上,两者都同样尊重木兰,他们是平等互爱的伴侣关系。

美国“木兰故事”绘本中人物形象的构建,既对主角木兰的形象进行了突破,又使其他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人物形象的构建对于读者在故事的理解和接受上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想让“木兰故事”被美国读者所接受,那么对故事中人物形象构建的变异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样,中国故事要传播,也需要重视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构建问题,丰富和完整的人物更加能够吸引不同读者的眼球。

注 释

①郭茂倩编:《乐府诗集》,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③④Charlie Chin. China's Bravest Girl[M].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Children's Book Press, 1993.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木兰故事在美国的传播、流变和接受研究”(21D034)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讯作者:李莉)

猜你喜欢

变异绘本
新型冠状病毒关切变异株的研究进展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变异危机
变异
绘本
绘本
形的变异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