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学的深度学习策略
2023-08-08李玉忠
李玉忠
摘 要:深度学习具有探究性。“5E”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文章对“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深度学习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教师应用“5E”教学模式要沿着其五个环节组织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5E”教学模式;深度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会学习表现为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批判理解、迁移应用。这与深度学习相契合,深度学习是以学生为本的学习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主性,迁移应用已有认知,深度加工相关信息,由此进行批判性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建构,逐渐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究,逐渐走向学习深处。因此,教师要选择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或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5E”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由吸引环节、探究环节、解释环节、迁移环节、评价环节五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助力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究,深刻掌握学科知识,锻炼多样能力。“5E”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模式。高中生物学教师可以将“5E”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工具,紧扣五大教学环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使其顺其自然地实现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提高生物学教学效率。
一、吸引环节的教学策略
设置吸引环节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建构积极的情感倾向,主动走进课堂,积极探究。学生积极探究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保障。“5E”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倡导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有效的教学情境,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要紧扣吸引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助力学生进入生物学课堂,促使学生为深度学习作准备。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统称“教材”)必修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细胞呼吸的方式。在吸引环节,教师采用实物展示法,向学生呈现一块发酵好的面团,同时拿着面团,走近每名学生,引导其看一看、闻一闻。在此之际,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看一看、闻一闻面团,大家发现了什么?有学生说:“这块发酵好的面团上有很多小洞,还散发着酒精味。”一些学生提出问题:“面团上的小洞及酒精味是如何产生的呢?”教师可以由此引出细胞呼吸内容,引导学生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
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倾向,同时借助直观的生物学现象,初步认知细胞呼吸的方式,有利于进行深度探究,实现深度学习。同时,学生也会因此形成物质与能量观,并以此为指导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从而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探究环节的教学策略
探究环节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在探究环节,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引学生進行深度探究。
1. 问题导学,促使学生真探究
问题导学是指以问题串为工具,促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生物学课堂上进行问题导学,可以使学生在有效问题的推动下,自觉发挥思维作用,迁移已有生物学认知,使用多样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深入地理解生物学内容,又可以发展高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实现深度学习,提高生物学学习效率。鉴于此,在实施生物学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探究环节为立足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导学,促使学生真探究。
例如,教材必修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细胞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核心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的支架。问题串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驱动力。教师应当围绕核心问题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假如你是一名科学家,根据细胞的内外环境和磷脂分子的特点,你会利用什么样的假说来解释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细胞膜由哪些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是如何组成细胞膜的?细胞膜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这些问题直指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本质。在提出问题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尝试进行生物学实验,获取生物学现象,归纳生物学结论。探究结束后,教师组织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展示问题答案,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同时,教师立足学生的展示情况,不断追问,助力他们建构出细胞膜结构模型,由此解决核心问题。学生在问题串的作用下,真正进行了生物学探究。尤其,学生经历深度学习过程,掌握了生物学本质,形成批判质疑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 利用科学史,驱动学生深度探究
生物学科学史是生物学研究的结晶,是重要的生物学教学资源。生物学科学史回答了“是什么”“怎么来”这两大问题。教师有效应用生物学科学史可以在丰富生物学教学内容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度探究,逐步领悟生物学本质,获取科学方法,提高高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对此,在生物学课堂上,教师要立足探究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科学史,驱动学生深度探究。
例如,教材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酶的定义。在探究环节,教师围绕此教学重点,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酿酒、储藏酒的画面。围绕画面,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酿造和储藏的过程中,酒会变酸呢?此问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把握时机,继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相关的生物学科学史内容:巴斯德和李比希关于酶本质探索的争论、毕希纳发现酿酶、萨姆纳历时9年证明尿酶是蛋白质、切赫和奥特尔曼发现少数RNA具有生物学催化功能。在问题引导和科学史内容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发挥自主性,沿着科学家的脚步,逐步探究酶的相关内容,如作用、本质、特性等。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由浅入深地总结出酶的定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成果。在学生展示时,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有针对性地提出补充内容,借此完善认知。
如此做法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深度探究的机会,还使学生在深度探究的同时,积极地了解科学史内容,达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深刻地建立生物学认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实践,潜移默化地锻炼了科学探究能力,便于推动深度学习的发展,提高生物学学习效率。
三、解释环节的教学策略
解释环节是师生共同探究的环节。在此环节,学生可以以自主探究成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究,达成统一认知,强化认知水平,发展核心素养。为此,在实施高中生物学教学时,教师要以解释环节为立足点,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研讨,促使其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学教材选择性必修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这节课时,在讲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如图1所示的蛙的坐骨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同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两项任务。任务1:探究静息时和受到刺激后,a,b两点的电位变化情况。任务2:探究兴奋是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在了解任务内容后,各小组成员认真审视示意图,有所发现,然后展现任务成果。有的小组代表提出:“在示意图中,图1(a)是神经纤维的正常状态,此时电表不会发生偏转;图1(b)、图1(c)和图1(d)表示在神经的左侧端施加刺激后,电表向左侧偏转,之后向右侧偏转,接着又恢复为正电位。”由此可见,刺激的出现和传导可以使神经表面的电位发生变化。教师对此进行肯定,并追问:“从这一现象中,大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深入思考,试着归纳结论,即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基于此,教师进行归纳,促使学生完善认知。
学生在体验探究、解释活动时,发挥自主性,独立思考、探究,由浅入深地掌握生物学相关知识。学生也因此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图像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便于提高生物学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水平。
四、迁移环节的教学策略
迁移环节是学生应用所学、解决生物学问题的环节。深度学习注重学生的迁移运用。在进行深度学习时,学生受到教师的引导,由始至终地迁移已有认知,不断解决生物学问题,展示探究成果,由此掌握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学本质,建构生物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生物学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础,联系实际生活,设计相关问题,并将其应用于迁移环节,促使学生回顾所学,强化生物学认知,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提高深度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教材必修2“人类遗传病”这节课时,在迁移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情和现实生活,设计生活化问题。
问题1:糖尿病是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种遗传病。对于糖尿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糖尿病发病率的正确做法是在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由此计算发病率
(B)糖尿病是单基因遗传病
(C)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是产生糖尿病的共同因素
(D)糖尿病导致消瘦的原因可能是利用葡萄糖功能受阻,机体消耗较多的脂肪
问题2:一名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子和正常女子结婚。若生女孩,其100%患病;若生男孩,其100%正常。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学生认真分析题目,启动思维,联想课堂学习内容,借此解决问题,扎实掌握课堂所学,同时锻炼生物学应用能力。在解决问题时,一些学生遇到困难。教师以此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查漏补缺,增强生物学认知,积累生物学应用经验。
五、评价环节的教学策略
评价贯穿“5E”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驱动。深度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支撑。为此,教师要紧抓学生的深度学习过程,选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仍以“人类遗传病”这节课为例,在迁移环节,教师设计生活化问题。
问题: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因为遗传物质改变了而产生的疾病
(B)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其一定不会得上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其会增大遗传病的发病几率
(D)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随机选择代表,引导其作答。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完成上题时,学生出现错误,说明其尚未了解遗传病的成因”。基于此,教师着重讲述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成因。这是诊断性评价的具体表现。学生认真倾听,弥补课堂学习不足。
总而言之,“5E”教学模式可以助力学生深度探究生物学内容,掌握生物学本质,发展生物学核心素養。对此,高中生物学教师可以将“5E”教学模式作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法宝”,结合“5E”教学模式的五大环节与教学内容,应用适宜策略,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发挥思维作用掌握生物学知识,切实增强生物学学习深度,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彬.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2]沙健华. 从深度学习角度谈高中生物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3).
[3]陈丽珊.“5E”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影响的实践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