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综合实践劳技课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
2023-08-08陈洁
陈 洁
一、引言
劳动技术教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学科,通过此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但是实际教学中发现,现在教师开展劳技教学的态度不积极,只是实施机械教学,教授学生制作一些劳技作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提升劳动素养。要想让学生喜欢学,就要将无趣变为有趣,创新综合实践劳技课,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二、初中生综合实践劳技课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一)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通过综合实践劳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是有促进作用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如学生在实践劳动中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责任感。因为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形成吃苦耐劳与勤俭节约的美德。例如课堂中教授学生编织工艺的时候,教师会带领学生搜集废旧与废弃的物品,实施废物再利用,编织成篮子。再如在日常教学中还能培养学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如在木工主题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想做一件精致的作品,在其进行锯、割、切中体会劳动的辛苦,当完成分割与磨光后,有的学生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如此更能体会劳动人民的不容易。由此可以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劳技课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主动学习实践中提升其道德品质。
(二)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智育
智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智力方面的教育,在教师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时候,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快速成长。因此在综合实践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主动动手实践中可快速提升智力,通过手脑结合,让学生变得“心灵手巧”,即手更巧,心更灵。学生的综合技能越高,头脑就更聪明。
(三)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通过综合实践劳技课的学习,学生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提高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在有关综合实践中,结合学生的生活解决问题,如学生在根据细节独立思考的时候,会体会到综合劳动带来的成功,获得喜悦感。为了提升劳技作品的质量,学生会精益求精,更加注重作品的构图美与造型美,此过程就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时候也是渗透美育的过程,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初中生综合实践劳技课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与延伸性
1.挑选适合本班学生的内容
教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如教师走向社会,挖掘本地文化与传统工业,利用其中的内容实施教育。如此选择的教学内容不但联系了实际,还具有当地特色。从材料角度分析,如有的地区盛产竹子,教师可以多设计利用竹子实施劳技教学的内容;如果当地盛产粮食,教师可以利用麦秆、稻草等设计制作工艺品的教学内容,如此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到实践劳动中;如果学校所在地域比较偏远,教师可利用当地的树木设计木雕教学内容,等等。通过此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学习趣味性更强。
2.教学内容的形式要多样化
综合实践教学课中,教师体现教学内容的形式要多样化,呈现单一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如果教师选择多样性的内容,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呈现的多样性。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在一节课中不能展示多种劳技内容,如不能在展示木雕制作的同时,再展示陶瓷的制作。教学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是要在一个项目教学中,展示不同的内容。例如,在进行雕刻教学时,教师展示的多样化内容包括雕刻的工艺方法、内容材质的多种形式。例如在编扎实践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其自主选择,制作不同的物品。如此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更扎实地掌握知识。
3.延伸教材的教学资源
综合实践劳技课中,教材的地位不容忽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挖掘教材延伸出的资源。教材自身包含的内容少,能够供教师教学的形式也不丰富,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还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如在园艺综合实践劳技课中利用学校操场带领学生到现场实施树木、花卉的栽培管理。
第二,开发传统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中国民间有很多传统的工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需要教师将其带入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实施传承。如“兔子灯”的制作、剪纸工艺、刺绣等,教师为学生开发这些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我国传统工艺的快速发展。
第三,将综合实践劳技课与其他学科结合,再挖掘教学资源,迎合新课程标准中学科融合的要求,有效挖掘教学资源,把握劳技课的重点,更好地实施教学。
第四,在实践劳技课中以专题为背景,挖掘资源。专题研究是学生项目化学习的主要内容,在综合实践中有重要地位,如根据实际情况由教师选题,引导学生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经过教师对综合实践劳技课程资源的挖掘,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提升学生的愉悦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精神上得到享受,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然后借助合作,帮助学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快乐化与实践性
1.使用快乐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独特的教学法,激发初中生的快乐因子,在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中,提升学习兴趣。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要从下面几点进行创新。
第一,教师要充分地信任与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快乐因子。情感与技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变化对其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多“投资”情感,如多表达自己的喜悦与赞赏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快乐因子。教师要多利用信任、尊重等情感信息,激发学生思维与行动的前进。例如利用衍纸制作贺卡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展评环节中先告知学生自己喜欢的节目,如《中国好声音》,特别是在决赛中看着一名名歌手在PK中遗憾离场的环节特别感人。当教师说完这些之后,学生会依据自己看过的节目,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的学生情绪更加高涨,在师生情感共鸣中,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课堂氛围也更加轻松。然后教师再引入主题:“下面我们也要进行一场PK,请你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然后进行解说,努力为自己的作品争取到更多的票。”如此激发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更加快乐地主动投入新知探究中,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多鼓励与赞扬学生,提升课堂参与度。综合实践劳技课堂中教师不能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赞美与表扬,因为学生之间有个性化的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后都会感到快乐,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则会感到痛苦,降低自信。如果学生失去了信心,则会产生自卑感,降低对实践的积极性。所以在实践劳技课堂中,教师要走进学生内心,更好地把握其情绪,尊重并保护学生的情绪,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不断地给予鼓励。通过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知识。例如《贺卡的制作》实践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完成了作品的创作,有的学生则没有很好地完成作品,这时在班级中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想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另一种是学生不举手,他们认为自己做得不好,所以不肯展示。基于此教师在表扬举手同学的同时,还要激励不肯举手的同学主动展示:“我看到有一些同学举手了,你们做得很好,但是还有一些同学没有举手,完成贺卡不只看结果,过程中的表现也很重要,即使没有做完也没有关系,让大家看看你做的过程好不好。”然后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优点,如严谨细致、安全工作到位等,最后教师对没有完成贺卡的学生进行表扬:“虽然你没有完成作品,但是基础造型做得很好,相信再给你一些时间,你一定会成功的!”听到这,学生都流露出开心的表情,因为他们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赢得了同学的掌声,知道自己虽然没有完成作品但是也是优秀的。进而建立饱满的学习热情与情感体验,不断提升课堂参与度。
第三,建立积极自主的活力课堂。一方面,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结合实际情况,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更加熟悉知识载体,进而提升求知欲,快乐地进行学习,优化整体思维。例如在课堂中教授编花篮知识的时候,教学过程是教师做示范,再编制花篮,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花篮。实际教学前,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图片让其赏析,然后提出问题:“花篮是如何编织的?你想使用哪些编织方法?”让学生在较高的兴趣中建立动手的心理倾向。此时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传授有关知识技巧,自然帮助学生动手操作。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一直认真观察学生的变化,并对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进行鼓励,在表扬的同时客观地提出不足。学生编制完花篮之后,看到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之后,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所以,好的情境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悦的心境中提升积极性,乐于学习。另一方面,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促进师生合作。课堂教学作为一门沟通的艺术,教师在此一定要具有真挚的情感,通过眼神与身体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的好坏实际上与师生关系息息相关,若师生关系协调,对学生性格品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刻印章的课堂中,教师穿着一件印有2008年奥运会徽章图案的外衣,让学生进行观察,这样就建立了师生互动的情景,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向学生解说教学内容,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徽章就是中国印,是中国古典的印章。随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印章,再派代表到讲台上讨论。如此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师布置的情景中,在师生交流中,增强了学生的情感。
2.教学做合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而劳技课是一门综合实践性的学科,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对劳技课产生持久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可从下面几点做起。
第一,巧提问。教师要在课堂中巧提问,引导学生自行思考,能够对事物产生兴趣。经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性格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快乐中学习。例如“实用结”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分发一瓶矿泉水与一根红色的线,先出示脑筋急转弯:“在不用身体接触矿泉水的基础上,你会用什么方法拎起矿泉水?”以简单的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回答。然后进一步提问:“你能用这根红色的线拎起矿泉水瓶吗?”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并拿起前面的材料进行实践,印证学生的想法。通过情境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其学习兴趣。
第二,巧实践。综合实践劳技课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动手,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做中学”“学中做”。基于此教师要尽量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其主动做,在做中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另外,综合实践劳技课中还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可以利用此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充分调动听觉、视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学习知识。例如“衍纸贺卡的制作”一课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不同颜色与形状的衍纸条与其他辅助材料,为学生实践提供充分的材料。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开始动手制作,最终制作出各种美丽的贺卡。在此环节中教师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材料,为学生创新提供了契机,让学生像一名科学家一样,灵活运用材料,设计各种美丽的贺卡。
3.开发校本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运用就是将教学的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让学生在真正有意义的活动中思考与实践,突出学生的主观经验,通过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的进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其在探究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其中形成合作、生动的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劳技课是实践类的课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做中获得对应的技术素养与体验。在教育改革下更加注重学校劳动技术的教学,并尝试结合地域特色创建校本教材,将校本教材与公立教材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实践劳技课是初中必修课,教师要有开发本土资源的意识,与其他劳技教师合作多投入精力与时间,精心设计与编排校本教材。只有充分开发教师资源,才能保证实践劳技课的顺利实施。另外,实践劳技课程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吸纳社会上的多种工种,如厨师、木工、园艺师等,教师要多到其他专业领域参观学习,为学生设计更多趣味性强、有意义的校本教材。
例如,本校开展了“剪纸”教学,融入我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艺艺术素养。在剪纸课中,教师展示珍珠塔等剪纸作品,然后设置猜谜游戏,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剪纸作品中展示的是哪些内容,以此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从剪纸艺术中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工艺品商店观看剪纸的过程,学习剪纸的内容,如此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随后教师讲解团花剪纸的流程,如折叠、起稿、剪刻、粘贴。学生在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之后,自己设计剪纸,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此教学方法,让内容的呈现更加灵活,通过让学生剪出作品,装扮生活,不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促使教师快速达成教学目标,让劳技课与校本课程融合,让综合实践劳技课“活”起来。通过实际与劳技教育的结合,让教师轻松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四、结语
综上,在初中综合实践劳技课中培养学生兴趣,有利于教师指导开展实践劳技课。通过实践调查厘清与学生兴趣有关的内容,然后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生兴趣培养策略,旨在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服务。总之,对综合实践劳技课程进行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其得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