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风尘》与其改编电视剧《梦华录》的比较研究

2023-08-07张峰

今古文创 2023年26期
关键词:影视改编

【摘要】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中国古典戏剧在爱情喜剧领域绽放出的一朵仙葩。它以丰富的文本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杂剧百花园中大放异彩。电视剧《梦华录》以《救风尘》的主线故事为背景,对其进行了改编与创新,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本文拟以元杂剧《救风尘》和电视剧《梦华录》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比分析《梦华录》在人物形象塑造与主题呈现方面对《救风尘》的重新演绎,论述其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梦华录》;影视改编;主题呈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6-009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6.031

热播剧《梦华录》以优质的剧本内容、吸睛的演员阵容、精心的服道化设计以及所呈现出来的特有的东方美学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梦华录》的部分剧情取材于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并对其进行了创新性的戏剧化改编与内容扩充。尽管《救风尘》的主要内容在《梦华录》的前六集就已经讲述完毕,但赵盼儿等人的人物设定与市井生活的体验成为后续故事发展的起点,作品所表现出的精神也与《救风尘》一脉相承。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与作品主题的再度表现上。作为一部大女主戏,《梦华录》在女性群像呈现上依然是以赵盼儿为核心,并新增了一些次要人物,同时也展现了以“赵盼儿官配”顾千帆为核心的男性群像。在作品主题上,女性独立意识的表现依然是重中之重,这与杂剧《救风尘》保持着一致。同时,《梦华录》还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商人所处的社会地位,“重农抑商”政策背景下的商人生活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探讨。需要说明的是,杂剧《救风尘》虽然创作于元代,但其原文并没有提到故事发生的具体朝代。而《梦华录》的时代背景设定为北宋。因此,两部作品在一些细节的内容表现上会存在差异甚至是相矛盾的地方,这需要人们在知晓原因后辩证地看待。

一、身份各异的人物形像

(一)以赵盼儿为核心的女性群像

元杂剧《救风尘》的文本容量较小,所塑造出的典型人物也就相对有限。除了主角赵盼儿以外,相对比较重要的是宋引章、周舍、安秀实以及宋母。周舍作为反面人物登场,而安秀实则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书生形象,以较低的存在感成了配角中的配角。《救风尘》浓墨重彩地刻画的是以赵盼儿为主的女性角色。同是妓女身份,宋引章青涩稚嫩,单纯而不懂得识人。而赵盼儿又有着不同于宋引章的丰富阅历和过人的胆识智慧,她凭借风月手段,成功地救出了深陷泥潭的宋引章。她慧眼识人,能够清醒地劝说宋引章:那做丈夫的做不的子弟,做子弟的做不的丈夫。[1]33赵盼儿是关汉卿塑造出的理想型的下层妇女形象,她以一己之力去反抗命运的不公与社会的黑暗,从她身上体现出的美好品质光彩照人。赵盼儿的形象虽然带有理想色彩,但戏剧故事孕育于现实的土壤,人物的思想性格有较为充分的现实依据。“她对苦难姊妹的深挚的关切与同情,对玩弄摧残女性的流氓恶棍的强烈憎恨,以及从这种爱和恨中焕发出的智慧的光芒,都是从她长期的风尘生活经历中产生出来的”。[2]311

电视剧《梦华录》在进一步丰富了赵盼儿形象的同时,又塑造了一系列新的女性角色。首先,主角赵盼儿的形象进一步丰满。在剧中,赵盼儿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线与事业线,在与当朝探花欧阳旭和皇城司副使顾千帆的两段感情中,她敢爱敢恨。识得欧阳旭自私自利、阴险贪婪的真面目后,她勇于主动了断并报复欧阳旭。与顾千帆之间产生误会时,她选择高傲地离开而开始新生活,当误会消除时,她又与其和好如初,赵盼儿不是逆来顺受地接受别人给她所造成的影响,而是主动去判断掌握感情的发展走向,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与独立意识。同时,她也在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理想。从经营茶坊到开酒楼,赵盼儿经历了多次磨难后又一次次重新来过。在《梦华录》中,赵盼儿的女性独立意识体现得更加明显。宋引章在《梦华录》中也体现出一个成长的过程,她从单纯任性、浮躁骄傲的一个小女生逐渐变得成熟稳重。她在经历了周舍事件后,吸取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她凭借自己的机智逃离了沈如琢的魔爪。与近乎完美的赵盼儿相比,宋引章的人物设定要更加真实,更像是一个立体可感的普通人。孙三娘是电视剧《梦华录》新增的一个主要角色,开始时,孙三娘以杀猪为业,吃苦耐劳的她相夫教子,处处围着儿子转。在被丈夫和儿子欺骗侮辱后,她和赵盼儿、宋引章来到了东京城开始了新的生活。孙三娘不畏人言,和夫子杜长风开始了新的感情发展,儿子傅子方得知此事后却把“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记得清清楚楚,想要阻止亲娘再嫁人。面对儿子的蛮横无理,孙三娘说:“傅子方,我根本不需要你的同意。出嫁随父母,再嫁由己身。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权力管束我的婚姻,就算你是我的儿子也不可以。”她的话掷地有声,是女性自由婚姻觀的体现,她不再是那个依附于家庭的主妇,而是真正具有个人精神与能力的女性。葛招娣也是《梦华录》中新登场的人物,她自称孤儿,说家里人都死了,其实是不愿意与吸血鬼般的母亲相认。面对无爱的家庭,她勇于与家庭决裂,面对赵盼儿和孙三娘的帮助,她知恩图报,是一个正直坦诚的小女孩形象。电视剧《梦华录》所塑造的主要女性角色都是具有正向意义的,这继承了关汉卿在元杂剧《救风尘》中描摹女性角色的初心,也进一步地丰富拓展了女性互助故事中的女性群像,并取得了成功。

(二)以顾千帆为核心的男性群像

与杂剧《救风尘》不同的是,《梦华录》在着重凸显女性角色的同时,又塑造出一批典型的男性角色,且他们不再只活动于市井之中,还有《救风尘》所未提到的宫廷背景,在以政治斗争为故事的一条分支线索中,形形色色的男性人物登场。最为重要的是赵盼儿的“官配”顾千帆,顾千帆是皇城司副使,特殊的工作性质令他每日过着“刀尖上舔血”的生活。面对仇人和朝中奸佞,他嫉恶如仇、心狠手辣。而面对爱人赵盼儿时,他又深情到了极致,他不因赵盼儿出身贱籍而嫌弃她,默默地在其背后付出。他尊重赵盼儿的想法与其独立的人格,并不因盼儿是女流之辈而轻视她。总之,外可刚内可柔的顾千帆也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理想型形象。

杜长风和欧阳旭同为科举中高中的读书人形象,他们一个真诚单纯、一个自私势力,一个是不嫌弃孙三娘过往经历的深情男,一个是登科后就抛弃赵盼儿的负心汉,他们分别代表了文人的正面和反面两种形象类型,比较具有典型性。萧钦言和柯相则是朝中高官的对立面形象。柯相是真正的“清流”,这里的清流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也可看作是统治阶级内部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清流官员都是有风骨的,常言有“文死谏、武死战”,清流一派为了坚持正义而不惜生命进谏。他们不会因为讨好谁,就违逆内心真实想法,也不会因为顾忌权威,就不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是不屑于与阿谀奉承、惯用政治手段的小人为伍的,因此后党萧钦言等人就成了柯相所深恶痛绝的政治对手。萧钦言本出身寒门,他以“鬼神之道”对皇帝投其所好,因而得到君主的好感而平步青云。历史上不乏深信鬼神之道而至昏庸的皇帝,如汉文帝。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力主改革弊政,但却遭谗言而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3]1948李商隐针对此事作咏史诗《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4]294这里既有诗人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也有对汉文帝迷信鬼神之说而至昏庸无道的批判。《梦华录》中的皇帝也是如此一般的人物,而萧钦言则是借此来蒙蔽圣听而发达的奸佞形象。《梦华录》还设定了京城中的商人形象,除了赵盼儿、宋引章、孙三娘等姐妹以外,最为主要的当属池蟠池衙内。谈及古代的商人形象,人们往往会刻板地想到其负面色彩,“商人重利轻别离”成了人们的第一想法。而池衙内却并不是这样的人,“人傻钱多”的他常以一些单纯幼稚的言语和行为惹人大笑,是一个充满喜感的角色。无论是在与花魁张好好的爱恨纠葛中,还是在与赵盼儿的较劲中,都能明确地了解到池衙内是一个坦率而无心机,急躁而无坏心的人。在蛮横无理的官员面前,他也是被泄愤的对象,是一个受官府所剥削压迫的商人形象。《梦华录》的男性群像塑造更具多样性,让人们看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故事发展,是与以女性故事为主线的剧情发展的补充,让故事情节更加的丰满。

二、深化拓展的主题意蕴

(一)女性意識的再度强化

男女平等问题是进入现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女性的权利维护与独立精神成为当下讨论的重要议题。对女性的关注不止存在于现当代,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对女性生活的关注和女性命运的书写。古代文人与妓女这一特殊群体多有密切联系,宋代文人写了颇多的赠妓词,元曲家也写了很多赠妓曲。“元代著名文人与优秀歌妓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对艺术与美的共同爱好与追求基础之上的心灵契合,他们因人品与才艺而相互倾慕”。[5]804元杂剧作家在与她们的来往中获得创作灵感与素材,对下层的女性生活给予关注。任刚先生在《艺术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元杂剧对女性给予了特别关照,塑造了众多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她们共同呈现了女性在宋元社会的真实命运,也以对这种命运的不同体验,反应、呼吁着社会女性地位、尊严、权利的关注和保障,很多内容均契合当下的女性主义思潮”。[6]的确,元杂剧作品刻画了众多典型的女性人物,她们甚至多为故事生发所围绕的中心。除《救风尘》中的赵盼儿外,有代表性的如关汉卿作《窦娥冤》中被官府欺压和黑暗命运笼罩的窦娥、白朴作《墙头马上》中为爱情大胆私奔的李千金、王实甫作《西厢记》中为爱情反抗礼教的崔莺莺。从公案剧到爱情剧,从悲剧到喜剧,杂剧作家们从未忽视女性群体,他们的笔下饱含着对其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其勇敢坚毅品质的热烈赞颂。

《救风尘》中的这种作品主题与精神延续到电视剧《梦华录》中,女性互助依然是重要剧情,女性力量进一步彰显,女性之独立平等意识进一步强化。在爱情方面,主要女性角色的爱情观都是具有自我意识与进步精神的。这表现为赵盼儿面对情感坎坷时敢爱敢恨的决绝、孙三娘结束一段失败婚姻后再度开始的勇敢、宋引章经历了男人欺辱之后的成长。即使是仍然以歌舞为生的花魁张好好,在与池衙内产生矛盾后,都能够决绝的离去。从她们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洒脱,是一种勇于追求完美情感关系的精神。在事业方面,《梦华录》创造性地提供了一条新的故事线。从江南的小茶坊到东京城的大酒楼,赵盼儿等人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宋代经济繁荣,商业高度发展,但商人群体却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日常的运转中往往会生发各种变故,刚强的男性在商业活动中生存已属不易,颇受轻视的女性在其中打拼更是难上加难。但她们靠着顽强的毅力和不畏世俗眼光的决心克服了重重困难,闯出了名堂,彰显出不亚于男性的女性力量。于宋引章而言,她以高超技艺弹奏的《凉州大遍》震惊四座,还获得了柯相亲笔题写的“风骨”二字,这也是女性在自我事业领域的成功,“风骨”二字更是充满了对女性的敬仰和赞扬。无论是在爱情上的取舍,还是在事业上的果敢,《梦华录》中的女性人物都展现出超越了时代的独立精神,表现了对苦难命运的不甘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抗。这是对杂剧《救风尘》主题的继承和升华。

(二)商人地位的一般表现

和杂剧《救风尘》相比,电视剧《梦华录》还重点展现了商人的日常生活。从一些故事情节中可以透视其社会地位。商人这一群体在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受到统治者的“特殊关照”,这根源于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根深蒂固的“农本商末”思想,“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经济方面最为基本的指导思想。而且一些重要领域的商品买卖严格控制在官府手中,商人无权经营。在此政策影响下,商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忙于奔波的他们还被打上了“重利轻别离”的标签,这种天然的偏见让剧作中的商人形象多具有负面性,“官商勾结”“读书人被商人欺压”等桥段层出不穷。到了宋代,商业十分发达,城市经济高度繁荣。“北宋政府征收商税要比唐代增加许多。商税总额在宋太宗时为每年400万贯,宋仁宗时增加到每年2200万贯,此后也一直保持在每年1000万贯上下。北宋商税的大量增加,自然反映了商业的发展”。[7]327进入元代,因全国的大一统局面以及水陆交通的发达、纸币的发行流通等,元代的国内外商业都很繁荣。也正是因为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说话、杂剧等演出形式才广泛流行。可尽管如此,商人的社会地位依然变化不大,他们的命运始终掌握在官府手中,他们所苦心经营的事业也随时会因天灾人祸而破灭。

在《梦华录》中,商人的这种命运也有所表现。赵盼儿和孙三娘等人苦心经营的茶坊《半遮面》一夜被毁,只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这体现了当时时代环境下商业经营的脆弱性,商人的利益得不到基本保障。此外,商人在官府面前也是没有任何话语权。尽管是在商业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的池衙内,在官府面前也得卑躬屈膝地恭维。桀骜不驯的他一听说自己的对头是当官的,便敢怒而不敢言。开封府界提点仁江因码头被毁而兴师问罪于池衙内,没说几句话就拿起鞭子对其抽打。池衙内本欲反抗,提点的一句“老子是官,你是民。”迅速让他恢复了理智,并顺从地跪下。这是古代社会中商人被官员所欺压的一个剪影,现实情况中,商人所受的不公对待与欺压比这还要严重。剧中的这些小细节都是对封建王朝商人生活的一般表现,让我们了解到表面光鲜亮丽的商人背后的辛酸。这是《梦华录》不同于杂剧《救风尘》的新的主题呈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剧《梦华录》以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故事为背景与起点,在人物形象与主题意蕴方面有继承也有创新。尽管这部影视作品并不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有很多争议和问题,例如“该剧对母文本《救风尘》的两处大的改动——主角的身份与主角的贞洁,在立意上于女性主义角度而言是倒退的,这一变动不仅没能体现出女性主义的内核,反映了消费主义是如何把女性主义和女性婚恋都作为商品来包装以追逐最大利润的”[8]。但是,《梦华录》借助现代光影手段来讲述元杂剧故事的大胆实践还是值得肯定的,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在当今时代的创新性继承发展,为以后的傳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可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关汉卿等著,王云绮,王茵评注.元杂剧精选[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2]孙静,周先慎编著.简明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刘学锴,李翰撰.李商隐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5]查洪德.元代文学通论[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19.

[6]任刚.古代艺术资源在当代影视中的转化与发展路径——从《梦华录》对《救风尘》的改编谈起[J].艺术评论,2022,(08):62-71.

[7]张仁忠.中国古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高翌菡.《梦华录》改编:消费主义视域下被挪用的女性主义及缝合的历史想象[J].当代电视,2022,(09):10-16+93.

作者简介:

张峰,男,辽宁盘锦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影视改编
消费时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弊端分析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从“梦幻”情节看古典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狼图腾》电影产业研究
论盗墓题材的影视改编及多元化产业发展
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后现代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