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花鸟画意境探究

2023-08-07康博雯

收藏与投资 2023年7期
关键词:宋代花鸟画意境

康博雯

摘要: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在应物象形、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描绘自然物象。宋代花鸟画所取得的成就,任何一个朝代都难以与之看齐,这与宋人对绘画作品中意境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宋代;花鸟画;意境

两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顶峰,花鸟画经过唐五代的发展,终于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彪炳后世。以崇实为主的两宋花鸟画在中国花坛上独领风骚,成为后世学者临摹玩味的对象。正如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说:“花鸟,至宋实为最盛之时代。”①除了追求技法的纯熟外,宋代花鸟画更注重对意境的营造,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是繪画艺术的最高追求。

一、宋代花鸟画兴盛原因

(一)帝王的影响及画院的完善

宋代的帝王对艺术比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者都更有热情,尤其是宋徽宗对绘画的喜爱和重视,直接推动了宋画的发展,扩大了绘画艺术的发展空间,使宋画达到了中国绘画史的顶峰。

宋徽宗即位后,对翰林图画院进行了改革,使书画院画家与其他文官在政治上享受同样的待遇,这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的地位,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宫廷画家地位的提升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也使民间的绘画好手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直接推动了宋朝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

另外,画院的建立也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宋徽宗对画学和画院的完善,为宋代宫廷绘画提供了机制保障和教育支持。宋代画院画家人数之多,绘画水平之高,是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画院都无法比拟的。

(二)理学精神对绘画的影响

宋代理学以儒学精神为基础,融合佛、道等学说思想,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宋代理学与汉唐文化不同,舍弃了外向的进取精神,采取一种兼收并蓄的尚文政策。理学不仅是哲学范畴内的巨大发展,同时因社会风尚影响,理学家们对绘画、文艺方面有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通过整个社会的主导思想而影响审美观,为宋代绘画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

穷理致知是宋代理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它强调彻底探究事物的道理,具体体现在绘画中则是追求写实性。这种精神在花鸟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宋代的许多花鸟画家都是穷尽一生只对一种花卉或禽鸟进行研究。用最精致的笔墨和技巧,准确地记录大自然的美。

二、宋代花鸟画意境营造

意境主要指绘画作品中所描绘的物象与作者心中所念、所想相互融合而共同呈现的艺术境界。画家们在对某些特定景物进行描画的同时,也相应地传达自己的“意”,在绘画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而体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和谐。宋代花鸟画对意境的追求达到了极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图

所谓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即南朝谢赫“六法论”中提到的“经营位置”,主要指的是对画面上的物象进行有效排列和融合,以保证画面的和谐感和完整性。宋代花鸟画构图在讲究设计安排的同时注重将画面表现得生动自然、活泼有趣。

宋代花鸟画家通常选用折枝的构图方法。这种构图方法大多表现为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以《果熟来禽图》为例,画面选取果枝的一部分加以描绘,画面最中央的小鸟的目光远远投向画外,昂首翘尾,其脚下的果树枝欲上先下,从画面左端四分之一处延伸到右下角,使整个画面形成一种虚与实的互补。虽只是描绘了一个局部,但却蕴藏了整个自然的微妙变化。设色的妍婉加之意境的恬静,虽精工仍富有生趣,确是南宋花鸟画的上乘之作。

折枝的构图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留白,画家通过“折枝”使所描绘对象不完全整合地展现在画面上,而是留有遐想的空间。并且所描绘物象也没有完全撑满画面,而是留有空白。通过物象和留白的“黑色”与“白色”的对比,既是用“虚无为实有”的方式表达了意境美,也充分展现了对画面的延伸,为花鸟画增添了美感性的价值,最终使作品达到“画面皆妙、虚实相生”的效果,表达了更加源远流长的内涵和意境。

(二)写实性

宋代理学家认为世间一切物象,大至天地,小至虫蚁、木石、山云、海月等都有“理”存在,这种精神体现在绘画上就是画家对所描绘物象都先进行了细致、深刻的观察,在微观世界里感受宏观的精神。这使他们十分注重写实性,也称为“写生”。

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曾说:“昔人谓画人物是传神,画花鸟是写生,画山水是留影。”这里所说的“花鸟写生”指宋代花鸟画的写实性,但写生并不是机械地将自然之物搬到画纸上,而是在画作中融入画家情感、心境的一种表现。《画继》中曾提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等,都表明了宋代画家们对自然物本身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观”中获取又不仅限于“观”,这样在作画时就可以自然“寄情”,达到“无我之境”。

谈北宋的花鸟画不能不提宋徽宗,其绘画得吴元瑜传授,继承了崔白重视写生的传统,观察细致,体悟精微,所画以精细逼真见长。他对绘画写实性的高度重视,影响了画院内外一大批画家。宋徽宗凭借对事物由表及里的理解,对绘画所发表的意见并非“长官意志”,而是深中事理,使之在绘画中能做到不失“常形”又兼得“常理”。

宋徽宗时期画院的创作达到了画院艺术水平的新高,南宋高宗时期的画院之所以能出现创作的繁荣,一大批画家在各种题材的绘画中都能体现写实基础上的创新,应得益于宋徽宗亲主画院时所提倡的写生精神。

猜你喜欢

宋代花鸟画意境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浅谈宋代瓦子勾栏的兴盛及对书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