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3-08-07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黄河思政文化

解 浩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4)

一、黄河文化与思政教育概念阐述

(一)黄河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从古至今,黄河流域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当前保护黄河、挖掘开发、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意义。所谓黄河文化,即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一定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等构成[1]。

(二)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即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实施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其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好课程育人功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要把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到各个专业、各门课程当中,在遵循专业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内涵和精神品质值得高校各专业深入挖掘和开发,并以黄河文化精神为载体,用生动的“黄河故事”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引发学生共鸣,从而积极保护黄河生态文明,传承黄河文化。

二、黄河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黄河文化是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

将黄河文化元素引入当前各级各类院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教育发展的改革行为,有助于现有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更加充盈、坚实、准确和完善。

黄河文化是华夏地区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也是华夏民族精神凝聚的重要思想工具。黄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包括“同宗同源”的民族心理、“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念等,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思想发展。马克思曾经将人的角色概括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是受约束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黄河流域居民在长期农作中绘制出了一副“天人合一”的美好画面,形成了“取宜、和谐、守则、应时”的核心发展观念。将这些理念作为教学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支撑和完善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树立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观念,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和思政研究者以发展性眼光重新审视和重塑思政教育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孕育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文化涵养的思政教育内容框架,从学生人文心理底层出发,满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和思政素养提升的双重需要[2]。

(二)思政教育是黄河文化的传承载体

从理论上看,黄河文化中蕴含有浓厚的思政价值,将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根同源”民族观念、“大一统”主流意识与思政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阶段性政策文件以及重要领导人的讲话内容相联系,有助于打通古人智慧结晶与现代思想体系之间的壁垒,为黄河文化继承与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从实践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大学时代乃至于终身学习体系之中。自幼儿时期,学生便开始接触和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直至大学时代,专业思政课程对整个思政脉络进行重新梳理,使学生在各个人生阶段都能够接受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教育,养成积极向上、科学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将黄河文化引入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能够扩大黄河文化的影响范围,使黄河文化在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融通更为顺畅,进一步增强黄河文化的传承效率。

黄河文化这种较为抽象化的思想体系与当前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具有极强的耦合性,能够与其中类似的内容相融,并借助其思想传播途径达到自我发展和延伸的目的。因此将黄河文化的内容文本和思想体系依附于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符合其内部延伸规律,是对现有黄河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完善。寻找双方自洽的传播模式有助于发挥更大功效,为黄河文化及思政教育传播带来双向优势。

(三)黄河文化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

黄河文化中的红色故事内容、音乐文化以及根祖文化是原生态的思政教育素材,是满足学生思政学习基本需求的依托,能够使思政教育更加鲜活,将静态的思政体系变为动态化知识链,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政知识体系,使学生表里如一,成为品德良好、精神充盈、言行有度的当代优秀青年。因此,将黄河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其并轨发展是时代所需,也是人心所向。[3]

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明确要求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性、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黄河文化体系能够较好地契合这些学科素养,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传承发扬黄河文化,还能够从黄河文化中受到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体会中国精神的强大力量。针对当前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黄河文化能够形成一道强有力的文化城墙,为思政教育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助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黄河文化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补充,思政教育体系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实际平台,因此,无论是从内容完善还是途径延伸,都可以得出黄河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成就的结论。

三、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有效传承中华文化

随着社会变迁和历史进程的加快,黄河文化中一些具有教育及传承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失传,开始呈现出中华文化传播不畅的现象,极大影响了黄河文化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传承与应用,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担负着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庄严的历史使命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改革创新。深入挖掘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教育资源,对其中的文化组成部分进行提炼和融合,进而通过高校教育将优秀的黄河文化元素渗透到学生以及社会大众的工作学习中,不仅能实现育人目的,同时能够达到有效传承中华文化的目的。

(二)充实高校教育内容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建设中的重要资源。以黄河文化为例,教师依据思政教材中的教学任务,给学生穿插一些黄河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精神品质等内容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通过课堂黄河文化的讲解,了解黄河沿线地区内的民风民俗、社会习惯以及自然风光,让学生自觉关注黄河文化,从中感悟其内在魅力。

(三)拓宽高校育人渠道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综合来看,黄河流域区域内的高校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本土人才培养效果较为良好。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在思政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受到影响,学科教育也因此出现转型困境,不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亟需进行改革。黄河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能从文化角度对学生开展思想价值观的熏陶,也能将黄河文化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各种形式转化到教育课堂中供学生学习,进而形成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最终为促进文化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积极长效作用。与此同时,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已经基本普及了文化育人模式,但黄河文化与思政相结合的方式与内容尚显不足,将二者进行融合教育,能将文化发展与高校教育目标相衔接,共同为人才的培育发力,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四、当前黄河文化的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分析

(一)红色文化教育效果

我国近年来致力于对黄河文化的宣扬与传颂,并积极寻求黄河文化与思政联合发展的途径和举措。与黄河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设力度得到加强,黄河文化典籍材料开发及利用力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多数思政研究者将视线转向黄河文化,郭元祥、彭雪梅在其文章中提到,思政教育应当加强与文化自信相关内容,使文化自信理念在思政内容体系中的渗透力度更深。陈培杰认为,红色文化对于提升高校党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培养党员较高的文化自信。

以黄河文化为主线的红色故事系列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宝库,充分挖掘和讲好黄河文化中的红色故事是每一个青年大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成型的黄河地区红色文化教育框架,对其中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沂蒙精神、红旗渠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充分引用。同时,黄河流域高校对于当地思政资源的重视程度得到明显提升,依托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起了涵盖周围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以及党史馆等红色基因库,使其成为学生思政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思政视野。

(二)根祖文化教育效果

根祖文化在古代指中国人对于落叶归根以及认祖归宗的认同和重视。黄河、长江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符号标志,人们在提及黄河文化时常常会产生浓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根亲理念深深扎根于华夏民族的心里,黄河文化彰显了“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能够将华夏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以黄河地区根祖文化为切入点培育学生对于宗亲的崇敬之情和国家的赤子之心,是实现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显现和关键纽带。

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黄河文化中人文价值的研究日益凸显,形成了包括山西文化、河南文化的文化品牌。以山西地区为例,山西提出大槐树文化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的观点,对其衍生出的治黄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农耕文化进行保护,将其引入思政教育,以“团结、拼搏、进取、务实”的黄河精神为主线,向学生普及家国情怀的来源及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根祖文化能够拉近学生与古代智者的距离,使思政教育内容中的民族精神板块得以真正落地,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杨越认为:“讲好黄河故事是对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创新思路。”

(三)音乐文化教育效果

红色歌曲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思政教学资源,它能够在满足学生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促成学生思想修养的提升与完善。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军战士将爱国热情和拼搏精神凝聚于音乐曲目之中,使歌曲具有了号召和团结的力量。黄河流域作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孕育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音乐。以《黄河大合唱》为例,冼星海先生将黄河作为意象表现的主体,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抗争决心。作为抗日特殊时期所创作的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教育能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的艰苦岁月和人民的不屈精神,对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着极大的裨益,大合唱中歌颂和显现的英雄人格是坚强的、伟大的、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这些精神品格在几代人的传唱与继承中,融入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脉中。[4]

音乐文化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能够使德育与美育相融,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性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对于黄河地区音乐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来看,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对于此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效果最佳,大部分学校采用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音乐课程结合教学的方式,推动红色音乐与思政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更多学生愿意自主探寻和学习相关的思政知识。思政教师以挖掘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向学生普及近现代思政发展历史,扩充学生的思政理论储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强高校对于红色音乐文化的实际引用是当前黄河文化纵深化发展的难点之一,应当以此为突破点优化现有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寻求两者有机结合方式,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政学习途径,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五、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的提升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民族记忆和思想精髓,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黄河文化教学同样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然而,在高校实际思政教育过程中,对于黄河文化的挖掘存在重理论探索,轻实践应用的现象,导致有关黄河文化中的思政教育的部分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对传统文化存在重学术、轻实践的倾向。由于思政教育的教师主导属性和黄河文化内容的多样性、体系性,不太容易全面把握黄河文化的切入点,容易导致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难就易,采用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二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通常来说,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较多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一些时事政治、国家大政方针等,对于黄河文化等传统文化了解相对欠缺,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单一的知识理论讲解,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二)教育内容挖掘不够深入

黄河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了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例如农耕文化、手工文化等,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6]。黄河文化内容内涵深刻,博大精深,在思政教育时必须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而在实际的思政教育中,部分高校没有从战略高度和宏观层面认清黄河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教育意义,对黄河文化认识不够深刻,在思政教育中对于黄河文化的融入和教育都较为欠缺,甚至部分院校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流于表面,缺乏对黄河文化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同时缺少开设专门的教育专题。此外,即使是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有关黄河文化或者其他传统文化的课程占比较低,与丰富、深刻的黄河文化内容不匹配,导致学生对于黄河文化的理解过于表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内容普及率也很低。

(三)师资教育合力尚需提升

教育活动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黄河文化的传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未形成完善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政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黄河文化蕴含思想教育资源丰富,要想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需要一定规模的师资建设。从目前看,黄河文化在思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教育资源和师资两个方面。教育资源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相关教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许多教师表示关于黄河文化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材中的案例内容设计不够丰富,由此使得在教学中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况,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成效不够显著。对于教材缺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投入的保障下,组织专家进行教材开发并不困难,但对于师资建设来说,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部分高校思政教师以及专业课程教师关注的重点在本专业知识,对于专业体系之外的黄河文化虽然有些兴趣,但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学校也很少举办专门活动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教学水平不够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将课程教学与黄河文化学习割裂。

(四)教育模式趋于单一化

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不同的学科在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有不同的标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学科知识体系较为严谨系统,再加上黄河文化历史悠久且随着时代发展赋予了更多价值和内涵,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科学的讲解,这对不少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来说都是不小的难题,也导致很多教师在利用黄河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思政课程时有意无意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使课堂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师发展,也会影响学生对于黄河文化以及思政的兴趣,不利于黄河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深刻感情,使黄河文化的思政教育成效受阻。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较少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例如短视频软件等,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触文化元素,生硬感强,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六、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有效衔接黄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做好黄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不仅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更可以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意识,激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奋发的奋斗精神[7]。

首先,教师要加强黄河文化的学习。“育人者必先育己”,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文化背景和储备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担负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任的专业课教师以及思政教师要深入学习和了解黄河文化和精神,充分挖掘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主动学习和阅读有关黄河文化的资料,拓宽自身视野,加强对黄河文化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实现黄河文化的有效融合[8]。

其次,要提高学生对黄河文化的兴趣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来思想文化中的瑰宝,提高青年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同,不仅有利于黄河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到有关黄河文化的宣传中,从民族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激发他们对于黄河文化精神学习和弘扬的使命感,引导学生领会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深厚教育价值,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注重黄河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有思政课程,还有课程思政以及实践思政教育内容,在这些教育形式中,要将相关教育内容条理化、模块化,在合适的模块内融入相应的黄河文化内容,增加学生关于黄河文化的知识储备,感悟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二)深入整合黄河文化与思政教育

要想更好地将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优化教育内容,做好黄河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效整合,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多方支持。首先,教育部门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家与黄河文化研究学者制定相关教育方案,构建一套系统的课程体系。其次,学校应该组织思想政治教师及专业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工作,使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形成相对完善的黄河文化认识体系,挖掘最具思政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并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案。最后,教师依据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创造性将黄河文化融入教学中去,不仅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到黄河文化的价值,还可以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三)积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教师黄河文化相关知识的培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储备,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有利于教师调整自身教学方式,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专业素质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创设黄河文化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进行交流学习,强化传播黄河文化的责任意识。此外,还可以邀请黄河文化的专家学者到校举行专题讲座,或组织本校教师开设黄河文化专题论坛、报告等,通过这些方式有效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最后,要重视实践教学价值。缺乏实践教育,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组织动员相关教师深入黄河文化实地考察参观,了解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形成全面系统的黄河文化观,并以多元化、趣味化的方式实现黄河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9]。

(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首先,创新理论教学模式。应用黄河文化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不能完全沿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需要结合现代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翻转课堂、项目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黄河文化的兴趣,进而领悟黄河文化思政教育内涵。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以黄河文化为对象的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等多样化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投身黄河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锤炼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10]。

其次,创新沉浸式、体验式黄河文化育人模式。“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以黄河文化为对象开展思政教育同样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黄河文化传播、黄河文化思政要素挖掘的环境。在校园内的宣传栏、公众号创设黄河文化相关内容,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形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黄河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情操。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活动,充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借助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点,开展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讲座、报告会等活动,营造黄河文化育人的教育氛围。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活动的开展频率,并进行有效监督,避免出现形式化现象。

最后,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同育人。在创新黄河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的作用,协同助力黄河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优秀气息。另一方面,学校从制度方面积极协调各部门做好配合,为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还要营造有利于黄河文化传播的社会环境,强化对黄河文化的宣传,形成浓厚的黄河文化学习氛围,为黄河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提供积极的社会舆论导向。

七、结语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与灵魂所在,将其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提升高校师生的思政素养,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在开展以黄河文化为内容的高校思政教育中,需要挖掘优质文化教育元素,充实黄河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点,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文化事业的传播壮大,助力高校师生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的提升。

猜你喜欢

黄河思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