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历史生成与价值意蕴
2023-08-07刘娜
刘 娜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念提出到概念凝练界定,再到内涵的明晰化,在现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广泛践行,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融入”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征程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以有据可循、有理可依的原创性贡献标注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界标、新视阈”[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正是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所作出的原创性贡献的典范。二十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融入”的提法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现实路径。它进一步揭示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指引下,全社会全体人民应营建和遵循的规制原则、发展理念、精神面貌和个体生存之道,进而在三个层面明确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即国家主体、社会主体、个人主体,从整体上实现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系统。作为社会主义的底层价值结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心聚力的巨大效用,它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民族素养。只有每个人充分意识到并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发挥其价值,让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大家齐心协力,向着新的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因此,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融入”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只有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性认识深化到“三个融入”上来,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实现守正创新。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规律性认识的探索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发展与逻辑建构相统一的必然产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酝酿与创生,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贡献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素材,党的建设和领导开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与发展的光明大道。党领导人民历经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经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之所以久远,原因之一是其终极价值诉求具有科学性和人民性,那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谋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这一价值追求并将其诉诸“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各项行动中;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强大的中央人民政府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写入宪法与党章, 从政治上层建筑的高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三层内在联系:其一,从社会主义本质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3];其二,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而言,是其“坚实根基”[4];其三,从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而言,是其“核心精髓”[5]。因此,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认识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本身,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种创造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以及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人们不能选择实践的条件,而只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起点是一个既定的综合条件,与经济和政治相比较而言,文化的条件是影响力相对持久、稳定和深层的,主要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扎根于中国土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世代人民的生活实践,是历经漫长的历史所凝练和沉淀的民族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灿烂文明,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力具有自发性和连续性,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天下为公、仁爱亲民、礼法并重、强国富民、礼义廉耻、天人合一等优秀文化因素,其特点是强调整个国家的富强文明、社会的正义和谐和人民生活的富足自由。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离不开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这种认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相结合。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探索。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基础上的反映论,毛泽东并不是一个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是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越来越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学说。虽然在革命各个时期提出过不同的国家形态,但独立、平等、民主、富强一直是其建立新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这些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内涵更加清晰和富有时代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进行构建新政治意识形态、形成新社会精神、培育新道德风尚的实践探索,并开拓了利用大众文艺重塑社会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1958年到1960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价值共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遭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严重危机,国家和社会在崩溃边缘徘徊。面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通过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的地位和导向,我们党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和发展上达成共识,使得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标准在这一时期得以建立和明晰,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和思想先导。
改革开放使得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这就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群体利益格局发生转变,人们从生活方式中感知到差异和变化,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却要面对价值冲突的困境。国内学界对于价值哲学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价值论中实现突破,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教条化理解到辩证创新的质的飞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黑猫白猫抓住老鼠都是好猫”等价值取向扭转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向。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人心的巨大力量,也意识到多种社会思潮碰撞和利益冲突所造成的价值观混乱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在处理问题中所获得的经验总结成为我们党着手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依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党从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的高度确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7]2007 年 10 月,在党的十七大上,党中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高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高度,对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要求。随后,胡锦涛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对全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2011年10月,胡锦涛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期性和紧迫性,要求全党全社会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达成普遍性的价值共识。[8]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全党带领各界理论工作者围绕“实现怎样的发展,发展什么样的社会”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及方法的探索。
经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复的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逐步形成,其重要标志是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进行清晰的表述和界定。“三个倡导”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性的适用领域,凝练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24字”价值取向,同时提出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内涵、价值诉求、价值取向认识深化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也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一支“强心剂”,让我们党和人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实笃定。
(二)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一向重视实践的力量,认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先进的思想意识本身并不能改变世界,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发挥其现实力量,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人民生活实践史,是每个人的思想参与其中而又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历史,因此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并转化为影响群众实践的力量,才能提升其影响世界发展趋势、参与改造世界的价值和意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着力点放到了掌握群众的深度培育和践行的实践创新阶段。2013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仅要在全社会持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要在广泛实践中持续培育。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会议上,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信息网络安全和数字化信息化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号召动员社会各界、各层次、各行业人士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抢占价值体系制高点”的目标要求,认为价值体系应该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要结合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反映出中国特色。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活中再次强调了整合社会意识的重大意义,认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大力发挥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社会价值。党中央在这次会议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部署,同时也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那就是把握文化建设主战场,通过教育宣传、舆论引导、文化塑造、制度推进等多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的精神追求实现三个层面的合一,继而推动人们行动的自觉性和一致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用行动方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问题 ,只有广泛践行才能发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作用。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这是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建设作出系统性部署。2018年5月中共中央进一步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从六个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肯定性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9]可以说,新时代的十年,是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我们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重大成效的十年。
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党在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又在此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思想理念和战略举措,这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迈入时代化的新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理念提出到框架设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到二十四字基本内容的凝练和明晰,再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部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的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立与发展的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个实践探索的过程,让我们党找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其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价值的现实路径,那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又要让其回到社会生活中,成为渗透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导向、融入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标准、呈现在个体生活中立德修身的价值追求。
(一)德治与法治并举的国家治理方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列一章,这突出表达了“依法治国”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重大意义。报告中从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规划了新时代依法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间表,这意味着我国基本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中,法治将与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实践依据和制度保障。
“以德治国”是体现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形式,也是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德”“仁”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统治者是否重视德治是中国人民群众对其判断取舍的重要因素。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之“隆礼”,便是“德治”,德行是治国方略之首,是“为政之要”。“家国一体”“礼乐和谐”“为政以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德治理念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以德治国”集中体现在对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的指导和国家治理实践的引领。坚持“以德治国”能够不断夯实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基础,通过凝聚全党全社会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共识,形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思想观念领域的有利条件。[10]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我们党的治理能力和智慧水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的领导核心,既要具备“德”的修养又要具备“法”的素质,既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又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验感越来越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日趋提升,党在领导组织、管理建设、决策治理中既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技术又有德行,才能让人民群众在社会层面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十大报告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融入”,其中“融入法治建设”是更好地支持了“德治”与“法治”并举的国家治理方略。“以德治国”就是要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价值基础和引导力量,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各个环节当中,即在依规治国、依法治党的实践中全过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取向、诉求和标准,以此引领科学民主立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依法执法司法工作上有方方面面的体现。同时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和公民守法教育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法治建设进行全过程引领和渗透,作为其价值标准、价值导向和价值判断。一方面用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另一方面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理念,这样就能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树立道德新风尚、提升社会主义道德觉悟,从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
(二)精神与物质共荣的社会发展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人民幸福的生活不仅建立在不断夯实的物质基础上,也需要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发展性来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世界的需求。
首先来看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中社会发展的维度。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它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党在各个阶段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解决好发展问题。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科学发展观”到“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我们党在实践的基础上一步步把握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通过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我们不仅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而且能够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创新出适合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理论。二十大报告中,无论是对过去发展经验的总结还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部署,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中社会发展的三个维度:物质、精神、人。
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是实践基础上的发展观,它内在包含着物质与精神双重文明的和谐共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唯物论,社会发展首先体现在物质生活领域,生产力标准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遵循,“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而精神文明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坐标,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支撑[11],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成熟程度的基本标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极具创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不仅要实现经济上超越资本主义的高质量发展,也要创造出思想文化上超越资本主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文明。
二十大报告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是新征程中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繁荣的现实路径。
首先,就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核心和组成部分,也是物质文明的价值呈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单一追求财富积累和物质沉淀的阶段,人们同时还追求精神生存空间丰富与舒适,这使得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精神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价值定位会随着人们生活实践的改变而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质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推动社会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的作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焕发人们的实践热情,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从生产到消费,从内部构成到外部环境,物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精神文明的作用。
其次,就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引领,也为物质文明创造提供方向和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这样定义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12],并把以文化为中心的发展范式看作是人类发展模式进步的结果。这种范式势必重视文化的精华凝练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多样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会加剧社会矛盾,阻碍社会发展甚至造成其严重停滞和倒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践行具有解决矛盾的调和功能,可以引领和整合“多元化”,形成全社会的精神向心力和凝心聚力的纽带,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最后,就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要。新时代十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在当下面临的挑战不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对个体与人类社会发展更为内核的精神文明境界的提升与丰满。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关乎党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人心向背问题。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和战略布局中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继而激发人民群众发挥智慧、贡献力量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汇聚人心、团结人民群众的力量,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内化与外化相和的个体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史就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生活的全部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方向、轨迹最终都归结于人与世界的互动,落脚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而人的意识生成与变化本身是客观实在发生变化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观念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的反映过程,因此它的内容来自党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其发展也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但要发挥其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巨大价值还需要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践行。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到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到“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阶段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发展趋势。当我们将主体切换到个体时,这种由内向外的趋势便是转向内外相合的迫切需要。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通过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实践转化成巨大的现实推动力,这便是认识发生过程的第二次更为重要的飞跃。
内化是把社会所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体价值判断、价值追求的标准, 其基本过程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它来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因为它是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价值主体与客体需求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和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是可以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引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民群众的力量,离不开共同的理想信念、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统一的价值观,这些认知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转化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活动、事件会以情感体验触发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榜样、楷模、英雄会以榜样示范促进价值观外显认同;日常生活中对于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感想和启发能够促进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
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即把“习得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14],通过行动呈现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是检验内化是否成功、是否产生真正价值认同的直接衡量,也是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所在。《礼记》中将“笃行”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并列作为认知的重要环节。儒家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则是更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认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把人本自具足的“善念”通过行动呈现出来。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直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另一方面动员全社会成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管齐下、相辅相成。二十大报告不仅再次强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系统提出了三个层次的现实路径。其中“融入日常生活”是从个体层面实现了核心价值观“内化外化相合”的方法创新,可以让人们以生活化的方式去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教育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从而达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强调微观个体生活,聚焦细节之处,深入社会肌体的神经末梢,虽远离大脑,但极为敏锐活跃,和外部世界的距离最近,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感知和影响也最为直接、最为真实。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融入日常生活”就是融入个体的多种活动领域和生活关系中,比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休闲娱乐、社交邻里等。在这个实施纲要的指导下,我们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理论研究、传承教育和行动部署。时至今日,这项举措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境,比如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和抵触,网络文化、虚拟实践空间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发挥不足,影响力薄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性所带来的与日常生活的经验、实用、直观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比较显著。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将“融入日常生活”作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主要路径,一方面表达了对我们过去坚持这种做法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需要克服困难,在不断解决各种问题中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践行。
四、结语
二十大报告用“三个融入”指明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的三条主要现实路径,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融入法治建设”是从国家治理的层面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党的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融入社会发展”是从社会建设的层面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推动社会沿着符合人民利益、满足群众需要的解放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融入日常生活”是从个人道德修为的层面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及舒适感和幸福感,拓展了个人在未来社会的生存空间。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踔厉前行,为的是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进一步激发全民族的斗志和勇气,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通过“三个融入”的现实路径,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全民族最广泛、最有效的价值共识、价值认同、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如此系统化、全局性的路径部署,一定能够进一步夯实我们民族大团结、齐奋进的思想文化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