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2023-08-06郭洁

新西部 2023年7期
关键词:雁塔雕塑西安

郭洁

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而言,从根本上将城市历史、地域特色、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直观地展示出来,能够延续城市长期发展与演变的场域文化氛围。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能丰富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增强公众的心理认同感,而且可以与城市发展环境、文化特质相融合,提升其在城市建设中的话语权,对建设城市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内涵和特质的表现,使城市从内而外散发出独特的文化气息。城市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传播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安雁塔雕塑示范街为例,就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品牌建设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些许拙见。

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简述

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指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可移动文化遗产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其中可移动文化遗产指器物、典籍、艺术品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指古迹,建筑群、名城、遗址及周围环境等。[1]它作为数千年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的物化形式,承载着灿烂文化,传承着历史文明。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人文底蕴,这就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上,它是一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生动的符号呈现出城市文化与精神,使其最根本的“地域性”“文化性”“公共性”等特点变为文化的载体。人们在实际历史文化遗产阅读和参与中,融入情感体会,传递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

城市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实践活动、物质创造和思想智慧的产物。在岁月的沉淀之下,城市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积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建筑遗迹、典章制度、典籍文献、民俗风情、艺术表现等物质遗存和文化记忆构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城市因其内在构成和外在形式的差异而表现出迥异的城市文化。简而言之,城市文化就是人类在面对不同城市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时,所产生的不同情感感知与文化体验。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不同城市的文化差异性较大,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表现城市文化上具有重要影响。青岛是一个集历史人文、时尚理念、生态宜居于一体的城市,公众可以从中感知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自然景观与万国建筑景观交相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城市文化风景线。开封是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所在,依托浓厚的历史底蕴,打造东京梦华的历史记忆,使公众感受着清明上河图上繁华的东京城,以此见证开封历史和文化精髓。可见,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城市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精神外延的体现,两者同属于文化范畴,相互促进、共存共生,其目的均在于为公众提供精神需求。

西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中的价值表现

西安作为我国的十三朝古都,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历史,从史前时期一直发展到现代,既有恢弘灿烂的古代文明,又有波澜壮阔的近代文明,还有卓越腾飞的现代文明。目前,在西安发展的新时期,政府提出了西安城市发展的新定位,《科学规划设计 多出时代精品 提升城市品质》中明确提出:城市雕塑是城市建筑的“眼睛”,是体现城市精神、丰富城市内涵、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展示形式。[2]对西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生态建设、人文价值和现代发展,提升西安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形象,面向广大群众推出一系列文化精品,将抽象的文化用雕塑这种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着力打造了多条具有影响力的雕塑街,建成与丝绸之路西端罗马对应的东方雕塑之都,整体推进西安的文化战略进程。

笔者有幸参与了雁塔雕塑示范街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工作,整体策划在地校合作的大背景下,将地方政府、博物馆与高校的特色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合理整合西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以彰显西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和历史名人典故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充分做到文化遗产活起来,使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整条雕塑街展示雕塑96座,通过翠华路、长安路、朱雀路和含光路的天然分割,将雁塔雕塑示范街自东向西分为三段,主题分别是历史瑰宝、和谐雁塔、放飞梦想,贯穿了西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现出雁塔区“争创一流、西部领先”的发展势态和精神面貌,提升城市公共艺术建設的文化层次和艺术水平,多维度地体现了西安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未来发展的腾飞势态。

街区的东段“历史瑰宝”共分布雕塑35座,其中新增34座,位于翠华路与长安路之间,与大唐通易坊、大雁塔西广场衔接。本段主要以周秦汉唐历史文化遗产见证西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依托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资源,选取最能代表陕西历史、最能体现西安城市特质的特色文物,如商周时期的毛公鼎、利簋、单五父方壶,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汉文字瓦当、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汉鎏金铜蚕,唐代观鸟捕蝉图、客使图、舞马衔杯、鎏金八棱伎乐银杯、海兽葡萄镜、三彩载乐骆驼俑等,将其经过艺术化表现,直观地呈现在街区上,使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城市景观有机结合,突出城市文化特质。

街区中段“和谐雁塔”共分布雕塑34座,其中新增7座,位于长安路与朱雀路之间。从古代名人、社会生活、传统民俗、休闲娱乐等内容上着手进行主题表达,通过艺术的语言和色彩主要表现雁塔居民幸福、安定的生活,营造轻松和谐、惬意闲适的生活氛围。如作品《苏武牧羊》《暖春》等都是选取了具有历史文化典故和关中特色传统生活的一角,用独特的历史记忆诠释城市文化。

街区西段“放飞梦想”共分布雕塑27座,其中新增16座,位于朱雀路与含光路之间。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艺术资源为基础,为从事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和广大学生群体提供平台,选取高校师生的艺术设计及优秀作品,体现当代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的实践,展现了西安开明、开放、创新、创优的未来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如作品《以梦为马》《艺海无涯》《聚合》等作品用艺术的语言讲述梦想与未来的故事。

在雁塔雕塑示范街的设计中,对西安城市文化的广泛展示表明其对街区艺术的构成影响深远。新增雕塑主要集中在“历史瑰宝”部分,超出了整体新增数量的二分之一,比重较大。雕塑街全段内容上,与西安历史资源、传统民俗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相关的雕塑主要集中在“历史瑰宝”“和谐雁塔”两部分,占整体雕塑數量的一半以上。可见,雕塑街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汲取和运用是非常丰富的。

历史文化遗产在西安城市文化

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西安有着七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史、一千一百多年的建都史,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西安城市形成了历史连续性强、文化遗产众多的特点。在研究城市文化展示和城市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将西安城市的历史因素与自然、人文等因素相结合,才能够更深刻地展示西安城市的独特之处。以雁塔雕塑示范街为例的西安城市文化主要体现在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传承、传统关中民俗文化的传播、市民生活的再现以及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突出了城市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打造彰显西安城市魅力的文化品牌,历史文化遗产在西安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能够丰富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增强公众的心理认同感

雁塔雕塑示范街充分整合博物馆和历史典籍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用艺术化的手法,呈现出城市文化的浓厚积淀。西周礼乐之兴,鼎、簋等国之重器纷纷展现了青铜文明的精髓;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展现秦人威武之态,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重要的举措见证了新时代;唐代是一个繁荣多元、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观鸟捕蝉图、客使图等墓室壁画是对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鎏金八棱伎乐纹银杯、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三彩载乐骆驼俑等珍贵文物见证了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盛况。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博物馆、遗产地、古籍中搬出来,融入城市景观,进一步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导向作用,为城市发展中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提供动力,实现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方向。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展示,能够与城市发展环境、文化特质融合,提升在城市建设中的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途径直接影响了展示效果,雁塔雕塑示范街并不是直白地将文物陈列在公众视野里,而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多种材料结合达到知识美、艺术美、技术美的三位一体,使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与现代、艺术与技术的多重语言传达,从而使城市文化深入人心,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文化品牌。

结 语

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依靠城市形象进行表现,以突出城市文化价值和市民生活体验感为主要思路,重点强调历史性、人文性、社会性、艺术性以及场域精神,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情感需求。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而言,从根本上将城市历史、地域特色、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直观地展示出来,能够延续城市长期发展与演变的场域文化氛围。因此,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必然承载着城市的社会文化符号和地域文化基因,在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中实现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2004(6)。

[2]西安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科学规划设计 多出时代精品 提升城市品质 王永康主持并讲话》,载《西安晚报》,2018-3-8(002)。

作者简介

郭 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与博物馆、文化遗产管理

猜你喜欢

雁塔雕塑西安
巨型雕塑
游雁塔
西安2021
Oh 西安
我的破烂雕塑
雁塔夜吟
写实雕塑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正定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