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2023-08-06辛倬语

新西部 2023年7期
关键词:内蒙古数字化数字

数字经济具有超越传统产业发展规律的特性,是内蒙古在“十四五”期间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的成熟稳定,内蒙古逐步完善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供给体系,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以算力供给为主的基础地位,总体上呈现出要素供给非本地化、服务运营主体多元化以及需求侧动力多样化等基本特点。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与数字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内蒙古数字经济将在服务现代能源经济、赋能现代农牧业生产、促进城乡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发展,并在算力供给和增值服务方面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内蒙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应重点在提升数字服务能力、促进数字服务资源高质量开发以及增强把握数字发展经济方向等方面做出进一步调整。

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内蒙古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不仅是内蒙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数字内蒙古建设,用数字化赋能能源化工、新材料、农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有助于突破内蒙古因地广人稀、地处偏远所致的社会服务以及政府服务短板,实现推动改善营商环境并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服务质量的目标。

目前,内蒙古已经构建起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政务各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全面铺开;利用互联网推进电子商务、乡村基层治理、网络培训教育、视频会议等增值服务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常态;以呼和浩特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为标志,内蒙古推动建设了相对完备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并构建起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已经初步构建起数字经济的体系化发展格局。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产业发展格局的剧烈变化,内蒙古数字经济也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应用场景得到不断拓展,围绕数字化应用的服务供给已经成为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也更加注重算力服务,总体上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折。

内蒙古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

从区域性新兴产业周期运动规律的视角看,影响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数字服务的社会需求规模与需求结构。二是提供数字化服务和围绕数字化服务衍生的各类经济活动的强度,即数字服务供给能力。三是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为,包括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导向和制定的产业政策,以及政府承担的数字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主体功能的演变。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环境与供给水平。在数字经济发展历程的不同阶段,上述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在国内数字经济概念逐步形成、数字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总体进程中,内蒙古属于较早启动现代信息化建设的省区。着眼于能源供给充裕、自然环境适宜、临近国家社会经济科技中心等优势,本世纪初,内蒙古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地开始推动云计算基地以及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布局,2010年已有盟市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内蒙古社会各领域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细化,从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到数字服务产品在社会各领域广泛的应用,再到出现利用数据资源开发新的服务门类,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拓展。时至今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内蒙古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作为现代信息服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型产业,数字经济在内蒙古呈现出与传统经济运行相迥异的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单元的规模急剧缩小,标志着生产单元体量的产权规模、运营资金规模、人员数量、营业额、利润水平等指标都与内蒙古传统行业投资额动辄以十亿百亿计、运营资金数十亿、吸纳就业成百上千、利润百千万有显著的差异。从政府经济管理的视角看,内蒙古数字经济各门类“规模以上”“限额以上”的市场主体并不多见。

第二,生产单元与服务对象之间呈现个性化关联的特征,即便是针对整个行业开发的数字产品,也需要根据不同用户业务特征,给予个性化服务。尽管能够集聚数字服务产业链的平台可以通过算法解决个性需求,但大多数针对政府企事业单位专项服务的数字产品,不会采纳普遍适用的通用产品。用传统的企业概念难以衡量参与数字经济活动的组成单元。

第三,数字经济供给侧的生产制作是由需求侧主导的经营活动,数字产品生产者市场推广的核心,是说服用户接受全新的数字化生产管理运营模式,接受数字服务供给者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并持之以恒地提供售后服务。

第四,在政府政策与管理层面和数字经济运行之间,关键信息不对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常态。政府政策和管理层面很难及时把握数字经济的个性化和快速发展动态,数字生产活动的快速演变也往往会使既有政策失效。

第五,数字经济生产、交换、分配、再生产的循环与传统经济不同,呈现出高度复杂和高度灵活的神经网络系统特征,利益主体超越了传统企业产权主体体系,供给侧与需求侧在数字服务生产、交换、分配中不断融合成新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左右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内蒙古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形成后,其内涵便处在不断扩张的状态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数字产品以及新的服务类型的同时,也不断激发出新行业以及行业运营管理的新模式。與最初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界定相比,内蒙古当前数字经济所包含的门类已经日益多元化。在我们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内蒙古对数字化服务需求较为强烈的领域非常集中,主要体现在产业数字化发展领域以及政府和社会数字化应用领域。

在产业数字化发展领域,内蒙古发展势头强劲的重点领域数字化需求十分明确。内蒙古在工业园区的提质升级中,涉及高能耗产业集聚的园区,开始推行以能耗监测管控功能为主的智慧园区建设;在能源、农畜产品等领域建设了信息化的产品交易平台,提供了覆盖交易全过程的数字化服务;相关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也在着手建设;在“零碳工厂”建设领域率先推出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数字化赋能,体现了数字经济“服务”的本质属性,呈现出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数字经济发展伴生性趋势,表现为数字经济依托规模大、实力雄厚企业共同发展;与整体盈利较为稳定、盈亏受市场波动影响小的行业协同发展。

内蒙古已经明确了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提出在“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生产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中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提高现代农牧业生产体系、生产组织现代化水平等具体目标,在建设方式上“高端化、绿色化、智慧化”也已成为内蒙古产业发展形态的基本方向。这种趋势对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于企业作为数字经济需求侧主体会主动寻找实力更强的数字经济服务企业。

在政府和社会数字化应用领域,内蒙古已经形成了呼和浩特和林新区、乌兰察布集宁市、鄂尔多斯东胜-康巴什区域算力供给基础优势,算力供给主体涵盖了国有、民营、外资等全部经济类型,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能力和培植专业算力中心的空间。这一领域目前在社会多元供给体系中,有非公经济机构在不断积极介入,形成了初期的市场化供给格局,对于形成本地化的生产服务团队产生着引领效应,有利于逐步放大算力供给服务规模。

作为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尽管基础动力依然要依靠市场需求的拉动,尤其是依靠本地算力供给主体开拓市场的能力,但内蒙古已经建成的算力装机规模全国领先的市场影响和多元主体的算力供给结构,将有助于在“东数西算”方兴未艾之际得到稳健发展。

数字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是要不断增强本地化数字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建设,围绕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培育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邮件缓存、虚拟邮件等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以及场地的租用服务、域名系统服务、负载均衡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备份服务等增值服务。从内蒙古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为,包括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导向和制定的产业政策,还处于政府承担的数字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主体功能状态,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环境与供给水平与发展趋势之间的不平衡态势逐渐扩大,内蒙古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压力与挑战形势依然严峻。

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内蒙古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坚持创新发展、发挥人力资源作用,多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和各类人才战略与工程。从实际效果分析,与早期的智力资源积累水平相比较,内蒙古分布在各领域的智力劳动者、承担社会治理职能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随着人口素质、劳动力素质的全面进步,总体上要领先于内蒙古社会治理水平和高素质劳动效能的提升,有助于内蒙古城市治理和社会各领域整体面貌改善步伐不断加快。但与先进省区和城市的横向比较看,内蒙古数字经济竞争能力弱化的态势也十分明显。由于人口流出的区域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缩小给数字经济扩容带来直接不利影响。

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人口流出对国家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获得较高教育水平的大中专毕业生向更有利于发挥其教育投入所获得能力的城市流动,体现了我国让市场作为资源高效配置主体的政策效果。但对于劳动力流出的内蒙古,人口流出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发展能力的流失,将会消减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能力。

从供给侧角度,社会服务质量提升也缺乏有效的拉动,公共投资会因为人口基数小而减少,社会服务市场动力会因此削弱,更为严重的是很难形成智力资源集聚的态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峰期,人口流出主体必然是在转型较快的发达城市具有竞争能力的劳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本地高端劳动力的减少在造成全社会整体创新能力增长缓慢的同时,也会因为社会治理、城市经营能力增长减缓,进一步导致高端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出。流出人口带出前期社会投资人均以百万计,高端劳动力流出带来的潜在消费场所的转移和在本地消费的缩减也不容低估。

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管理和市场管理,与数字经济同样是内蒙古社会管理和市场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借鉴了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考虑到了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但客观上,由于数字经济在各地区发展的门类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发展条件不同,在当前这个数字经济内涵不断演变的时期,先进地区的经验不足以用来推动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内蒙古既有的数字经济发展积累的经验,也不足以指导内蒙古未来数字经济发展,行政管理模式和行政文化全社会应用,都将制约智力资源有效发挥效能。

内蒙古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

应对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在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在市场监管、经济推动、社会管理领域,要采取以放为主、鼓励支持的原则,不宜按照管理传统经济类型的模式进行管理。

第二,要着力培育针对数字经济的市场监管、服务和社会监管服务的专业队伍,包括培育可供政府购买服务的专业社会机构,提高对数字经济的监管服务能力。

第三,要以内蒙古各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与国内高端机构联合合作,构建起内蒙古研究数字经济发展规律、能够跟踪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政策与对策研究机构,而非数字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在数字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需要将智力资源现状、适宜劳动力流动趋势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本地数字产品开发的努力和最后的转行有很多既有环境迫使的不得已,其中尽管存在内蒙古与发达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必然性,但同时也存在内蒙古在对待亟需智力资源培育方面的具体层面上的工作不足,找准制约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痛点”,着眼于新阶段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形成推动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系统体系,将有助于内蒙古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数字经济的特性决定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行政化管理环境有较大的冲突,从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内蒙古社会和市场管理部门对待数字经济活动领域的各类新生事物,首先应确立的态度是鼓励,而不是限制或“调控”,不能因为没有先例或者用传统管理原则判断不符合常规,而对数字经济以及数字领域的新生事物进行各种限制。社会治理体系内对社会活动的各种审核,在没有明令禁止的前提下,应确定为鼓励发展的活动,而不能限制。这是由数字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内蒙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发力点,在于推动数字服务应用与提高数字资源开发质量。在数字服务应用领域,需要推动内蒙古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用数字化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立足已经形成的优势,将推动数字服务应用转向促进数字服务,即从用户角色转向生产者角色。在数字服务产品开发领域,需要给予研发实体以更多的扶持和支持。以往在研究区域政策时,过多聚焦在原则性地讨论扶持与支持方面,但是基于目前内蒙古数字经济的自身特征与发展趋势,则需要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部门就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扶持与支持方式。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6-20,https://www.nmg.gov.cn/zwgk/zfxxgk/zfxxgkml/202111/W020211103560707717400/mobile/index.html#p=2。

[2]荊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载《经济学家》,2019,242(02):66-73页。

[3]裴长洪、倪江飞、李越:《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财贸经济》,2018,39(09):5-22页。

[4]石彦龙:《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研究》,载《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312(06):67-72页。

[5]王伟玲、王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推动政策研究》,载《经济纵横》,2019,398(01):69-75页。

[6]李晓华:《“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问题与政策建议》,载《人民论坛》,2021,692(01):12-15页。

作者简介

辛倬语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与经济政策

猜你喜欢

内蒙古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可爱的内蒙古
答数字
爱在内蒙古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