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分析

2023-08-06安亚男

现代食品 2023年8期
关键词:有害物质食品包装包装材料

◎ 安亚男

1 食品包装的意义及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于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是这样定义的: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食品包装主要有保护产品的质量、保持食品的卫生和食物的营养成分、方便储存和运输、延长货架期,以及提高商品价值等作用。但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食品近距离接触,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极有可能迁移到食品当中,产生食品污染,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包装频繁出现安全问题,比如有些企业为了增加产品的黏性和透明度,在塑料包装材料中使用容易渗入食品的有毒增塑剂、稳定剂,导致塑料包装中有害物质超标,还有些地方大量回收使用废旧塑料生产有毒包装。在出口食品中,因为食品包装材料连连受阻,主要包括微生物、降解单体、游离单体、重金属迁移量等方面。这对于我国食品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在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状况方面必须做到更好,也无形中促进了我国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对纸类、塑料类、金属类包装材料的污染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且建立了健全食品包装材料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材料的添加剂以及用量等,降低了包装材料对食品污染的可能性。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的食品包装标准相对滞后,没有对食品包装材料中助剂的使用和食品安全性的控制方面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从而缺乏有效控制措施来保证食品包装的质量[1]。

2 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及其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现代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包装,而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有纸质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等,加之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消费品,对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这些包装材料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纸类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在近年国家提倡减少塑料制品用量的背景下,纸类包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纸中的有害物质及其来源主要表现在:①在造纸过程中,用到的原材料如木浆、草浆等处理不彻底,就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有的回收利用的废弃纸中存在铅、镉等有害物质,也会造成重金属超标;水资源如果受到污染或者是废水的回收处理不规范,也会造成纸张上产生大量的霉菌,造成微生物污染。②为了提高纸类包装的使用性能,在造纸工艺中通常会加入防渗剂、漂白剂、荧光增白剂、染色剂、施胶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含有多环芳烃类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③印刷在包装纸上的油墨也会造成污染,甲苯、二甲苯类溶剂在印刷中被大量使用,油墨中的染料、颜料中也存在铅、镉、汞、铬等物质,可引起重金属污染,在印刷过程中,这些产品叠加在一起,导致包装材料内部也接触油墨,而形成二次污染,影响食品安全。

2.2 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由很多小分子单体聚合而成。塑料通常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重量轻、成本低、形状多样化等优势,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及其来源主要表现在:①在生产塑料类的食品包装时,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从而选择一些污染较大或者不合格的原料进行生产,塑料材料有耐热性的缺点,在高温环境下,这些不合格塑料成品就会挥发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从而渗透到食品当中,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②在塑料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强塑料材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会添加邻苯二甲酸酯这种添加剂,这种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致癌物,影响人体健康;有时还会为了防止塑料材料的老化而添加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伤。③食品塑料包装在密封时会产生问题,大多数的食品包装利用热熔法进行密封。因为塑料材料是通过单体聚合而成,在合成过程中会残留单体分子,如乙烯、丙烯、氯乙烯、丙乙烯、丙烯腈、异氰酸酯等,以及低聚物和挥发性物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塑料制品极有可能挥发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污染食品,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2]。

2.3 金属类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金属类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阻隔性、机械性、耐高温耐低温性、不易变形以及容易处理等优点,但其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差,金属离子容易析出,从而影响食品安全。铁、铝、不锈钢、铜、锡和银是目前主要使用的金属包装材料。目前,市面上的金属包装主要是以桶、罐等产品为主,它们大多数以铁、铝和不锈钢为加工原料,以及用铝箔纸制作的复合材料等制作而成。以铁为原料的容器内部有时候会镀锌,镀锌层接触到食品,锌会迁移到食品中,从而引发食品中毒;铝制材料中的铅、锌等元素,很容易被腐蚀,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或长期摄入会造成中毒;不锈钢产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镍元素,镍元素在遇到高温时,会使容器表面呈黑色,而且不锈钢传热快,容易导致食物糊化、变性等,也有可能产生致癌物。

2.4 玻璃类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玻璃类包装材料是一种惰性材料,无毒无味、稳定性强,与大多数化学物质不易反应,并且具有透明、光亮、美观、阻隔性能优良、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其阻隔性能比一般的包装材料要好,是良好的液体储存器,被大量用于需要密闭储存的液体中,如饮料、酒水、调料等,避免液体的挥发,影响食物口感。

然而,玻璃类包装材料也存在安全隐患,玻璃的透明性会让食物质量受到光线的影响,从而影响品质,因此在加工玻璃材料时往往会添加着色剂,使玻璃着色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为了将玻璃容器制作成想要的形状,通常会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含有砷元素的软化剂,当储存环境不适时,玻璃中的砷化物就会浸出,从而污染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通常在高档玻璃容器中会添加铅化合物,一般可达玻璃的30%,用它来盛放酒水和饮料,会迁移到酒水和饮料中,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3]。

2.5 其他类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木质类的包装材料一般不直接接触食品,但是会在木材表面涂上涂料或者釉等化学品,给食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陶瓷类包装材料的主要危害是制作过程中加入的釉料,金属氧化物硅酸盐和非金属氧化物的盐类是釉的主要成分,陶瓷烧制时的温度不达标,就无法形成不溶性的硅酸盐,这样不合格的产品用来盛放醋、酒、果汁等酸性食品时,会使重金属溶出,迁移到食品中造成污染,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橡胶类的包装材料主要用于生产奶嘴、吸管、容器和管道垫圈等产品,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异戊二烯,它不会分解,无法被人体吸收,不会对人体造成安全威胁。但橡胶类的主要污染还是来源于加工过程中用到的添加剂,如防老化剂、交联剂、硫化促进剂、填充剂等,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隐患。

3 提高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控制措施

3.1 生产新型绿色包装材料

要想提高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就要在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油墨工艺环节要使用不含重金属和有机溶剂的染料,如大豆油墨使用大豆油,增强了油墨印刷的安全性。凹印、柔印等印刷工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墨对食品造成的安全问题,也要选择成分安全、无毒无害、不含苯的有机溶剂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黏合剂。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发展食品包装新技术,如气调包装、无菌包装、微波包装等,也要加强研发绿色环保类包装材料,在保持原有安全的包装材料的前提下,要对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利用增加资金支持,促进食品包装行业的蓬勃发展。

3.2 加强对食品包装行业的监管

监管工作要贯穿于整个食品包装生产流程,在生产过程中,要选用绿色的环保材料,控制添加剂及加工助剂的使用,将食品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在工作时,要根据材质、种类的不同对食品包装进行监管,不能使用统一标准对所有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监管规范不断细化和完善,善于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经验,健全监管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思想境界,认识到食品包装安全的重要性,加大食品包装安全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食品包装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定期对食品包装企业进行监督抽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伪劣包装材料的厂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3 提高食品包装的检测技术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现有的食品包装检测技术并不能对所有的食品包装安全隐患进行检测,这就要求我们要开展创新工作,提高检测技术和手段,推动检测技术的进步。不同的食品包装材料有不同的特性,根据包装材料不同的特性使用不同的检测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能节约检测资源,提高检测效率。例如,检测纸质包装中的荧光物质残留,可以使用紫外灯目测法、差值法等;检测金属包装中的微量元素,可以使用分光光度检测法[4]等。

3.4 健全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

政府要完善食品包装行业相关的卫生标准,结合国内外最新的食品行业要求来调整修改相关指标,保证食品包装标准与时俱进,健全食品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5]。

4 结语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就要尽快完善食品包装检测技术,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宣传引导消费者增强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加大对研发新型绿色材料的资金支持,严把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关,减少因食品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有害物质食品包装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研究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可降解包装材料,让“白色污染”成为绿色包装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
我国将加强汽车有害物质管理
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将环保坚持到底
拟发布有毒有害物质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