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类食品中激素残留的检测技术分析

2023-08-06刘贵州丘东蔚

现代食品 2023年8期
关键词:检测法肉类液相

◎ 刘贵州,丘东蔚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肉类是我国居民饮食中的重要食品,肉类食品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多年来,我国肉类食品需求量和产量不断增加,其中猪、牛、羊成为最主要的肉类食品。肉类食品需求和产量增加,代表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肉类食品安全的问题。肉类食品中的激素问题频繁出现,造成民众食肉恐慌情绪,民众对肉类食品质量管理产生质疑,也造成了肉类消费市场波动等问题。因此,在现代肉类食品中增加激素残留检测项目非常必要。

1 肉类食品激素残留检测的重要性

肉类食品激素残留检测的重要性在于食品安全。在肉类食品中之所以存在较多的激素,主要是畜禽类在饲养过程中添加较多的激素类饲料,促使动物快速生长。但是,养殖者仅看到了激素的“利”,却忽略了激素的“弊”。研究发现,激素对动物生长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畜禽以及水产品中,使用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β-兴奋剂等能够提高动物增重速度,饲料转化利用率高,继而提升了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畜禽以及水产品营养价值低,食用危害极大。

2 肉类食品激素残留检测的技术分析

2.1 残留激素分离技术

①液-液萃取(LLE)技术。该技术利用分离萃取原理,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进行分离萃取,具有技术应用简单,设备条件较低的优势。常规情况下,激素是稳两性基团,在碱性条件下提取后,调节溶液为中性或酸性萃取至有机相,样品中激素提取率可达90% 以上。

②固相萃取(SPE)技术。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分离技术。固相萃取(SPE)技术分离效率相对比较高。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机溶剂使用比较少,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研究发现采用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氨基作为萃取物进行萃取,回收率能够达到75%~95%。

2.2 残留激素检测技术

在实际检测工作过程中,由于在肉类食品中激素的含量非常低,所以,对检测技术的精度、检测技术的效率要求非常高。通过相关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研究出多种激素残留检测方法,常见检测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免疫分析检测法、毛细管电泳检测法、气质联用检测法等。

①气相色谱检测法。气相色谱检测法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同时具有检测精度高、效率高的优势。在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激素样品甲基硅烷化,利用火焰检测器配合气相色谱仪实施激素含量检测。在具体检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2% OV-17作为填充物,有利于检测能够良好开展。

该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利用激素的物理特性,因为激素本身具有沸点高、挥发性差的性质,不太适用于气相色谱检测。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在实施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对盐酸克仑特罗进行检测,检测样品均质,并利用超声萃取进行净化,净化时要求采用C18小柱、利用HP-1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完成以上两项检测。利用该方法进行检测,平均回收率能够达到86%,相关系数为0.999 3,线性范围为0.1~40 mg·L-1。

②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在残留激素检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检测技术应用比较广泛,最早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具有高效分离的优势,能够对沸点高、摩尔质量相对比较大的有机物进行检测,效果良好,效率高。

相关专家在技术研究中提出,利用SB-C18 柱为固定相,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对残留激素进行检测,检测效果最佳。通过对该技术研究发现,该技术方法回收效率超过85%。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己烯雌酚浓度在 0~200 μg/kg 之内,检测值相关系数超过0.999、灵敏度达到0.15 mg/kg。

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应用过程中,相关专家提出以60% 甲醇超声提取,用Dianon sil C18 柱为固定相,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钠(33∶67)为流动相进行检测。在实施检测的过程中发现,该检测方法要求检测回收率超过86%、固相萃取检测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雌雄性激素进行残留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对激素检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相关专家一直都在针对不同液相和固相进行更换,探讨最佳检测方法。例如,我国化学研究专家已经提出甲醇为洗脱液,SUPELCO Discovery C18 5 μm 250 × 4.6 mm 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 - 水(85∶15)的相关检测方法。测算该检测方法的相关系数能够达到0.999、检出限为9.55 μg/kg、回收效率能够达到92%~98%,通过回收效率就能确认现代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较传统方法已经有非常大的进步,对于激素检测实施也有重要的影响[1]。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在检测中应用,已经开始提出多激素检测技术。传统检测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单一激素需要置换固相和液相流动相,从而导致检测效率下降。因此,为解决该问题,相关专家在检测技术研究过程中针对该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例如,林奕芝等专家在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HPLC 法,该方法主要流程包括甲醇超声萃取、离心、浓缩等多项技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使用0.45 μm FH 膜进行过滤效果更好,从而提升了检测效率,同时也能够达到多种元素检测效果。该检测方法能够对包括沙丁醇在内的8种雌性激素进行检测。最终测定该检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相关系数达到0.999,回收率在 84.5%~101%之间,更加满足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条件,有利于检测工作良好实施,提升检测工作质量[2]。

2.3 免疫法检测方法应用

实践研究发现,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操作简单,灵敏度能够达到10 ~12 g,其主要确定就是较高的假阳性。因此,该检测方法经常在残留分析初筛时应用。

①酶联免疫分析方法。该检测方法应用相对广泛,主要是利用酶联竞争的原理进行检测。相关专家已经研究应用丁胺醇残留酶联免疫试剂盒,该试剂盒进行检测,确认检测下限为0.1 ng/g、回收检测率能够达到75%~105%。另外,相关专家对该方法进行检测创新,设计应用盐酸克仑特罗酶联免疫试剂盒,该检测方法能够实现12.5~0.1 ng/mL范围检测,相关系数能够达到0.998 0、灵敏度也达到0.1 ng/g[3]。

②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测方法,可以利用生物化学方法进行免疫检测。微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通过生物化学试验分析活跃度,继而实现对激素中相关位置的检测,从而保证检测达到最佳效果。最初该检测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满足超微量分析精度,因此对激素残留检测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基于此,提出RIA试剂盒测定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牛肝中的盐酸克仑特罗进行检测。通过试验确定,RIA试剂盒测定方法在检测实施过程中,能够提升检测工作效率,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当盐酸克仑特罗的量分别为1 ng/g和2.5 ng/g时,数据回收率分别达到95%± 15% 和 89% ± 9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该检测工作效率灵敏度比较高。但是,半衰期相对比较短、辐射比较少,从而导致其应用不够广泛[4]。

2.4 肉类食品激素残留检测技术标准研究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肉类食品激素残留检测技术种类非常多,适合应用于不同肉类、不同激素检测。我国相关部门还在推动探究新技术,从而解决技术问题,提升检测技术应用效率。例如,当前我国的肉类食品检测包括多种,有牛肉中β-雌二醇残留量的测定、等标准化检测,更有利于提升检测精度[5]。

3 结语

本文针对肉类食品激素残留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多种检测技术和标准。为确保我国肉类食品使用安全,需要继续研发新技术进行检测,提升检测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检测法肉类液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加工
T-SPOT.TB检测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改进检测法的STATCOM建模与仿真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