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架性教学”推进游戏中学习
——以自然探秘活动“走进小树林”为例
2023-08-05张颖艳
文 张颖艳
支架性教学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构成的双边复合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提示,让幼儿通过这些支架逐步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要学习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教师在此过程中逐步退位,将学习的控制权交给幼儿,助力幼儿主动学习。本文以自然探秘活动“走进小树林”为例,阐述以“支架性教学”推进游戏中学习的成功实践。
一、搭建环境资源支架,生发主动学习
教师要思考幼儿需要怎样的游戏、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的真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出于自己的内在驱动力而进行的游戏才是有趣的、有吸引力的。幼儿在这种游戏中,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片段一:幼儿园门口的小树林环境优美,这里是幼儿熟悉的场景。一天,幼儿来到了小树林里嬉戏玩耍,手里握着树枝、口袋里塞满了树叶、石子。树边拴着的温顺的大狗也成了幼儿议论和互动的对象。幼儿发现每天都经过的小树林原来如此美好。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就此展开。教师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导幼儿主动探寻小树林里的自然物。
社区作为一个多元主体互动的社会场域,是幼儿塑造人格的主要场所。儿童视角中的游戏场地不局限于专设的区域,幼儿的居住地和幼儿园均在社区里。这里有幼儿熟悉的场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教学资源。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尊重幼儿的喜好,为引导幼儿深入利用小树林的各种资源做铺垫。幼儿对小区的场域,不论从物理环境还是心理层面都有熟悉感,他们愿意放慢脚步,重新体验小树林里的美好。
二、搭建游戏问题支架,支持探究学习
提问是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教学策略。研究表明,有效提问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支持教师在幼儿的心理建构和课程内容之间搭建必要的桥梁。
片段二:一次,在从小树林回来的谈话活动中,幼儿有了把小树林的美景带回到教室的想法。
教师提问:“我们带什么去小树林活动呢?”幼儿把想法列在了下一次活动的准备清单中。
教师又提问:“小树林那么大,我们小组在哪里活动呢?”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的小树林资源地图,清晰地标注了每个组的活动场域。
教师再提问:“我们怎样把小树林带回教室呢?”幼儿有很多好主意:画下来、拍照做成相册、做盆景等。
片段三:寒露时节,幼儿多次走进小树林分组活动,但是“绿植移植”活动以失败告终。幼儿分组讨论各种可能性,分组记录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几次小组实验后,幼儿发现绿植器皿要有可供植物透气的小洞,根据生活经验,在家长帮助下,幼儿利用废旧塑料瓶重新制作种植器皿。通过观察、对比,幼儿发现移植的小盆栽虽然能存活,但是生长速度明显比户外生长要慢。
教师在支架性教学中介入幼儿发展,为幼儿学习搭建支架。其实,这是一种师幼互动。师幼互动的品质,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展,还能反映出师幼双向交流是否顺利、是否可以生发新知识和新游戏。
几次的小树林探索活动,幼儿不满足之前捡自然物的游戏,他们提出要把小树林的美景带回到教室。纯真的想法得到教师的认可,促使幼儿从第一次探索小树林的无意游戏到现在的有意游戏,从散状的自由游戏到有目的地产生新游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积极地与周边环境和自然材料进行互动,不断进行自我建构。
教师在活动中提供支架的目的就是之后撤走支架,让幼儿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展开探究和学习。如何做幼儿强有力的支持者,逐步放手,让幼儿独立开展活动,是教师思考和行动的重点。当幼儿改变游戏时,教师要对此表示理解。幼儿多次进入小树林开展游戏后,并未减退兴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移植绿植的死亡看似是一次意外,教师并没有有意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小组式的自发讨论和记录都是幼儿源于对绿植死亡的探究。
三、搭建多维表征支架,驱动深度学习
幼儿在观察和探究中,不断接受来自大自然的各种信息。与此对应,幼儿多样的表征就是输出信息,表征就是从感知到思维发展的过程。幼儿通过多维方式的表征,内化为对大自然的探究,形成认知,促发思维,产生情感。
片段四:冬季来临,一个早晨,田田告诉大家,她在上学途中经过小树林,发现被拴着的大狗不停地来回走动,还冲着她大叫。那只温顺的大狗怎么就不乖了呢?大狗是不开心了吗?如何安抚大狗不安的情绪?幼儿在和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主动讨论、提出方案,并用图画表征的方式,表达对大狗的关心。此后,幼儿每天关心大狗的情况,有的幼儿自发给同伴讲述了绘本故事《如何当好一只狗》,教师也在阅读区提供了绘本故事《小脏狗找朋友》《狗狗好饿啊》。幼儿还利用绘画、手工、讲述等方式,体验一只狗的真实心境。
片段五:在大寒的湿冷天气里,教师和幼儿继续探究冬日的小树林。寒风让幼儿一扫之前去小树林的热情。栋栋偶然发现一块掉落的树皮,这成为探索和学习的新内容。幼儿从中认识了不同树的树皮形态和颜色,并利用树皮、树枝制作美工拼搭作品。
自然活动中的建构表征是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自然物,将自己看到的自然万物样态拼搭出来。在搭建中,教师更关注搭建过程,而不是搭建的结果。幼儿利用树皮、叶子、树枝等自然材料,表现自己直接观察到的景色或想象中的自然景色。
大班幼儿思维活跃,表现欲较强。教师抓住幼儿表征能力发展迅速这一特点,引导幼儿探索自然界万物的显性和隐形的特征。幼儿在探索树皮的活动中,教师及时发现和创造中心话题,主导谈话方向,给予每一个幼儿均等的谈话机会。在辩论活动中,幼儿调动已有的经验,能够针对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他们从不同角度寻求论据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从单一事物认知转向关注事物的变化,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自然探究的结果,看似简单,但有利于幼儿明晰自己的游戏情况。这种记录方式适合幼儿,便于幼儿和同伴分享、交流。针对小树林里的大狗影响幼儿情绪这一问题,教师在活动中介入幼儿发展,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了共情教育支架——绘本故事,指导幼儿运用图画表征、手绘故事盒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增强共情能力。教师在幼儿的图画表征中同频共振,助力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在“在走进小树林”自然探索活动中,教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支架,帮助幼儿在自然中主动学习,将支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自然融汇到课程活动中。幼儿从随意性探索到教师主导性探索、幼儿自主性探索,再到幼儿自主的发现性探索、研究性探索,游戏经验层层丰富,游戏体验步步加深,产生自发、自主的学习。由此可见,支架性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中,找到适宜的平衡点,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