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实践研究
——以《三只小猪》道具创编为例

2023-08-05殷寒菁

好家长 2023年7期
关键词:涂色工作坊小猪

文 殷寒菁

戏剧教育是传统义务教育的延伸,对培养儿童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对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实践研究为基础,从戏剧工作坊开展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践案例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戏剧工作坊,并提出相关策略,旨在为儿童戏剧教育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视角。

一、戏剧工作坊的意义

“工作坊”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心理和教育领域的研究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变成一种工作和学习模式,集参与、互动和体验于一体,其组织方式相对灵活,旨在以更集中的手段、更有针对性的模式,实现教育目的。

戏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活动,能够提升个体多方面能力。英国一位戏剧教育学家曾说过:“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近的,教育过程关怀着每一个人,而戏剧则关怀着每一个人的独一无二性。”戏剧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合适的学习方法,同样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幼儿可以通过戏剧模式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提升自己与同伴之间的沟通能力。

二、案例呈现:《三只小猪》道具创编

(一)研读表征,塑造戏剧元素

戏剧表征包括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创造的场景及使用的道具等外在因素,以及角色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等内在因素。

教师先进行《三只小猪》故事情节的讲解,在了解整个故事情节后,和幼儿共同挖掘以下需要制作的道具元素:第一幕《小猪长大了》中需要的道具元素,包括树木、草丛、花丛;第二幕《小猪造房子》中需要的道具元素,包括稻草房、木头房、砖头房;第三幕《智斗大灰狼》中需要的道具元素,包括锅子、烟囱;第四幕《乐享新生活》中需要的道具元素,包括气球、彩旗。

在整个戏剧活动中,内在因素需要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样,外在因素需要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幼儿制作道具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道具呈现角色内部的特征和心理变化。幼儿通过讨论发现,猪老大爱美食,猪老二爱探险,猪老三爱学习。大家一致决定,在制作道具时凸显三只小猪的不同特征,更好地为角色的特征和内心的变化服务,让内部元素与外部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让表演者、欣赏者、参与者有更好的体验。

(二)探寻方法,参与主动学习

在戏剧区域游戏中,教师应顺应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提供更多能够满足幼儿需求的工具,鼓励幼儿通过探究、讨论、分析、记录,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不断构建相关的经验。

1.探寻工具,自主学习

问题:颜色刷得慢、刷不均匀?

天天选择用小号水粉刷为草丛涂颜色,他一笔一画、从左往右涂着,但小号水粉涂色并不快还不均匀。

解决方法:探寻不同工具。

怎样才能涂得更匀称呢?为了跟随幼儿步伐,教师提供有效支持,投放多种多样的涂色工具。天天开始使用不同的涂色工具增强涂色效果。通过不断尝试,他发现滚筒式涂色工具,能够帮助他绘制出不同的花纹。同时,使用滚筒式涂色工具的涂色速度比使用其他画笔涂色更快。

2.借鉴经验,相互学习

问题:怎样做花朵?

小明和小红选择做草丛上的花朵。小明问:“怎么做花呢?”小红说:“我来教你。”小红先将黏土搓成球形,再搓出5 个不同的长条,将长条和花心连接起来。这样,一束漂亮的花朵就做好了。

解决方法:借鉴同伴经验。

在制作鲜花的过程中,幼儿面临着无法制作鲜花的问题。作为一个观察者,教师没有干预幼儿,而是让幼儿学会从同伴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分享感受,解决问题

问题:小猪的房子怎么做?

在制作完森林的场景后,幼儿想要制作小猪的房子。他们设想了不同房型并讨论需要制作房子的材料。例如,稻草房需要稻草,木头房需要冰棍棒、木头,石头房需要鹅卵石、颜料。所需要的工具主要有胶水、剪刀、黏土等。

猪老大的稻草房。第一次尝试:使用滚筒摩擦工具打印房子的颜色。花开了,丁丁开始粘稻草。他试着用胶水、透明胶等材料将吸管粘在一起,最终设法用透明胶将吸管粘住。丁丁看着自己的作品说:“有点凌乱,怎么做才好看呢?”第二次尝试:丁丁请成成帮忙,在屋顶上放两片稻草,先测量长度。然后,丁丁将长吸管切成所需的尺寸,将吸管从长到短依次排列成一行。最后,他涂上颜色,稻草房终于制作成功。在这两次尝试中,丁丁邀同伴帮助,试着用各种铺设工具将稻草铺在房子上。

猪老二的木头房。道具组的欢欢开始制作猪老二的木头房。他用材料仓库里的圆形薄膜罐制作木屋屋顶,用彩色果汁冰棍棒制作木门。在粘贴冰棍棒时,他首先在上面贴上双面胶带,然后将冰棍棒紧紧粘在一起。他还用冰棍棒做墙壁,并找到一次性筷子和吸管代替它们。在猪老二房子的制作中,欢欢主动寻找材料,区分物体的大小、数量、高度和长度,通过反复学习,逐步打造出有成功感的房子。

4.拓展延伸,探究内涵

草房子和木头房子都制作好了,怎样创造一个坚固的石头房子呢?于是,科探区游戏活动“搭建稳固的房子”生发了。

小华到阅读区找来绘本《大自然教你造房子》。接着,他拿起妈妈做的砖头房子,仔细观察了起来。妈妈使用黏土和石头两种材料,他也想试一试。于是,他从材料库找到了这两种材料,开始搭建石头房子。

工作坊式区域游戏主张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活动,通过与真实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多方面的学习经验。在科探区,教师还投放了多样的低结构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体验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和感受活动的快乐。

三、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实施策略

(一)听取儿童意见

工作坊式游戏将“问题探究”贯穿其中,以儿童的问题和兴趣为契机,不断引发出新的活动内容。在道具坊区域游戏的推进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探讨,倾听他们对《三只小猪》的看法,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教师作为支持者,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探究学习模式

伴随游戏中兴趣的增长,教师利用游戏角色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帮助幼儿对游戏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同时,通过幼幼互动,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和经验迁移,不断推动幼儿深度探究。

(三)设置相关活动

在制作道具“小猪们的房子”时,教师发现幼儿能用不同的材料装饰房子。接着,教师播放了相关视频和电子绘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儿童戏剧工作坊式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群体的限制。在《三只小猪》的创编推进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师不断观察幼儿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材料。同时,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不断满足探究欲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涂色工作坊小猪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涂色
涂色
涂色
涂色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