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的策略
2023-08-05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德积小学邬喜芳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邬喜芳
如今,劳动教育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劳动教育要深入人心,需要教师正确地掌握和利用身边的劳动教育资源。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渗透着不少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致力于发掘教材,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劳动之美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劳动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去发掘、梳理和整合。
(一)从描绘乡村生活的诗文中,感受劳动的价值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初夏江南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的田园美景。农事忙碌,因此“日长篱落无人过”,农民们早出晚归,所以路上不见行人。正因为农民们的勤劳耕种,才有了有花有果的自然美景。《芦花鞋》一文中,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在做芦花鞋上,他们用卖芦花鞋的钱来补贴家用。淳朴的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财富,创造了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孩童则从小就学习一些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辛苦,懂得父母照顾家庭的不易……这些文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价值:劳动使我们进步,劳动能创造美好,劳动能改变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从描绘古今建筑的文字中,懂得劳动的智慧
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其设计精美,既有中国的民族建筑,又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能饱览中外名胜。圆明园建造于清朝,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没有先进的工具,只有杰出的画师和勤劳且富有智慧的土木工匠。古代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开拓创新,建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圆明园。又如《赵州桥》一文,本文介绍了桥的建造特点。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在建桥史上是一项创举,既减轻了冲击力,节省了石料,又十分美观,一千四百多年来石桥没有被大水冲毁,保存至今。在语文课本中,像这样描绘中国著名建筑的文章还有很多,诵读着这些文字,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了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干,将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根植于心,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从描绘大自然的文字中,学习劳动的知识
《二十四节气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了解天文气象的规律,还可以根据生活实际,了解不同时节的农事。《花钟》一文介绍了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并揭示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与光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天里的成长》一文中,运用了多句谚语:“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那天,人们观看庄稼抽穗开花;“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节气,稻谷还不抽穗,就没有好收成了,只能割谷喂老牛了。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了解了稻谷成长的规律,明白了农作物的成长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学习了与劳动相关的知识,为今后的劳动实践活动做了准备。
二、致力于延伸教材,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新知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走进作者的内心,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劳动实践。
(一)学中“玩”,课后延伸中学习劳动技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陆游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在如今仍然值得借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在练习中掌握技能,教师则要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许地山的作品《落花生》一文清新自然,又耐人寻味。学生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发现了花生的许多好处:价廉物美,还可以榨油。学完了本文,教师可以将其与劳动课、综研课等结合,开展探究花生秘密的项目式学习——“小花生,大舞台”,让学生感受花生的好处与可贵品质:到儿童农场去挖花生,根据花生的生长特点和外形特点感受花生朴实无华的品质;到创客工坊用晒干的花生榨油,感受花生油的芳香;到厨房把花生制作成点心、糖果,感受花生的实用。“实践出真知”,有了劳动的体验,学生对花生的印象就更深刻了——花生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作用却很大,还能够制作出许多美味佳肴,同时也更能体会文中父亲的良苦用心。
(二)“玩”中学,劳动实践中积累语言表达的素材
实践出真知。学生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手脑并用,不仅能培养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还能为语文的习作积累素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把劳动教育与语文习作进行有机整合。语文新课标对小学中年级的劳动教育内容安排了“农业生产劳动”:选择当地常见的1~2种蔬菜进行种植,或者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选择1~2种家禽进行饲养。教师根据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生产劳动创造条件,开展蔬菜种植或者家禽的饲养活动,同时结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了解蔬菜或者家禽的生长规律,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发现动植物的秘密,在写观察日记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感而发。将劳动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学生在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的过程中学习劳动技能,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又积累了写日记的素材,而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又能不断反思、总结劳动经验。语文学习与劳动实践相辅相成,一举多得。
三、致力于语文学习与时代的接轨,开发新时代的创新劳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越来越美好,身边各种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或者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创设语文主题活动,在生活体验中学习劳动技能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者安排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三首古诗,让学生了解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等,徜徉文本,学生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学完本组课文后,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利用身边的物质、文化等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家乡的传统节日”。班内的学生来自各地,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全国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在探究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与手工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传统节日里与家长一起体验传统节日特有的手工制作:元宵节——做花灯,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将语文探究与劳动实践合二为一,通过参加语文主题活动,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时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了。
(二)转变学习方式,劳动技能助力语文项目式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收获的知识是碎片式、断点式的。项目式学习能打破课堂的壁垒,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迈进,由传统的单科学习向跨学科学习迈进。语文项目式学习通过一个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由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载体。语文项目式学习也常常需要渗透劳动知识与技能。
学完了《方帽子店》以后,学生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对于帽子有着不同的需求,有的用来搭配服饰,有的用来保暖,有的用来挡风……二十一世纪的儿童、年轻人和老人分别喜欢戴怎样的帽子呢?未来的人们又喜欢戴怎样的帽子呢?有了驱动性问题后,学生分组展开了“新世纪的帽子店”项目式学习活动。
学生研究帽子的种类、功能及喜欢的人群,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功能和款式的帽子,然后利用劳动技能,用不同种类和颜色的纸来体验制作帽子,还利用语文知识设计广告词,对帽子进行宣传,利用数学知识来计算成本和利润,核定售价。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积极性,释放了个性,激发了创造力。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语文教材资源,利用教材中有价值的劳动教育因素,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然而然地把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积极渗透正确的劳动观念,努力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