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
2023-08-05江苏省无锡市勤新实验小学杨仲华
江苏省无锡市勤新实验小学 杨仲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观察对于人类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还处在科学学习的初始阶段,观察是他们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认识世界的开始,是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基础,在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科学课上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让学生逐步养成深入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增强观察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形成观察目标的准确性
观察并不是简单随意地看,而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目的是否明确会直接影响到观察效果的好坏,甚至影响到最后能否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观察比较随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造成漫无目的的随意观察;他们天性又好动,在课堂上容易随“兴”而动,会更多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察前直接给学生指明观察的方向,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准确有效地观察到科学现象。
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在“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这一教学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小鼓、黄豆、矿泉水瓶、泡沫粒、音叉、尺等材料,并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教师期望学生通过探究找出物体发出声音的根本原因,但此时学生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产生声音”上了,他们不断地敲打、拨弄着教师提供的材料从而使那些材料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显得异常兴奋,课堂非常热闹。但探究时间一到,教师让学生交流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时,他们却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为什么学生会完全忽略了“产生的原因”呢?其实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观察方向,虽然教师在学生探究前已经布置了观察的任务,但是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观察任务稍显模糊。教师应该点明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变化?”,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观察的注意力从让物体发出声音转向发出声音时物体的变化。那么通过观察,学生会很清楚地发现物体在发出声音时都会存在上下或者左右来回运动的现象,从而很自然地联想到物体发出声音和物体本身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而又能很自然地提出假设:物体产生声音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上下或者左右来回运动),再通过后面的活动验证自己的假设。此刻,学生通过目的性明确的观察能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学生进行观察前,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观察的任务,还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让观察变得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直奔观察的主题,让学生在观察时能紧紧地盯住观察的对象,围绕观察主题获悉有效的信息,提高观察的效率。当然,教师要根据每节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明确地提出不同的观察任务,通过不断的训练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锁定观察范围,得到观察过程的完整性
人类在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有90%的信息是通过观察得到的。可见,观察是我们最根本、最可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的观察不尽如人意,他们在观察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比较随意的状态,观察获得的信息比较片面、不够完整。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强调学生要仔细观察,那到底怎样才算仔细观察呢?教师要通过观察前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知道观察的范围和观察的重点,再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养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观察的习惯。这样准确、深入的观察不仅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现象的细节,而且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保证。
如“把液体放进水里”一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把油和蜂蜜分别倒进水里,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实验前,教师为学生强调了注意点:要仔细观察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基本上是一致的答案:油浮在了水面上和蜂蜜沉下去了。虽然这个答案也是正确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将油和蜂蜜分别倒入水中,出现的现象不仅仅是简单的浮和沉,如果学生观察到的只是上面所述的现象,那这次的观察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在这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不完整。课后,笔者进行了思考,觉得在学生观察前的指导可以做得更细致。于是,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时,在实验前,笔者先问学生“你觉得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观察,观察什么”。通过提问及交流,学生明白可以从放下去就开始进行观察,观察油和蜂蜜倒进水里后的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于是,他们发现了油倒进水里时先沉下去,变成一滴一滴的,像油花一样,然后再浮起来,浮上来的时候一滴一滴油又会汇聚到一起,最后浮在水面上;蜂蜜倒下去时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沉下去的,而是变成一丝一丝的,像烟一样,缓缓下沉,甚至有的学生描述在水底的蜂蜜像皱纹一样,这是多么生动的描述啊!
教师通过“你觉得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观察,观察什么”这样看似简单的提问,让学生的观察变得更有方向了,学生在观察时自然而然就变得更仔细了。通过这样的启发,学生亲历了一个完整的观察活动过程,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在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细化,他们从中发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点,真正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技巧,观察的习惯也得到了培养,观察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三、把握观察顺序,形成观察方法的全面性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观察是得到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小学阶段,观察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观察能力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必备能力,只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让学生更顺利地开展各项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获得科学发现。不难发现,小学生对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但是,他们的观察往往还停留在“看”的阶段,观察的手段比较单一,想观察什么就观察什么,这样的观察比较无序,也不够全面综合。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还要让学生学会有序观察,从而使他们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
如“岩石”一课,在指导学生观察四种常见的岩石前,教师通过“你观察过岩石吗?你看到的岩石是什么样的?”来调出学生对岩石的已有认知。有的学生说“我看到的岩石是很大的”,有的学生说“我看到的岩石是棕色的”,有的学生说“我看到的岩石比较硬”,有的学生说“我看到的岩石很粗糙”,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黑板上列出刚才学生交流话语所对应的大小、颜色、软硬、粗糙程度等特征,以及观察的方法——用眼睛看、用手摸等,从而让学生发现我们是从这些方面来对岩石进行观察的。接下来,教师还给出一些新的观察方法,如放入水中来看看岩石中有没有气孔,敲击岩石听听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放在纸上划一划看它的划痕等。如果接下来直接让学生开始对岩石进行观察,那么很显然,学生一定会选择把岩石放入水中、敲击等方式,因为这是他们相对比较感兴趣的研究方法,但这样的观察是无序的、盲目的。就像实验有步骤一样,观察也有顺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顺序的指导:首先是岩石的花纹、颜色、样子、外形,然后是岩石的光滑程度、软硬、轻重等,最后是岩石的划痕和有无气孔。那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观察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进行补充,让学生明白如果先滴水,岩石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可能软硬程度也变了,敲击或用其他工具也可能会使岩石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再去观察其他特征时就可能不是特别准确了。而且,眼睛是人类接收信息的第一器官,人类拿到物体的第一反应就是用眼睛看,观察也是一般遵循眼睛、手、鼻子、嘴,最后才是工具这样的顺序,这样的观察顺序也是符合研究规律的。
观察不仅要有目的性,还要有全面性,全面性观察是按照某种顺序进行观察以达到整体认识的观察方法。在观察过程中,我们除了需要用到多种感觉器官,还要利用工具对事物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观察的全面性也影响着观察的效果和探究过程的有效性。通过方法的指导,学生能进行深入的观察,获取充分的信息,得出准确的结论,同时不断提升观察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也能自觉地运用有序的观察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当然,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不断地努力。教师应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通过有策略的引导、不间断的训练,带领学生进行深入观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以此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的能力,提升观察的技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