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脉学习”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索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的教学为例
2023-08-05江苏省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李科霞
江苏省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 李科霞
“境脉学习”关键在于“境”“脉”二字。“境”即指整堂课的古诗词学习都应处于某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浸润化的学习中触摸古诗词的温度,理解其内容,领会其意蕴,体会其情感。“脉”则指整个学习过程应形成一条有机的脉络,逐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学生不断涵育元认知素养,生成新的认知。
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构建主题鲜明、逻辑清晰、连续性的脉络化情境,使学生在深度对话、跨界融合中进行反复诵读,展开想象、品鉴涵泳,这样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为例,具体阐述“境脉学习”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巧抓切口来导入,合理“造境”
开展“境脉学习”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整个学习活动要创设一个怎样的情境?”那么,怎样的情境才是合适的呢?笔者认为,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真实性,使学生易于融入,快速沉浸其中;适切性,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所学古诗词的主题、内容或写作特色相贴合;贯穿性,情境需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
《山居秋暝》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它是“诗佛”王维描写秋日傍晚空山之景的一篇诗作,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这首诗写得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充分表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体现了其寄情山水、乐于归隐的高洁情怀,也很好地回应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四时景物皆成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基于这首诗本身的价值和特点来创设情境,以了解诗人为切入点,使学生快速进入古诗的学习。
(一)根据故事猜诗人
师:我国是诗词王国,灿烂的文化史上镌刻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名字。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其中一位人物。他少年得志,中年后,厌倦了官场上的钩心斗角,他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大多数时间居住在终南山的辋川别业,在这里设计了二十个景点,如竹里馆、文杏馆等。他经常和好朋友裴迪一起在这里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过着富有诗意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们为每个景点都写了诗,共四十首,编成了《辋川集》。你猜出他是谁了吗?
(二)选关键词介绍诗人
师:如果让你来介绍王维,你一定会提到哪些关键词?为什么?
生交流。
师板书:(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诗佛。(3)辋川别业。
师(小结):王维的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他从小就信仰佛教,有的诗作中也流露出一些佛教思想。辋川别业是他精神栖息的乐园,也给他提供了许多创作的灵感。
课堂之初,教师抓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将诗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初步了解王维的高洁品性,以及《山居秋暝》的写作背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近诗人,走进诗人的生活,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紧接着,在抓人物关键词进行交流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学会迅速捕捉人物诗作的特点、人物经历与成就等,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王维的认知,使诗人的形象渐渐丰满、立体起来。这一环节也能与后面的学习活动形成紧密的勾连。
二、紧扣诗眼感诗意,初读“启境”
教师在上课伊始通过营造情境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的学习场域中,为其学习古诗词拉开序幕。接下来,教师就要引领学生走近古诗词,开启古诗词的学习之旅,使其对古诗词的内容有大致的、整体的了解。题目是整首诗词的眼睛,因此,教师可以先抓住题目,通过对诗题的解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整首诗词的写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初读整首诗词,掀开诗词的神秘面纱,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具体内容。
(一)解读诗题,走近“秋暝”
1.读题识“暝”
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王维的一篇写景名作——《山居秋暝》(师生一起写诗题)。谁知道“暝”为什么是日字部?
生齐读诗题,师指导生读准“暝”的后鼻音。
2.理解诗题
(1)“秋暝”为何意?
(2)“山居秋暝”又是何意?读起来又有何感?
师(小结):诗题中,“秋暝”点明时间,“山居”点明地点。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诗人隐居终南山所见的秋日黄昏之景。那么,在诗人笔下,秋日黄昏时的终南山中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古诗,步入“山居”
1.出示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
(2)结合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圈一圈。
2.学生诵读展示
3.发现画中之景
师: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你发现了吗?
生交流。
师板书:
空山景物:空山、月、松、泉、石、竹、莲。
空山人物:浣女、渔民。
生齐读。
师(小结):这哪是一首诗,这分明就是一幅画。
在教学《山居秋暝》这首诗时,课初学生已经知道王维的诗作特点是“诗中有画”。因此,在初读时,教师让学生去思考:“这首诗中呈现了怎样一幅画面?画面中有哪些景物?”不仅与前面的学习环节相呼应、一脉相承,还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整首诗描绘的主要内容。
三、搭建脉络品诗心,逐层“入境”
“境脉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割裂的、零散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整首诗词的重点环节时,会面临一个难点:在设置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学习要延续一个怎样的脉络逐步推进下去,从而使“境”“脉”融为一体,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古诗词的学习场境之中,并有效地突破整首古诗词的学习重难点。
基于《山居秋暝》为王维“诗中有画”的代表作,体现了其寄情山水、乐于归隐的诗佛情怀,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其价值所在,将诗、画结合,激发学生与诗作、诗人进行心灵深度的对话,引导学生跨界融合各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反复诵读,展开想象,品鉴涵泳,通过“赏画境、悟意境、明心境”这三个板块的设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对诗作、对诗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围绕意象,赏诗中画境
1.想象画面之美
(1)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听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画面展开想象说一说。看看谁能像王维一样,用文字把这幅画面描绘得更有诗意。
预设一:皎洁的月光洒落在苍翠的松林间,投下斑驳的树影;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青色的磐石,叮叮咚咚地唱着歌。
预设二:竹林里传来欢声笑语,一群洗衣服的女子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河里的莲叶随风摇曳,外出打鱼的渔夫正划着渔舟顺流而下,准备回家。
(2)小结:在这幅画里,上有_____________(明月高悬),下有______________(清泉流淌)。远处有_______________(归来的浣女),近处有______________(渔舟顺流而下)。这幅画有一个名字,叫《山居秋暝》。
2.品味画之精妙
(1)这幅画备受人们的推崇,它妙在何处呢?静静读,细细品。
预设一:空山里有景有人,画面里人景合一。
预设二: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预设三:既有静态的画面感,又有动态的音乐感,有声有色。(板书:有声有色)
预设四:这幅画很美,让人感到很清静,让人感到很舒坦,让人感到很悠然,自由自在的。
(2)小结:是呀,有景有人,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组成了这幅幽静、悠然、自在的名画——《山居秋暝》。
(3)我们一起走近这幅画吧。配乐齐诵《山居秋暝》。
(二)深度解读,悟画之意境
师:王维想不想住在像这幅画一样的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生交流,谈对诗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理解。
师:为什么王维想留在这里?
师引导:隐居在这里,他就远离了__________(朝堂之上的排挤、诬陷、钩心斗角、乌烟瘴气、同流合污)。身在山中,他的心就变得像月一样的__________(明),像泉一样的__________(清),像松一样的__________(挺拔、高洁),像竹一样的__________(坚韧),像莲一样的__________(出淤泥而不染),像石一样的__________(静)。他的心还变得和浣女、渔夫一样的(勤劳、善良、淳朴)。怪不得他说__________(“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由点到面,明诗人心境
师:为什么终南山有如此清幽的美景、如此美好的人物,王维还称其为“空山”呢?
生交流。
师引导生观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康震解说王维“空山”心境的视频;拓展王维带有“空”字的诗句。
师:今天学习的王维的“空山”心境,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
生交流。
师小结:穿越千年的光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王维的智慧。我们要放下忧愁与烦恼,抛开杂念,卸下心灵的负担,用心发现平淡生活中的美好。
四、链接生活抒诗情,迁移“出境”
新课标提出,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经验,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基于此,笔者在学生感悟王维的“空山”心境后,设计了一项课后作业:“四时景物皆成趣”,请选择一个季节中的景物,模仿王维的《山居秋暝》,根据诗句绘一幅画。这一学习任务,能让学生从《山居秋暝》这首诗的学习中走出来,走进更广阔的现实生活中,链接过去与现在,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诗意的笔触去描绘,领略生活的小美好,感受相隔千年心灵的相通,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四时景物皆成趣”。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以“境脉”为原点,通过创设情境,构建学习脉络,可使整个学习过程前后呼应、层层推进,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结构性。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中,不仅能感受古诗词学习的趣味,还能不断地生成新的认知与感悟,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