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史视域下当涂民歌的记忆内容与建构机制

2023-08-05李顺豪

名家名作 2023年9期
关键词:当涂民歌安徽

纪 恺 李顺豪

安徽民歌不仅包含诸如当涂民歌、徽州民歌、巢湖民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含九华民歌、无为民歌、繁昌民歌等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当涂民歌于2006 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当涂民歌艺术价值的肯定,且极大地推动了当涂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在当涂民歌多年发展进程中,一代代音乐研究工作者和地方歌者投入研究当中,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对当涂民歌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于地方传统民歌的保护,多数是从田野调查和传承人口述记忆中开始的。通过民歌口述史,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民歌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民歌与当地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关系。同时,民歌口述史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多元化探索,进而构建出一系列保护机制。随着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地方民歌也需要寻找更加契合时代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发展道路。

一、安徽民歌口述史概述

民歌口述史是对民歌进行的一种口述记录,通常会由民歌传承人、歌手、研究人员等提供。他们通过口述方式记录民歌的演唱方式、歌词内容、背后的故事等,以及民歌在当地文化中的意义和历史地位等信息。民歌的口述史是一段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历史,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也为我们了解和维护民间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安徽有众多民歌传承人,他们通过口述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口述历史,不仅是对民歌文化的珍贵记录,也为后人学习、研究和传承安徽民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资源。一些文化机构如安徽艺术研究院、安徽省文化馆、安徽省音乐家协会等,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民歌口述史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他们通过走访民歌传承人、歌手和相关研究人员等,收集和整理口述历史,以记录和保护安徽民歌文化。同时,他们还组织了民歌比赛、演唱会等活动,以提高人们对民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一些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也在积极开展民歌口述史的工作。他们通过自发组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民间聚会,收集和整理口述历史,以推动安徽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虽然安徽民歌口述史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仍然存在挑战。例如,一些民歌传承人年事已高,他们的口述历史可能存在遗漏和不准确之处,而年轻一代对民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以推动安徽民歌口述史的发展和传承。

二、安徽民歌种类分布及风格特点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条水系,地域广阔,历史上是南北交通要道,由于安徽地域因素,省内各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同时差异也较为明显。基于安徽地理分布情况可以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个部分,同时还包含淮河文化、徽州文化等文化体系,皖北和皖南地区无论从人文风俗还是自然地理环境方面都有着不同风格和景象。

由于安徽各地方的差异性,不同地区人们在语言、生活以及风俗人情等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它们大多是在人们生产工作时产生的,这些不同风格的民歌也反映了当地人们不同的民风特色。例如,皖北地区民歌风格粗犷朴素、节奏稳定,旋律跌宕起伏[1],多体现出中原文化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宿州、亳州、淮北、淮南、蚌埠等地,位于安徽北部的五河民歌《摘石榴》《打菜苔》等就是其中的代表;皖东地区民歌热情奔放、边歌边舞,如大众熟知的位于滁州市凤阳县的凤阳花鼓,凤阳花鼓中的凤阳歌是凤阳民歌的组成部分。表演者一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棒敲击出独特节奏,代表歌曲有《王三姐赶集》《凤阳歌》《凤阳花鼓》等,凤阳花鼓、花鼓戏及花鼓灯并称为凤阳“三花”;皖南地区民歌细腻且甜美,纯朴且不失优雅,主要分布于马鞍山、芜湖、宣城、黄山等地,如徽州地区淳朴优美的徽州民歌,曲调柔美、节奏轻快的当涂民歌,都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沿山而生、沿水而行,委婉、响亮、热情地处六安、八公等地的皖西地区大别山民歌,以及地处皖中地区抒情与豪爽并存的巢湖民歌等都是安徽民歌的代表种类。安徽民歌由于同时存在于南北文化的空间内,又有显著的南北融合艺术特点。安徽民歌坚实与柔和并存,时而优雅且洒脱,时而婉转且内敛,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情感的曲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安徽民歌形式[2]。

三、当涂民歌艺术特征

当涂历经2200 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当涂本地名人辈出,文化璀璨,自然、人文、历史、文化为当涂民歌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地域基础[3]。“诗仙”李白曾七次到访当涂,留下50 多首千古绝唱,此后还有600多名诗人来到当涂欣赏美景,且在当涂留下诗作。在当涂,有家喻户晓的古代蒙学著作《千字文》,还有与之齐名的《百家姓》《三字经》,北宋词人李之仪在当涂创作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和二十多首《田夫踏歌》都是其中的代表且流传甚广[4]。当涂民歌是当涂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安徽地区的文化瑰宝,见证了当涂人民发展史[5]。很多当涂民歌口头作品产生于当地生产生活中,在演唱过程当中突出了“一唱一和”“自说自唱”“打趣逗乐”等风格特点,因此,当涂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3]。

当涂民歌数量多、题材种类多,多以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和群体活动作为其创作来源,在形成发展过程当中,受地理环境影响,在广阔的农耕区、山丘陵区都有分布。当涂民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明显的活态性特点,底本、脚本和表演方式都比较灵活,受众群体偏向大众,描写的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场景。在当涂,以水稻农作物作为生产区域流行的民歌代表作有插秧歌、舂米歌;而种植果树、茶树、桑树的地区流行采桑歌、茶歌;还有当涂劳动人民在一起劳作时,为激发力量喊唱劳动号子等,这些都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场景。当涂大公圩一带流行的民歌,以舞调、牛歌号为主;石臼湖区域的博望湖等地以登歌、渔歌为主;在新桥、采石一代以秧歌、对歌为主。长久以来,逐步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特征的当涂民歌。

四、当涂民歌发展现状

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传承与创新,众多具有当涂地方特色的民歌在安徽乃至全国范围内得以流传。1954 年冬,《打麦歌》风靡全国;1956 年当涂民歌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闻名全省。同时,当涂民歌还引起了国内众多专业文艺团体关注,国内知名文艺团体、专业院校以及著名作曲家、歌唱家都来到当涂采风学习民歌。

(一)现存音乐资料

当涂民歌的产生虽具有一定历史,但以歌谱文本形式留存的民歌仅以20 世纪50 年代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当地民歌资料搜集工作人员和文艺工作者将当涂民歌以文本、乐谱的形式记载下来,但其中大部分只是记载了歌词,缺乏乐谱的整理。2010 年出版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当涂民歌的形式被收录了225 首,成为统计数量最多的一本文本民歌集。但是,在现存当涂民歌文本资料中,部分歌名相同但曲调不同,还有歌名不同但曲调相同。可见,需要专业艺术工作者发掘散落在民间的当涂民歌资料,并及时进行进一步搜集和整理,使当涂民歌的乐谱文本搜集整理工作趋于专业和规范化,此项工作发展有质的飞跃。

(二)专业表演人才的缺失

由于当涂本地参与民歌表演的民间群体和演员大部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背景,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参与,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呈现较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形式,只停留在作为劳动人民的普通艺术活动而存在于当地,导致其发展空间受限,发展难度增加,缺乏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舞台呈现。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大部分当涂民歌手和传唱者的年龄已在60 岁以上,当涂民歌传承过程中的民间艺人数量逐渐减少,仅有20 人左右。此外,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培训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民歌歌手年龄在30 岁左右,但数量也较少。可见,当涂民歌的保护传承出现年龄、专业等方面的断层现象,需要进一步重视当涂民歌的传承。

(三)生存土壤受限

地方民歌由于受众面较小,受到表演形式、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局限,广大市民也是在举办民歌艺术节等活动时才可以欣赏到当涂民歌表演。同时,由于当涂民歌现阶段缺乏现代元素,表演方式过于程式化、缺乏时代感,导致很难吸引年轻观众。当涂民歌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当地中老年人群,有很大局限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逐步走向工业社会之后,田间地头很难再听到劳动号子。在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之后,与农民相关的一系列生产方式也必然走向边缘化,文化的传承也面临新的挑战,当涂民歌也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五、当涂民歌当代保护机制建构

(一)口述史与数字化留存

口述史和数字化留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口述史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递,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信息的丢失或变形,尤其是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数字化留存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保存口述史中的信息,防止信息的丢失或失真,使之得以长期保存并为后人所用。

如今,当涂民歌结合图书、音像、数字媒体技术等手段,记录下当涂民歌的数据信息,使当涂民歌仍然具有传承的生命价值。当下,数字化存储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留存和保护方式。在数字化留存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将口述史转录成文字并进行电子存储。这样可以使信息更加易于访问和保存,并且可以通过搜索等方式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数字化留存还可以采用音频或视频形式记录口述史,以便后人可以听到或看到史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当涂民歌在发展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记录和保存,可以使其形成数字化加以固态化、实体化的保存模式,便于直观性观看;还可以建立当涂民歌档案用于展览展出,让喜爱当涂民歌和研究当涂民歌的人能够更加便捷地欣赏到当涂民歌的丰富内容,促进当涂民歌的传播、研究与传承。

(二)结合多元化发展模式

在艺术形式多元化和资讯传播方式发展迅速的当今时代,想要扩大当涂民歌影响力,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和强化宣传效应,探索多种有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可将当涂民歌与其他形式艺术相结合,同时借助新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当涂民歌受众面。例如利用网络视频平台以最直接的形式展现当涂民歌最新表演节目;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形成当涂民歌微信、微博账号,推送当涂民歌的音频视频、当涂民歌介绍和当涂民歌最新动态,制造当涂民歌热门话题,提高关注度和影响力,借助新媒体提升公众群体对当涂民歌的认知,从而提高知名度,利用媒体力量发挥当涂民歌的优势,使当涂民歌更加接地气,与更多受众群体形成互动。同时,借助音像、书籍、纪念品等播放宣传和发放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当涂民歌的受众群体,逐步形成当涂民歌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推广的模式。

(三)搭建多样化传播平台

在当涂民歌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搭建当涂民歌的各级推广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不仅在当涂本地,更要争取在全省和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扩大当涂民歌的受众面,打造民歌品牌活动。首先,可以扩大当涂民歌的展演范围,例如借助各种省级、国家级文化艺术节和各类文艺活动,在省市和国内外进行展演。同时,还可以结合当涂和周边民间文化资源形成当涂民歌艺术节,以当涂民歌节为中心,同时融合周边地区的旅游桃花节等综合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的热门话题,吸引远距离游客参与到当涂文化的宣传当中。借助重点节目表演形式的参与,在欣赏美食美景过程中让游客感受民歌魅力,了解地方文化,强化游客的民歌旅游体验,逐步形成一系列的品牌文化活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使当涂民歌立足于地方扩大影响范围,逐步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新趋势。

六、结语

安徽当涂民歌作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当涂本地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要借助新媒体并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为当涂民歌发展提供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多途径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以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对当涂民歌加以拓展和创新,在保证民歌传统艺术性的同时,使民歌具有活态发展的空间,积极融入当今社会文化繁荣发展进程当中。

猜你喜欢

当涂民歌安徽
当涂民歌现状研究
当涂方言与民歌的共生关系研究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