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3-08-05李秀杰
李秀杰
(盐山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盐山 061300)
盐山县玉米褐斑病陆续发病的大致时期在晚春玉米的抽穗期与吐丝期。褐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大问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提高玉米经济价值有重大意义。
1 主要症状
褐斑病主要是由玉蜀黍节壶菌真菌侵染所致,是一种玉米常见病,主要为害玉米果穗以下的叶子、叶鞘。玉米褐斑病可以造成叶片局部干枯或全叶干枯,减产15%左右。叶片上初期出现的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约为1 mm,分布密集,成片分布。病斑初为黄色后变成黄褐色、红褐色直到黑褐色。后期的病斑破裂会散布出黄色的粉末状细菌。
2 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最有效且最简单的防治褐斑病的办法。抗病品种的种植不仅可以使当年玉米免受伤害,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侵染源。目前抗褐斑病较好的品种有鲁单510、联创839 等。
2.1.2 做好田间管理,降低菌源基数。在玉米收获后,应及时对田里的病残体做好清理,禁止秸秆还田。
2.1.3 改善田间通透性。根据不同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种植密度保持在4 100 ~4 500 株/亩。
2.1.4 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不应使用有病植株作为养料或者沤肥。应等植株充分腐烂后再施入田间。实施配方施肥,基肥要施足,然后及时追肥。尤其是施足钾肥,从而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1.5 及时除草。在玉米出苗3 ~4 叶后及时定苗,中耕除草,多疏松土壤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给植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提高植株抗病性。
2.2 药剂防治
2.2.1 提早防治。在玉米4 ~5 叶时,每亩喷施13%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 ~60 g,既可以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又可兼防玉米褐斑病。防病药剂可在苗后同除草剂、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菌剂同时施用。烟嘧磺隆系列苗后除草剂绝对不能和有机磷农药混合施用。
2.2.2 药剂喷洒。在发病前喷施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 甲基托布津(或者多菌灵、百菌清)。8 d 左右喷洒1 次,共喷3 次,喷药时要重点喷洒叶片中下部分和中间部分,用量为2 桶/亩,在每日上午10:00 前或下午4:00 后用药,尽量避免高温时段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