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23-08-05张亚雯武汉城市学院
文/张亚雯 (武汉城市学院)
不断进步的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让创新创业这一驱动力在推动国家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也提出了重大需求给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2017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产教融合的制度安排、奋斗目标均非常明确,有效指导了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的顺利开展[1]。产教融合主要是通过充分融合产业发展与高校教育来创新升级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路径得以拓宽,使之获得更大的平台,同时也确保高校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基于产教融合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可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给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其创业能力,让广大教师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和规律,同时也可对创业教育新的模式、机制和路径展开探索,从实践方面提供有效参考给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和创业能力提升。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更好地满足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增快,转型升级是摆在各个行业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而对各行业企业来说,人才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属于发展的动力,并推动了产教融合发展速度的增快。所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有助于顺利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让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也可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确保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可以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正在不断地增快,进而对专业化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若高校依然运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就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高校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结合,充分融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以此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创新能力
快速发展的产业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企业创新能力,而专业化人才就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2]。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与市场竞争优势,企业提升利润空间便需要借助其来实现。加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能够使之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其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提升,且也有助于将企业创新活力激发出来,注入创新动力,让创新成果得到顺利的转化。所以,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提升企业综合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经验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当代大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就业理念,也没有深刻认识创新创业,难以展现出自身主观意识,进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且对产教融合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经验不足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于高等院校中,所以也就让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另外,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思想转变困难,加之我国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还处在发展阶段,使得许多高校对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的重视度不够。同时因为政府缺乏有效引导,高校自身没有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经验,所以也就导致高校无法快速完成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视域下,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属于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予以培养的基础,其所起到的重要平台与载体作用不容忽视[3]。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均不完善,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某个学期抑或是学年度学生的选修课等。大多数高校均是围绕大学生就业来设置的课程体系,缺乏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关注,导致其不存在于教学体系之中。不仅如此,部分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局限于理论层面,即只是把创新创业理论、方法传授给学生,缺少实践教育,以至于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的创新创业理论。尽管大学生得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但双创能力却并不高,面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便很难满足。
(三)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要想对大学生双创能力进行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就非常重要,而这也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占据主体地位的都是现有教师,而这些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故也就未取得显著教育成效[4]。同时,很多高校也未组建囊括企业家、现有教师的双创能力培养团队,所以也就很难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渗透双创的实践经验与方法技巧,导致大学生只是被动地将理论知识接收而已,并未把双创的实质给领会到,不利于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进行培养,难以有效调动其对双创的兴趣与积极性。正是因为师资团队方面的不足,所以也就让产教融合背景下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当务之急需要高校加强同企业在建设师资团队方面的合作。
(四)尚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
保证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将完善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起来[5]。建立健全校企协同机制,既有助于学生实习实训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提供一个创新发展平台给学生,使之了解自身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方可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让培养双创能力的紧迫感不断增强。但现阶段,因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较少,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实践的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面对企业提升生产力的需求,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将其较好地满足。
(五)创新创业环境的不足
马克思主义提出“人创造了环境,而环境同样也创造了人[6]。”通过对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不论是家庭、高校,还是社会均提供了有力支撑,且为其创造的环境也非常好,而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一大批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如微软、脸书等。近年来,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中央、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但就实施过程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辐射面不够和政策制度力度等问题。而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高校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缺乏科学的双创课程体系、没有开展双创专业建设、缺乏双创的实践指导等,同时双创课程教学几乎都由校内辅导员负责,其在这方面的经历、经验较为匮乏,以至于教学较为浅显,很难展开“现身说法”,最终也就沦为纸上谈兵,不能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动力调动起来[7]。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一)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
高校实施产教融合的目的既是为了让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也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面对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倘若高校还是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沿用,便势必不能将其满足,也无法提供优秀人才给企业,助力其顺利转型[8]。所以,产教融合中,加强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将对企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也能够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有效推动作用。高校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时,在各教学环节中巧妙地渗透共享、开放和创新理念。同时,参照企业用人标准,组织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在学校教学任务中加入提升学生双创能力一项,且贯彻执行专业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理念,积极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另外,高校还应对大学生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展开积极宣传,帮助其树立双创意识,积极参与这一项活动中。
(二)构建融入式双创课程体系
融入式双创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予以巩固,让其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所以在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时积极构建该课程体系功效突出,加强产教融合,有力地培养人才[9]。首先,在创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应从展开全面考虑,包括课程平台建设、双创竞赛建设、打造企业课堂、培养双创精神等,以基本要求 (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等)为核心,对现行课程进行优化调整,使之能够为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在打造课程平台时,高校引入数字化技术,有效整合各方数据信息,包括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等,创建大数据模型,开展深入研究活动,以发现在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制定与实施针对性解决方法,从而形成满足产教融合需求的高水准课程体系。最后,重视课程融合。实践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效落实双创实践训练以及双创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程中巧妙地渗透产教融合实践内容及方式;在理论知识与技能讲解中,对教学及社会等各方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组织开展校外实践中,必须有机结合校内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从而紧密联系起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以将完善的校内外相结合的双创课程结构体系建立起来,让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三)构建科学的双创师资队伍
在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时,强大师资队伍的作用、价值是非常突出的。高校如果想让产教融合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创设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则应对导师机制予以创建,并实施科教整合,对师资队伍进行优化,持续壮大师资力量[10]。换句话说,就是以现在的高校师资队伍为基础,以科教整合的方法构建双创教育教师制度,选拔优秀教师,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价,从而挑选出更优秀的教师加入双创师资队伍,有力保障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另外,高校还可以设立企业教师站,组织教师投身于岗位锻炼,丰富自身经验,并广泛收集优秀的教学案例,将目前企业人才所需列为接下来教研的重点方向,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在科研、教学方面均有良好发展。不仅如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构建双创教育专家制度,邀请企业工匠大师、产业教师,使得他们到学校授课,进一步强化双创师资力量,让这部分外聘人员能够在教学时更好地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11]。在相关人员 (企业技术人员、产业教师、高校教师等)的讲解下,学生既可把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也能够知晓更多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岗位人才需求,进而促进其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四)建立健全校企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强化学生双创能力,并促进培养效果的提升,就一定要将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起来。第一,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将校企在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在提高人才培养速度的同时,将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利用合作平台来转化大学生双创教育成果,确保高校、企业的供应的顺利实现。第二,借助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提供更大的实践平台给大学生创新创业,使之可深入到企业之中展开学习与实践,充分融合双创理论和实践,在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到后,把自身双创能力不断提高[12]。同时也可提供更多有效的指导给大学生,从而输送更多专业人才给各个行业,助推行业更好发展。
(五)注重环境营造,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如果想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双创能力,则需在高校内部为其打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创新创业就如同空气一般,随时随地存在[13]。具体来说,高校应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利用多种方式向大学生宣传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相关案例与政策支持,包括校园网、宣传栏、校内广播、移动APP、微信、微博等,让他们对双创的相关政策内容有一个充分了解。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企业一起开展高校科学文化活动周,以“挑战者杯”为主题开展大学生双创大赛,让企业参与到项目评价过程中,并决定是否为其项目建设提供支持,激发其双创热情。
不仅如此,还应加强建设双创社团,引导这部分社团尽可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以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做到第一时间转化创新成果,确保创新成果的价值外溢能够顺利实现。
四、结语
总之,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专业知识体系比较完善,且进取意识比较强,因而属于一类很重要的人才力量。对高等教育来说,其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对大学生的双创能力予以培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新时期,在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产教融合程度不深的背景下,高校应对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做进一步创新,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并尽力地提高其深度、广度,同时就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的一些有效途径展开积极探索,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