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3-08-05李怀能云南泽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文/李怀能 (云南泽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行业包含范围较广,幼儿园、托儿所、学历教育机构等都属于教育学校,这些企业较为特殊,适用的税收优惠也各不相同,比如幼儿教育取得的收入可以免征增值税、学历教育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等。而对于非国家拨付经费的非学历教育培训企业,其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较少,税负压力较重。实际经营管理中,由于管理理念、模式、能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这类教育企业税务筹划难度较大,税务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诱发税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损失。因而,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对教育企业稳健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企业税务管理目标及原则分析
基于企业最初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来看,教育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让企业价值和利润最大化。其管理内容主要为规范开展纳税工作、合理进行税务筹划、有效规避税务风险。其中,规范开展税务工作是指教育企业应在满足税法要求和规定的前提下,及时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合理进行税务筹划则是指通过落实税法、税收优惠政策等,对企业投资、融资等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筹划,以达到降低税负支出的目的;规避税务风险,则是预测涉税事项处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对其中会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影响的,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规避,避免风险的产生,或是将影响降到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1]。
由于纳税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针对企业纳税筹划工作也有着全面、严厉的监管体系,因而在具体工作实施时,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诚信纳税,按照税法要求筹划税收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也是教育企业的一项业务,需要企业投入资金、人力,会产生筹划成本,因而教育企业在税务管理时还应遵守成本效益原则,即要保证企业通过深入学习税法税规,综合企业资源配置、业务布局等因素制定出的税务筹划方案的成本,要与筹划收益维持平衡。只有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才能保证税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此外,教育企业在税务管理中也需遵循风险性原则。税务风险的产生受政策变化频繁、政策细节不明晰、企业税务管理能力等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税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无法完全消除或规避,因而教育企业需明确税务风险管控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定期对涉税事项进行自查自纠,防范好可控风险,将税务风险影响降到最低。
二、教育企业税务管理问题
近年来,随金税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强化,对企业涉税业务的监管越发严格。教育企业也在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自身税务管理水平也有了一些提升。但多数教育企业税务管理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实操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包括:
(一)涉税业务缺少全过程管控
税务筹划是在税法税规基础上,综合企业战略规划、业务布局等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优化,规范涉税业务开展,才能达到预期筹划目标。但实践中,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不少教育企业将管理重心放在如何拓展学员、市占率等方面,管理者对税务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上层支持的缺位,让企业税务管理未能深入到战略层面,未能在事前做好全面规划,实际管理侧重于事后,难以对涉税业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不少企业更是在面临被税务机关调查、要求整改时,才会调整税务管理流程,弥补问题漏洞,企业税务管理流程、制度等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管理规范,增加了涉税业务、事项处理的随意性,加大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可能让企业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2]。
(二)复合型税务人才短缺
目前环境下,要想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实现税收筹划成本效益最大化,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税务筹划和管理能力。然而当前多数教育企业的管理人员为管理专业人才,虽然也配备财务人员,但大部分是财务会计型人才,对管理、数据分析、信息化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能力相对单一。且由于规模问题,企业财务人员数量也较少,通常是一人兼多岗,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职工福利、发展平台等也相对有限,因而企业内部缺少复合型财税人才,无法有效协助管理者紧跟政策、市场变化来调整发展步伐,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应用也不够深入、高效,导致企业税务管理水平难有效提升,处理税务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税务核算精细度较低
做好税务核算工作,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目前,教育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企业应基于各税种相关政策、规定要求等,准确核算。但实践中,不少教育企业在核算时只关注核算数据的准确性、结果的真实性,忽视了核算的合理性。比如在增值税核算时,基于政策规定,不同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可能存在差异,若企业业务包括咨询服务、运输服务,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9%,需要分别核算。然而实践中,不少教育企业未能有效分离不同业务,而被税务机关认定为混合销售,从高征税,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支出。
(四)以票控税不严
“以票控税”是通过强化对发票的管理,来对纳税行为进行约束、监督和控制,是保证税收收入安全、提高税收征管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避免被税务机关查处,也需在内部进行“以票控税”,加强对发票的管控,做好自查自纠。但实践中,受传统管理模式、方法等的影响,不少教育企业仍然会在发票上“动手脚”,比如虚增金额、虚构交易活动等,买卖发票这一现象尤其在小微教育企业中常见。而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税收征管已经逐步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过渡,对发票的监管越发严谨,企业自身未做好以票控税,留下了太多不合规涉税事项处理行为,后续容易被税务机关稽查,进而面临补缴税、缴纳罚金等处罚。
(五)税务风险识别评估不到位
风险的存在就有必然性,教育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不少税务风险,但不同风险带给企业的影响不同,如果一一解决,不但耗时耗力,还增加了管理成本。然而实践中,不少教育企业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并不完善,难以把控关键风险的防范,导致企业常常是“花大钱解决小问题”,长期下来,容易让管理者误认为税务管理效果不强,进而不会再加大投入,容易进一步恶化企业税务管理环境。
(六)财税融合程度较低
实践中,一方面,不少教育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内部未搭建业财税一体化平台,业务、财务、税务信息难以高效共享,数据传递还需人工经手,增加了财税数据丢失和失真风险,也影响到数据时效性。再加上各部门间还存在较强的“本位”主义,部门间缺乏协作意识,彼此信息沟通不及时。另一方面,不少教育企业将财务和税务工作混为一谈,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架构,往往是在财务内部开辟出税务,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指引,财务工作和税务工作割裂存在,财税融合度较低。
三、教育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策略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分析,针对交易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实施全过程税务管理
在税务管理中,教育企业必须要正确认识税务管理的必要性,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出发,强化对涉税业务的控制。首先,基于事前控制,教育企业应做好税务管理顶层设计,从实际出发科学设计税务筹划方案。同时,管理者应主动参与税务管理工作,将其纳入日常议程,从战略层面明确税务管理目标,结合涉税业务和事项进一步细化相关管理制度、流程等。并定期组织各部门参加会议,从涉税业务全流程出发,明确划分各部门权责,为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提供有力依据[3]。其次,基于事中控制,财税人员应全面梳理涉税业务控制薄弱点、关键点,深入业务活动,实时监督,确保涉税业务开展的合规性,避免执行偏差,保证税务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后,基于事后控制,财税人员应对当期税务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归纳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编制报告反馈给管理者。同时针对有问题的环节,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并重点关注整改进程和效果,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二)培养专业税务人才
针对财税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教育企业需重新优化财税管理组织体系。企业需明确划分财务及税务管理小组,确定各自管理目标;加大招募力度,增加财税人才数量;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确定各岗位管理权责,以及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格局。另一方面,教育企业也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管理者需加大在人才培养的投入,组织包括管理会计、财务信息化、税务管理、税收政策解读等多层次的专题培训讲座,提升财税人员综合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提供财税服务[4]。同时,此外还需丰富薪酬激励机制,让员工投入和回报成正比。同时也需做好考核淘汰工作,对于多次考核不及格、不思上进、不进取的员工,应及时淘汰,招募能力更强、经验更富的人才顶替,有效提升财税管理团队整体水平,避免出现因个别人员能力不足拉低整体管理效率的情况。
(三)规范税务核算工作
针对税务核算工作的开展,首先,教育企业需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规范和细化核算流程,根据内部涉税业务、事项涉及的税种、税率等,确定各业务核算的独立性,明确核算要求,并编制成册,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其次,做好数据稽查和自纠工作,基于信息系统对财税数据进行全面比对,比如分析企业所得税社保表和增值税申报表中共用的数据是否一致,来对财税数据的真实性进行自查,确保核算数据的真实有效,从而保证企业税务核算结果的合理性,为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四)加强以票控税管理
教育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发票的管理,基于以票控税流程以及税务机关要求,完善发票管理制度,严抓发票取得、开具以及保管等各环节的管理,保证“三流合一”。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企业自身应树立良好的思想认知,自我约束,不买卖发票、不虚开发票。同时,教育企业还需重视关联企业经营情况,避免上游企业弄虚作假、虚开发票,为此企业财税人员应严格审查每一张发票的真实性,严格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审查发票信息,对于印记模糊、有涂改等情况的发票,应强制要求对方重开,避免处于马虎入账而导致企业也被税务机关稽查、问责。此外,教育企业还需强化和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若发现上游企业存在不合法筹划行为,在全面审查相关联发票真实性的基础上,也需主动向税务机关报备,主动配合,避免被牵连。同时,也方便企业就涉税处理争议事件进行咨询,对合理合法的处理行为,应据理力争,保证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不合规范的,也能及时发现,听取专业建议进行整改,不断优化税务管理活动[5]。
(五)加强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并完善风控体系
实践中,首先,教育企业应建立健全税务风险内控体系。一方面,针对税务核算、管理审批、复核等业务,从效率、合规等角度细化税务管理流程,推进流程再造,确保不相容岗位有效分离,并明确相关岗位职责,让各岗位可以相互监督,做好自查。在此基础上,以风险为导向,完善涉税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环节涉税业务开展都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明确划分各流程环节责任,将其具体到个人,落实追责问效制,以此来强化对人员行为的约束,保证涉税业务实施的合规性。其次,强化内部沟通,在内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调部门沟通的重要性,让涉税信息可以在内部及时传递和反馈,发挥部门协力。最后,明确风险评估要点,做好风险应对。教育企业应全面梳理税务管理问题,结合涉税业务控制情况,分析存在的税务风险,在借鉴同业其他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经营中容易遇到的风险,并深入分析风险成因,确定关键控制目标。实践中,教育企业可以按税种分类,有针对地分析控制薄弱点、易发生风险点。比如针对企业所得税,在收入方面,需判断是否存在因挂账而推迟纳税的情况;是否存在自产产品赠送给客户或员工而未计入销售处理的情况。在成本方面,是否存在费用列支不当。针对增值税,是否抵扣了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否存在增值税发票开具不合理等情况。教育企业可以根据分析情况,编制税务风险评估手册,明确各类风险控制关键点,并结合企业承受能力,确定重点关注对象,实时监督。此外,教育企业立足于实际,积极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书册内容。
(六)建设税务数字化管理体系,应对金税四期要求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推进税务管理进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税务体系逐渐迈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实现企业运行质量的全面提升。借助信息化技术,企业可实现运算信息自动化,并采取合理方式预防财务风险,为企业纳税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规避风险产生,促进税务风险管理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教育企业还可以通过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应用,提升税务管理效率。实践中,一方面,教育企业需积极推进税务管理系统功能的优化,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纳税申报、税务核算等业务的线上处理,推动税务管理数字化、自动化。同时,联通业务、财务、税务等系统数据接口,建立业财税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税务信息、财务信息以及业务信息的高效共享,便于财税人员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税负变动原因,并将结果传输到系统,借助共享平台建立常态化部门协调机制,及时处理和应对税务管理问题,防控税务风险[6]。另一方面,还可以搭建行业税务信息、企业税务信息以及税务监管稽查信息数据库,汇总行业、企业以及税务稽查方面的信息资料,为企业对标行业水平、分析自身税负水平、学习管理经验等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复杂的大环境下,加强税务管理是教育企业提升管理效率、防控风险的重要一环。实践中,教育企业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展开涉税业务全过程控制。同时还要加强复合型财税人才培养、发票管理以及税务风险评估和内控管理,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推进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现代化税务管理体系,助力教育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