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内部审计对筑牢信贷风险第三道防线的研究

2023-08-05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

白 爽

(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 总审计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调整阶段。2022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新形势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零售业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受冲击较为严重,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更大、更复杂的内外冲击和风险挑战。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的第三道防线①作用,通过正确认识和把握重点领域、重要行业、重大客群的信贷风险特征,帮助组织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重重挑战。

二、新形势下的信贷风险特征

(一)重点领域、行业和客群的风险效应在不断叠加

一是2021年下半年开始,东三省、江浙和广东等多地电力供应紧张,出现拉闸限电的“一刀切”政策,对经济社会运行和企业正常运转产生了较大冲击,煤炭、钢铁等“两高”行业短期内面临着加快升级改造的巨大压力,绿色低碳转型中的风险已经有所显现。二是受到疫情等内外部因素叠加影响,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不断放大,主营业务受到冲击,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违约风险加速暴露,客户信用评级下调,融资境遇更加遇冷。还有相当部分的延期还本付息贷款,一旦纾困政策退出,资产质量有较大不确定性。三是近年来,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出现了过度金融化倾向,通过建立财务公司或者参股、控股银行等方式,运用商业票据等手段缩减有息债务规模,通过间接融资加杠杆,达到“降负债、降杠杆”等优化财务报表的目的,很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源头。四是土地招拍挂政策、房地产政策等一系列调整,增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一旦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无法匹配债务负担的增速,叠加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国企等风险暴露增加,重点区域的政府债务风险可能迅速积累和爆发。

(二)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趋严,仅2021年全年调控次数高达651次,同比上涨33%,银行业对房地产贷款全面收紧,风险偏好持续下降,房地产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受阻。对此,央行于2021年9月提出“两个维护”②,金融业从监管部门到经营主体开始对房企信贷融资进行“纠偏”。但是,由于房地产企业实控人经营模式出现偏差,导致目前大量房地产企业经查状况出现不利态势。其风险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杠杆率。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完成的《202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测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TOP500的资产负债率为 78.77%,净负债率均值为85.08%,流动比率均值为1.40,速动比率均值0.49。二是债务结构失衡。部分房地产企业因为现金流紧张导致暴露信用风险,而根本原因实为债务结构严重失衡。2021年至今,已有中国恒大、祥生控股、阳光城、华夏幸福、融创中国、绿地集团等多家头部房地产企业陆续爆雷违约。同时,违约风险可能进一步向建筑施工企业、上游供应商等传导。仅2021年,银保监会开出房地产相关罚单高达468张,较上年增长102.6%,增幅超过一倍。当前环境,银行业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正确筛选房地产企业作为贷款投放对象,规避监管处罚,转变对房企盲目压贷的惯性思维,已成为新形势下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的新挑战。[1]

(三)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且不确定,金融领域的“黑天鹅”频频冒头

2020年,全球经济下滑迅速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受此影响,我国大量服务行业和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实体经营状况、项目建设进度、对外贸易活动等均受到较大冲击,失业率攀升。企业和个人的现金流发生断裂,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不断显现。此外,资本市场也已产生风险共振。[2]

2022年开年,俄乌冲突突然袭来。在俄乌冲突升级之后,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异常反应,加剧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供应量变化,潜在不确定性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股市动荡。尽管俄乌两国在全球经济体量中占比较小,但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部分农产品的出口方面占全球近六分之一,在天然气和有色金属方面也占有较大出口份额。在此背景下,俄乌冲突可能会加剧全球关键产业链以及能源供给的紧张局势,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更会进一步恶化和推高全球通胀飙升风险,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恐慌情绪。

三、新形势下第三道防线在管控风险方面存在的短板

2021年全年,银保监全系统对银行业共开出罚单4027张,合计罚没金额高达18.69亿元。其中,涉及贷款业务违规的罚单共计2323张,占全年罚单总数近六成。处罚事由中,贷款“三查”不尽职、贷款资金被挪用、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可以看出,信贷业务既是银行的核心也是监管的重点,同时,超半数占比的信贷业务罚单亦反映出内部审计在防范新形势下信贷风险方面的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一)偏重事后审计,应对新形势下信贷风险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较薄弱

目前,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更加偏向于事后审计,开展的检查项目多以上一年度已发生的相关事项进行审计抽样,对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力度明显不足,审计发现也多以贷后环节问题居多,对客户准入和审批环节的重要发现稍显薄弱。审计发现的局限性造成错失早期风险信号,从而内部审计“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的职能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应对新形势下的信贷风险时,内部审计不能在业务发展初期对其做出风险预判,这对组织实现有效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阻碍。[3]

(二)风险信息不对称,应对新形势下信贷风险的管控效果不理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内部审计目前最大的短板在于对信贷业务发展全流程的风险信息掌握不全面,即监督部门与经营部门掌握的关键风险信息存在不对称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银行的分支层级较多且近年来业务创新更迭速度较快,内部审计部门在信息获取与业务发展状况的跟进方面滞后于业务部门。近年来,中央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绿色发展的支持,每个领域如何选择客户、配置产品、确认定价,如何规避客群风险、行业风险、信用风险,如何推进政策传导、政策落地等关键动作,内部审计部门未获悉全貌何谈高质高效防范风险。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程度与大数据应用不匹配,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中存在较大制约,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也就不能及时、高质效地找出问题。

(三)侧重合规监督,应对新形势下信贷风险的管理职能体现不充分

对于银行而言,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不仅是为业务的合规性保驾护航,更要实现风险管理、控制及持续发展,促进良好的公司治理。换言之,内部审计要着重融入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从监督者转变为参与者。但就目前来看,银行内部审计仍以发挥监督职责为主,管理职能由于受限专业能力或审计独立性等因素影响,未能充分体现。

四、新形势下强化第三道防线风险管理能力的工作策略

(一)结合新形势下信贷风险特点,针对性开展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审计

首先,在结合宏观政策调整及市场环境变化,围绕重点行业、客户、产品和事项的基础上,选择实施信贷业务审计。以发展和风险双向视角,关注业务经营发展面临的问题,查找分析重要管理环节存在的缺陷及深层次原因。其次,紧跟监管关注重点,运用管理审计思维,关注相关领域顶层设计、业务管理架构和流程以及传导链条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反映基础管理的实际效果,开展基础管理类审计。最后,灵活开展动态调查审计,依托审计数据和技术优势,定期扫描重点业务或重要风险,动态关注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或突发风险。

(二)加强专业化研究和数字审计能力,建立有效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首先,加强专业化研究,应对新形势下新挑战。注重日常收集前沿信息,紧跟政策导向,以知识体系常态化维护为重点,并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创新孵化研究,持续完善和丰富知识体系。如针对房地产贷款业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专业化研究,在对当地房地产行业提前摸排的基础上,结合中央政策导向,为经营条线提供“有所区别、有保有压”的应对信息。其次,探索“业务+技术+数据”的审计模式,加强数字审计能力。新形势下,推进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数字化服务体系为支撑、共享机制为保障的审计平台建设,加强对模型、数据和运作的统筹管理,加大数据研究和引入,建立贴近业务场景的数据分析环境,逐步将业界成熟的算法、工具、产品引入审计实践,促进数据维护、模型管理、审计活动互为支持,逐步实现常规审计向数字审计过渡的目标。最后,强化内部审计基础管理,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提升审计条线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强审计章程、准则、规程、指南等规章制度的管理。同时,狠抓审计机构纪律作风建设,严明审计纪律,加强警示教育,提高自身免疫,营造风清气正、勤勉尽职的工作氛围。可适时组织审计机构现场检查,推动检查发现问题系统整改,促进审计机构整体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提升。[4]

(三)增强融入性,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政治站位和工作格局

首先,要发挥各条线合力,有效构建风险防线。内部审计要深化与一、二道防线的联动协同,共享审计成熟的模型和经验做法,学习借鉴其他条线的风险监测方法,支持银行共同筑牢全面主动风险管控体系。如内部审计部门和经营部门加强风险信息互相传递、促进协同调查与预警、共商解决方案以确保整改落地等联动联防工作模式。其次,内部审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决策部署,在世纪疫情冲击、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当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员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把党的领导融入审计机构治理各环节。最后,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阔工作格局,探索更多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的契合点,为审计服务全行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5]

目前,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审计工作新任务新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审计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挑战。通过积极响应调整,因地制宜提升内部审计监督质量,实现全面信贷风险管理。同时,审计人员应当加强咨询服务质效,要看准趋势、判准走势、认准态势、把准形势,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价值,为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注 释]

① 三道防线:经营条线、风险管理条线和内部审计依次形成了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二、三道风险防线。

② “两个维护”: 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我国供应链融资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操作风险与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地方性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