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
2023-08-05曹树春
曹树春,孙 月
(内蒙古财经大学 就业与创业指导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000多万人,加上往届待就业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需要就业人数更多,故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无疑更加突出。除去新冠肺炎疫情下多数企业缩减招工规模、毕业生就业人数增加等客观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如期望考研考公、到国有企业工作、对薪酬要求偏高等也不容忽视。
伴随学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存在“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学生求职主动性差,求职延期,考试类就业的毕业生存在继续备考情况,创新创业学生较少。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依据内蒙古财经大学2019—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做了深入分析。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及非就业指导教师、用人单位分别进行的问卷调查,从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的三方视角切入,全面、精准地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缓解学校就业压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等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路径。[1]
一、内蒙古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基于2019—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
(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学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9年全校毕业生5434人,2020年5914人,2021年突破6000人,近三年增加583人,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学校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受疫情和经济波动影响,吸收学校近60%以上毕业生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等问题,使得这类企业校园招聘岗位数量同比减少。
(二)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工作更受欢迎
受多种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更加求稳求优。根据2022年就业工作会议统计调查数据可知,超40%的毕业生希望到体制内就业,70%的毕业生更青睐于管理或技术岗位,而市场岗位中80%来自民营企业,70%为一线生产销售服务类岗位,与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存在较大偏离,就业结构性错位尤为凸显。
(三)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念相对保守
一是由于学校近九成以上为区内生源,区内毕业生赴区外就业人数较少,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等四个市。二是近半数以上学生选择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或考研,如未上岸还要继续二战,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近三年创业人数不多,自主创业人数分别为1人、7人和10人,自主创业率偏低。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基于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三方视角
为进一步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方面因素,2021年年底,本研究针对在校大学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及非就业指导的其他教师、用人单位分别作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三方视角,全面、精准地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基于在校生的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对象为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通过问卷星平台共发放调查问卷3922份,收回3922份,剔除无效问卷33份,有效率99.2%。样本覆盖大学四个年级,涉及学校各个学院及专业,其中男生1463人,女生2426人,男女生比例约为3:5;汉族2644人,占68%,蒙古族1118人,占28.7%,其他少数民族127人,占3.3%。基本符合学校学生的总体情况,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1.大学生就业未必要求专业完全对口,且多选择体制内单位
针对大学生对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的要求,回答“要与专业对口”的人数为909人,占23.4%;回答“可以不对口,但是要有一定联系”的人数为1907人,占49%;回答“无所谓”的人数为1073人,占比27.6%。由此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并不要求专业完全对口,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不是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另外,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类型位居前三名的分别是国有企业、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意向选择的比例分别为52%、45.4%和30.4%;外企或合资企业的意向选择比例为20.2%;私企偏低,选择比例为17.6%;选择创业的比例仅有11.8%。
2.求职渠道多为校园招聘会和招聘网站,主要考量因素是收入和发展潜力
受访大学生的求职渠道主要集中在:学校招聘会占78.6%,招聘网站App占67.2%,政府人事信息网站占54.6%,亲友介绍占60.1%,报刊和上门推销比例占比不足10%。在大学生的就业观方面,注重工资待遇的人数为1943人,占50%;符合兴趣爱好的人数为1076人,占27.65%。围绕大学生对于“就业优势”(相对于其他受教育群体而言)考虑,发展潜力大居首位,占68%,其次为学习能力强,占63.2%,第三位是年轻活力强,占42.6%。
3.自身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学生自己的就业态度、学习能力以及求职心理等因素是影响其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因素,这些主观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例如,在找工作时,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奖经历和职业技能证书通常是作为衡量其在校期间表现的最基本指标,这也很好地反映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经历也被视作就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竞争力,实习经历对于沟通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仍以学习为主,虽然实习本身就是实践的过程,但就目前而言,相较于实际操作能力,在校学习更多地强调理论知识,大学生缺乏在职业领域内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一点也是学生在求职时面临的一个较大短板。[2]
4.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校期间的系统性培养或锻炼
在“如何提升和锻炼个人能力”方面,受访大学生认为参加企业实习(69%)、参加社会兼职(66.2%)、跟教师做科研项目(44.4%)、参加志愿者活动(41.6%)和参加学生会或社团活动(32.2%),由此可见,参加企业实习和兼职活动被广大学生认为是最能够锻炼和提升其就业能力的措施。
(二)基于教师的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面向内蒙古财经大学在职教师,为了更精准的分析,将教师区分为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和非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两类。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就业与创业指导处就业工作人员,各学院分管就业工作的书记(或副书记)、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讲授就业课程的教师。通过问卷星平台共发放298份问卷,其中从事就业工作人员28人,非从事就业工作教师270人,通过问卷分析可知,两类人员的调查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均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学生自身综合素养高低和学校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具体表现为:
1.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受访教师均认为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个人能力,其他因素都是外在的,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具有竞争优势。
2.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学校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设置等都为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提供重要助力。因此,师资力量的强弱、教师理念与实际能够吻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质量的保证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些因素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学生的就业观念
在分管就业工作教师的问卷中,大部分负责就业的教师反馈,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体制内工作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比较感兴趣,半数以上学生都参加考研,一小部分学生表示还没有考虑好,暂不就业。
4.来自家庭的影响
受访教师指出家长的就业观念对学生影响非常大,很多家长认为升学、出国、考上公务员或有事业单位的工作是孩子就业首选,不断鼓励或激励子女持续向这个方向努力,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在众多家长中并不被认可或接受,由此导致多数毕业生对就业没有迫切愿望。
(三)基于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
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同样是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95份,有效率100%,其中,国有企业占16.4%,民营企业占66.7%,外资或合资单位占3.6%,事业单位占1%,其他单位占12.3%。调查结果显示:
1.用人单位在招录大学生时考虑因素各有侧重
在招聘中主要的考核因素排在前五位的是沟通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学生的个人能力,这与学校教师认为影响学生就业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相一致,再次说明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具有竞争优势。另外,实习实践经历也被用人单位看重,故大学生要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地参与实习实践,争取有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2.用人单位指出学生欠缺的主要是个人能力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认为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最为缺少的是吃苦耐劳能力,占25.29%;排在第二位的是合作能力,占13.79%;排在第三位的是创新能力,占13.22%;排在第四位的是操作能力,占12.07%;排在第五位的是业务能力,占11.49%;其余的排名分别是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占比均低于10%,由此说明,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学生个人能力亟待提升。
3.用人单位期望招聘个人能力强、工作态度好、有实习实践经验的学生
根据用人单位对内蒙古财经大学就业能力的意见及建议的结果分析,用人单位最希望学校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操能力,占40%;排在第二位的是希望培养更加务实、踏实、肯干的毕业生和学生在实习期间到企业实习,均占16%;排在第三位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综合型人才,占12%;加强专业性考证、争取应届毕业时持证上岗、建议以后招聘按企业类型分布展位、企业与学生的信息交换、为学生多拓展一些职业规划等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小,均是4%;由此反映出个人能力强、工作态度好、有实习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具优势。[3]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
继续落实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推就业、促就业、保就业。制定具体工作措施,保证就业工作有序推进,建立并优化就业工作有目标、有分工、有检查、有总结的运行机制。
2.以目标和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新文科建设的引领作用,推动文科专业之间的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交叉融合,构建跨学科、跨专业多元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主动推动专业升级改造与动态调整,对社会认可度高、适应经济社会的前沿领域专业可以申请新专业设置,对社会认可度低、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可以停招、缓招或隔年招生,探索试点“数字化+”专业综合改革。三是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赴企业实践的课程,加强人才“联合式”“订单式”培养的深度和广度。[4]
3.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关键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相关内容与元素,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掌握相应技能;同时,学校需与用人单位积极有效的沟通,通过用人单位反馈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后续教学计划安排和目标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4.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实践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经费投入,逐步开展一流实践类课程建设。健全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标准,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课堂、校内、校外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分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5.加强校企合作,发挥实习实训基地作用
校企双方要密切合作,建立实习培训基地,学校可通过实践实习单位的反馈信息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究竟需要大学生在哪些就业能力方面有所提升,用人单位可围绕学校有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式和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立学校培养学生、用人单位考核学生、学生通过学校培养而进入用人单位的良性循环体系。[5]
(二)学生层面
1.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
正确就业观的树立需要学校从低年级抓起,学生自身也要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袭,摒弃错误的择业就业观念;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转变不切合实际的就业观念,不能仅限于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等岗位,也可选择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做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提高知识水平,增加专业技能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在学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其他相近或交叉学科的知识,拓宽认知视野,要努力掌握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为自身的就业增添砝码;同时,大学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责任感和拼搏进取精神,为提升个人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3.以就业为导向,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一是大学生要努力夯实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训练。二是要加强职业心理训练。竞争和压力弥漫于职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较强的抗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直接决定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优势,故大学生要增强自我适应能力训练。三是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锻炼等系列活动,在实习实践中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团队协作,增强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议意识和服务他人理念等。
(三)家庭层面
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是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根据不同学生的异质性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学生求职心理状态变化并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为学生就业提供有效帮助。二是及时向家长反馈就业形势及学生的就业进展情况,以及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难题,使得家长能够客观地看待毕业生就业,让家长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三是加强宣传,可以通过就业服务公众号《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介绍学校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以及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预期。